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8782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和行动的意义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和行动的意义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维和部队在各个国家出色地完成了多项维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无疑也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关键词:维和、外交正文:一、背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于此同时,国际的安全形势愈发复杂,仍然存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在这样的形势下,联合国开展了维和行动。二、维和行动1、联合国维和行动概述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目的已从传统的监督停火、居中斡旋,扩大到开展

2、预防性外交、维持和平与重建和平。联合国维和行动属于临时性措施,一般均有一定的期限,可由安理会视具体情况,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决定延期。维和行动的最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干涉一国的内政。维和行动的任务类型有监督停火、停战、撤军冲突双方脱离接触、观察报告局势、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维持冲突地区的治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所扩大,涉及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三大特征:国际性、非强制性和中立性。国际性即由联合国组织、成员来自各会员国、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挥、只对联合国负责。非强制性

3、即维和部队必须征得当事国同意又有会员国自愿参加才能建立,它在维和时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中立性即维和行动必须做到公正、不偏不倚、不干涉内部事务。自1984年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监督阿以战争停火的部队以来,联合国共执行了60多次规模较大的维和行动,投入资金超过400亿美元;有100万名官兵、警官和文职人员在联合国旗帜下履行过维和使命,还有2000余人为此献出了生命。2、中国参与的维和行动(1)中国维和行动的内容及成果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

4、任务。2003年4月,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2003年11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2004年10月,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2006年3月,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2010年1月12日,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7.3级强烈地震造成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倒塌,正在楼内与联海团官员举行商谈的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朱晓平、郭宝山、王树

5、林、李晓明和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废墟下,于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6分许壮烈牺牲。2014年9月11日,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成功抢通了当地伦(拜克)-乌(鲁)公路马劳村路段,使南苏丹首都朱巴至湖泊州首府伦拜克的交通大动脉恢复贯通。到2009年11月份,中国维和部队已累计新建、修复道路8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出地雷和各种未爆炸物约8700件;运送物资43万多吨,运输总里程达700多万公里;接诊救治6万多名病人。迄今,中国已参与24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超过1.4万人次,现仍有21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10个任务区

6、开展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是目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维和行动并不只有光鲜的一面,除了辉煌的成果,中国在维和行动中也作出了很多牺牲。以下是在执行维和任务过程中牺牲的中国人员名单。科威特 雷润民:军事观察员。1991年被派至科威特边境,因车祸牺牲 柬埔寨 刘鸣放:军事观察员。1992年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牺牲 柬埔寨 陈知国、余仕利:工程兵。1993年5月,遭火箭弹袭击,不幸牺牲 伊拉克 郁建兴:联合国武器核查机构成员。2003年3月,遭遇车祸牺牲 刚果(金) 付清礼:工兵连班长。2005年5月,在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牺牲 利比里亚 张明:运

7、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黎巴嫩 杜照宇: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遭以色列空军袭击,不幸遇难 海地 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遇难。他们不是白白地牺牲,他们是为和平而献身,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的铭记。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2)国际社会对中国维和行动的评价维和已是中国外交的一张名片,国际社会对中国维和的评价相当高。对于联合国的维和机制,中国出的人员多,提供的经费多,维和人员表现出的素质高,这是在联合国得到公认的。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在巴黎会见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安南对中国在非洲维和行动

8、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赏。2007年11月,联合国负责维和的副秘书长格诺访华时,高度赞扬了我维和人员所表现出的良好素质和奉献精神。2008年11月,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阿兰勒罗伊在参加我赴达区维和工兵分队授勋仪式时,高度赞赏了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积极肯定了中国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的出色表现及关键作用,并对中国工兵为该地区和平重建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2009年11月,联合国副秘书长勒罗伊表示,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能力”。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称赞我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是一支战斗力强、训练有素、纪律

9、严明、高度职业化的部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友好使者”。2009年黎以冲突后,黎巴嫩南部地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为帮助当地群众重建家园,中国维和部队每天出动多台次的机械和人员,整治道路,清理废墟。每当看见中国维和工兵营的推土机平整道路时,路过的车辆总要鸣笛致意。黎以冲突期间,中国政府无偿向黎巴嫩捐赠了救援物资,使黎巴嫩人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和平友善之举。每每见到中国维和官兵,不少当地百姓用刚学会的中文不停地喊:“中国人,ok!”三、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1、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是

10、中国实现外交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托者。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这类群体有着许多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不仅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而且面临着企图称霸国家的遏制。总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非十分有利。中国要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要成为未来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我们必须有所依托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庞大的国家群体,包括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分布于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它们与中国有许多的共同点:面对

11、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反对强国干涉和干预本国内部事务,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它们是中国最好的战略依托。社会主义的中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声援。冷战时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阻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权利时,在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中,是发展中国家在1971年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并恢复了在安理会的权利。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粗暴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对中国实行制裁的困难时期,是发展中国家理解和支持了中国冷战后,在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人

12、权会议上,十次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反华提案。在新世纪,中国要成为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更离不开发展中国家这个群体的支持和声援。特别是中国必须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才能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在非洲及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维和行动无疑将对今后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形成利好。中国通过维和行动可以加深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有利于双方今后的经济和贸易合作的发展。各个受到援助的发展中国家都很有可能将中国视为伙伴,在未来的各项事务中中国将更有机会与其达成一致。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外交的一大优势,也是维和行动的丰硕回报。2、世界范围的意义(1)成为世界维和的领军

13、者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将对现阶段中国外交在世界的影响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建设这支维和部队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在每一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国“蓝盔”部队不仅是和平的守护人,更是友谊和文明的传播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展示出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此外,联合国部署的维和行动现在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和瓶颈,大国纷纷不愿承担联合国义务。许多西方国家本可派入维和部队的军人,参加了北约和欧盟的部队,原因之一是,美英等西方国家不愿让联合国在非洲、拉美等地的负责人指挥其军队,认为这是拿其士兵的生命冒险。而在这十多年的空档期和转型期,中国一直是维和

14、部队中的关键力量。从2004年开始,中国派遣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就一直比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总和还多。在这段联合国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历届领导人一直都在做出积极的贡献和承诺。这次建设的维和待命部队意味着,只要联合国需要,中国随时可以派出最精锐的维和力量,进入联合国的不同任务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我们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和平与稳定。特别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中国是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国家。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我国成为多强中的一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

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目标相同。可事实上虽然中国在国际政治上具有大国的地位,有国际事务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但还不具有强国的地位,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中国的维和行动不仅护佑联合国度过一段无人问津维和行动的窘迫时刻,而且帮助平息国家的内乱,这在世界上都是有目共睹的。通过维和行动,中国今后在世界政坛上必将得到更多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的外交影响力必然会达到新的高度,外交地位将逐步提升。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更有利于对抗西方国家的霸权,并协同其他国家一起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实现共同目标。(3)“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

16、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中国威胁论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在维和行动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很多人认为中国在非洲维和的目的就是保护能源等方面的利益。但根据案例研究,中国参与维和的许多国家是缺乏能源、资源的,例如在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要中国继续积极投入维和事业,逐渐地,这些指责将不攻自破。就如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赵磊所认为的,中国更多地承担国际维和使命,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军人和警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形象,会从根本上扭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四、总结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中国在行动中起到了领军者的作用,这是对国际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