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48440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讲课提纲(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级公务员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系主任 唐晓阳教授 2008年6月,一、科级公务员的由来和范围,(一)科级公务员的由来 所谓公务员, 就是掌握着公共权力、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我国,根据公务员法第二条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而科级公务员则包括公务员职务序列中处于乡科级(包括正职、副职)的所有公务员。,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关的官吏制度比较健全,历史也比较悠久,但是,经考查历代职官的资料,我国古代并没有“科长”这一职位,只有地位与其类似的一些职位。如辅佐县长掌管文书、薄籍、赋税、刑狱和社

2、会治安等事务的“县丞”、“主薄”、“县尉”、“巡检”、“典史”等诸如此类的官职,虽然名称不一,但其职级与现代“科级公务员”颇有相似之处。 在我国官吏制度中正式出现“科长”这一职务是在清朝末年,它是康有为公车上书,倡导戊戌变法,推行新政的结果。,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事件,1905年7月16日,光绪皇帝给内阁发了一道圣旨: “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数年以来,规模虽具,而实效未彰。总因承办人员,向无讲求,未能洞悉原委。似此因循敷衍,何由起衰弱而救颠危。兹特简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当时,由于朝廷担心载泽

3、年少,所以,又补派商部左丞绍英为出使大臣。,通过考察和借鉴西方宪政,颁布了改革方案,1906年9月1日,正式成立新官制编制馆。从此,我国行政机构中设有部、厅(司)、处、科。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行政官员中都设有“科长”职位,但都沿袭文官系列。直至1928年10月五院制国民政府成立后,“渐有采用公务员名词以代官吏之倾向”。从而中央和地方政府中的官吏都称为“公务员”。1930年考试院成立,我国政治制度史上逐正式出现科级公务员。,(二)科级公务员的范围,1.2006年1月1日以前,我国科级公务员的范围 2006年1月1日以前,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公务员职务分为12个等次(

4、其中,领导职务从副乡(科)长到国务院总理共10个等次,非领导职务从办事员到巡视员共8个等次),科级公务员处于第9、10个等次。 同时,公务员的级别共分15级,分别与公务员12个职务等次相对应,上下职务等次对应的级别之间相互交叉。每一职务对应1至6个级别,职务越高,对应的级别越少,反之越多。正科级公务员对应4个级别(9至12级),副科级公务员对应5个级别(9至13级)。,2.2006年1月1日以后,我国科级公务员的范围,2006年1月1日以后,根据公务员法第十六条及中央2006年9号文件的规定,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3

5、)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8)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9)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10)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司局级副职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1)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2)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3)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4)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5)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6)副主任科员

6、: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7)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8)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巡视员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副巡视员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科级公务员的范围,既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其中一部分还属于领导成员之列,如乡(镇)的乡(镇)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等,县、县级市及区的局长、主任等,地级市机关的科长;乡(镇)的副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等,县、县级市及区的副局长、副主任,地级市机关的副科长。也包括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如各级机关的主任科员(相当于正科级)和副主任科员(相当于副科级)。 同时,我国公务员除了其所任职务外,还有级别。科级

7、公务员的级别范围为:二十四级到十六级。,(三)科级公务员职位的设置及职务晋升,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共有5级。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以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一般内设司(局)、处两级,不设科。 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一般只内设处,只有少数厅、局(如公安厅)内设科。 省辖地级市、自治州各委、办、局,一般都内设科。县(市、区)各委、办、局一般都是科级,部分内设股(或队)。 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根据职位性质和需要设若干科员或办事员职位。近年来,由于乡镇经济不断发展,基层政府的事务大量增加,不少乡(镇)内设了若干办公室,如农牧林办公室等。,同时,机关还设有非领导职务。但是

8、,一个机关设什么样的非领导职务,要根据工作性质和机构的规格来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机关可设巡视员到办事员八个层次非领导职务;省辖地级市、州机关可设置调研员到办事员六个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县级机关可设主任科员到办事员4个层次非领导职务;乡镇一般只设科员、办事员2个层次的非领导职务。,但是,科级公务员职位在各级机关都有设置。 一般说,3人以下的科设一正;4至6人的科设一正一副;7人以上的科设一正二副;人数特别多的乡(镇)和公安等机关下设股、队、室的单位,副职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得超过4人。 同时,对非领导职务的科级公务员也有一定的数额限制,一般说来,县级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

