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8722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的速率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5福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答案】B2(2015北京西城高一检测)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下列为4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v(NH3)0.2 molL1s1Bv(O2)14 molL1min1C

2、v(H2O)0.25 molL1s1Dv(NO)9 molL1min1【解析】首先,统一单位,A项v(NH3)0.2 molL1s112 molL1min1,C项v(H2O)0.25 molL1s115 molL1min1;其次,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则该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大,A、B、C、D四个选项中该比值分别是1243,1452.8,1562.5,942.25,故选A。【答案】A3.(2015南昌高一检测)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有影响的是()盐酸的浓度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 Cl的浓度A BC D全部

3、【解析】盐酸的浓度、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该反应的实质是Mg2H=Mg2H2,与Cl的浓度无关,选C。【答案】C4(2015山东东营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生成H2的速率最快的是()金属酸溶液温度AMg0.5 molL1 H2SO420BFe1 molL1 HCl20CZn2 molL1 HCl20DMg1 molL1 H2SO430【解析】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MgZnFe,故B、C错误;A、D两项相比,D项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且溶液的温度高,故生成H2的速率最快。【答案】D5在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3B2C,在10 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 mol/L降到0.6

4、mol/L,则v(C)为()A0.04 mol/(Ls) B0.08 mol/(Ls)C0.4 mol/(Ls) D0.8 mol/(Ls)【解析】v(A)0.04 mol/(Ls),v(C)2v(A)0.08 mol/(Ls),B正确。【答案】B6(2015海口高一检测)反应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 s B2.5 sC5 s D10 s【解析】v(O2)0.04 molL1s1,则v(SO3)0.08 molL1s1,由tc(SO3)/v(SO3)代入数据计算得t

5、5 s。【答案】C7(2015山东淄博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 2C(g),2 s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 mol/(Ls),v(B2)1.2 mol/(Ls),v(C)0.8 mol/(Ls),则该x和y的值分别为()A2和3 B3和2C3和1 D1和3【解析】x:y:2v(A2):v(B2):v(C)0.4:1.2:0.81:3:2,故x1,y3。【答案】D8(2015太原高一检测)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

6、中最后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解析】A、B项比C、D项的温度低、反应慢。A项与B项比较,A项的c(Na2S2O3)小于B项、c(H2SO4)二者相等,故A项反应速率最慢。【答案】A9(2015山东潍坊高一检测)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A(g)bB(g) cC(g)起始浓度(mol/L) 3.0 1.0 02 s末浓度(mol/L) 1.8 0.6 0.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a

7、:b:c是()A9:3:4B3:1:2C2:1:3 D3:2:1【解析】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0.4:0.83:1:2。【答案】B10(2015南京高一检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X(g) pZ(g)qQ(g)在2秒钟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则2秒钟内Q的物质的量增加了()A. mol B. molC. mol D. mol【解析】由题意可知v(X):v(Q)m:q,v(Q)v(X) mol/(Ls),则n(Q)v(Q)Vt mol/(Ls)2 L2 s mol。【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11(10分)(2015广州高一检测

8、)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解析】(1)由题图可知2 min内X、Y分别减少了0.3 mol和0.1 mol,Z增加了0.2 mol,故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2)v(Z)0.05 molL1min1。【答案】(1)3XY2Z(2)0.05 molL1min112(10分)(2015试题调研)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9、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则(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2)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3)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_。(4)2 s时物质A的浓度为_。【解析】据题意可知,初始时c(A)2 molL1,c(B)1 molL1,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则有(括号内为已知量):2A(g)B(g) 2C(g)c(初)(molL1) (2) (1) 0c(molL1) 0.6 0.3 0.6c(末)(molL1) 1.4 0.7 (0.6)故v(A)v(C)0.6 molL12 s0.3 molL1s1,v(B)0.

10、15 molL1s1,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0.3 molL11 molL1100%30%,2 s时物质A的浓度为2 molL10.6 molL11.4 molL1。【答案】(1)0.3 molL1s1(2)0.15 molL1s1(3)30%(4)1.4 molL113(10分)(2015山东滨州高一检测)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反

11、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4)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空)。编号改变的条件生成D的速率降低温度增大A的浓度使用催化剂恒容下充入Ne(不参与体系内的化学反应)【解析】3A(g)B(g) 2C(g)2D(g)初始物质的量/mol 3.0 1.0 0 0转化物质的量/mol 1.2 0.4 0.8 0.810 s末物质的量/mol 1.8 0.6 0.8 0.8(1)v(C)0.04 mol/(Ls)。(2)c(A)1.5 mol/L。(3)c(D)0.4 mol/L。(4)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增大反应物

12、浓度、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答案】(1)0.04 mol/(Ls)(2)1.5 mol/L(3)0.4 mol/L(4)减小增大增大不变14(10分)(2015山西高一检测)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图甲中可通过观察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同学X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3)加入0.10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mL。放出气体所需时间为_min。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_。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