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8633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中历史 8.23、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3、24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中美建交、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合作组织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教法、学法】1教法:引导、提问、讲解、分析2学法:预学、阅读、活动、展示、练习【预学单】1、完成自主学习与测评的“自主梳理”部分,在书上标注出相应的内容。2、理解自

2、主学习与测评的“史论共享”部分。并用红笔划出重点。【研学单】导入新课: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因素)、国家性质、综合国力、国内外形势主题一:(检查预学)结合书本完成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对此,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具体包含哪三项内容?(3)新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时候?对处理国际关系有何贡献?(4)日内瓦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地位?(5)万隆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特点是什么?针对会

3、议中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6)中国在哪一年的第几次联合国大会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7)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中日何时建交,直接因素是什么?(8)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其性质是什么,中国处于什么地位?主题二:活动一:新中国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含义意义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问题: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活动二:中美关系正常化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

4、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二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材料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1979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材料四 (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五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

5、交关系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会使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美国“采取步骤”的原因。(结合书本p113“学思之窗”)(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美国所持的态度和新中国建立之初有何明显的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3)材料三与材料儿相比有何重大发展之处? (4)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5)材料二和材料四说明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我国争取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续学单】主干知识构

6、建: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背景、内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提出、意义)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第24课 打开外交新局面一、打开外交新外局面(20世纪70年代):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2、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原因: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进程: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三原则)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改善:原因:中美关系改善、日本国内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进程: 1972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建交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

7、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重视维和、促进裁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2001年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课堂小结:1.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奉行 的外交方针。2. 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 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方针。3.中国在

8、 的恢复,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4. ,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检测反馈】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2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

9、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

10、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迫予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5.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6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C中美两国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7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巩固整理:(梳理教材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在书本上做好标注、整理学习所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