9、不得超过科级领导职数的50。,2.科级公务员职务的晋升,晋升科级公务员,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和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程序进行。包括:公布职位空缺、任职条件,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推荐预选对象;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对预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产生考察对象;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择优提出拟晋升人选;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依法任命。 同时,晋升科级公务员,还应符合一些基本条件和资格条件,包括:年度考核结果;任职年限要求;文化程度要求;身体条件要求;符合任职回避的规定及其他条件要求。,二、科级公务员的特点,(一)科级公务员位居“兵头将尾” 科级公务员在公共管理过程

10、中处于“两重”地位,既是“官”,又是“兵”。 所谓“官”,科级公务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领导职务,是带“长”字号的公务员,是一个单位的头目,组织和带领群众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各项指标和工作目标,他们的最高待遇可达16级,而副厅级最低一档是15级,只少一级。而下面的科员、办事员则都是非领导职务。,所谓“兵”,比科级公务员职位高的还有正副处(县)级、正副司(厅)级、正副部(省)级、正副国家级等8种领导职务,都比科级公务员的“官”大。有些领导机关的科长兼管科员的工作,把执行、操作的任务“一肩挑”。科级待遇最低至24级,比老资格的科员、办事员还低。 因此,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级公务员而言,既是“兵

11、头”,又是“将尾”。上要对各层、各线领导负责,下要对各行、各业群众负责,集政务、事务于一身,任重道远。科级公务员处于领导职务的初级档次,是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第一个台阶”。同时,在所有领导职位中,科级领导所占的编制最多、人数也最多。,(二)科级公务员扮演“多重角色”,科级公务员在扮演的角色上,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相对于上级领导而言,科级公务员是执行者、参谋; 相对于本单位、本部门而言,科级公务员是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 相对于下级单位而言,科级公务员又是业务指导者。,案例1: 县长慰问送过期食品,民政局长被免职,2008年2月6日,四川省通江县县长严敏在县民政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县医

12、院、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慰问医护人员和病人,分别给三家医院送去了4000元慰问金,给168位病人送上了饼干、可乐等慰问品。可是,当病人打开县长送来的慰问品时,意外地发现大部分都过期了,其中“早茶营养饼干”都过期快一年了,“高钙蔬菜饼干”中已生蛀虫。 县长严敏知道这件事后,大为震惊并高度重视,随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责令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经过调查,民政局救灾救济股长张武庭在到“红星便民店”购买慰问品的过程中,麻痹大意、审查不严,导致那些过期食品经县长的手送到了病人手中,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县委决定免去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仁才的职务,同时,责令分管救灾救济和社会行政事务的副局长

13、张德福向县政府写检讨。该局随后免去了救灾救济股长张武庭的职务。 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华西都市报2008-2-29报道),第一,说明卖此食品的“红星便民店”老板没良心,欺骗消费者。 第二,说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失职行为。 第三,说明一些公务员(包括县长在内)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办事不认真,工作不仔细。尤其是民政局长没有当好县长的参谋、助手。,(三)科级公务员处于“管理一线”,无论哪一层级的科级公务员,都是处于“管理的第一线”。所以,科级公务员在工作上,具有“执行性、中介性、辅助性、务实性”的特点。 所谓执行性,就是科级公务员的工作主要是以执行为主,虽然也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14、但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政策和指示。 所谓中介性,就是科级公务员在公共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不但要做到上情下达,而且要做到下情上报。如果科级公务员这一层面“阻梗”,许多工作就无法落到实处。,所谓辅助性,就是科级公务员还要协助上级领导制定计划、提供信息、出谋划策、起草文件等。 所谓务实性,就是科级公务员必须要具有实干精神,善于抓落实,既要动口,又要动手。但不一定要事必躬亲。,三、科级公务员的地位和作用,(一)科级公务员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基石作用 由于科级公务员具有“兵头将尾”的特点,不仅分布广泛、基础庞大、人数众多,而且在各级领导职务中,科级公务员直接管理人、财、物最多,掌握信息量

15、最大,承担落实的工作任务最重。“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机关大量工作全靠科级公务员在上级正确指导下组织和发动群众,逐步逐项全面落实,发挥着基石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各个部门都有科级公务员,并属于实权派人物,处于处长之下、科员之上这一“顶天立地”的特殊职位。,(二)科级公务员处于中介地位,发挥着桥梁作用,由于科级公务员在扮演的角色上,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在工作中,要做到上传下达,发挥着中介的作用、桥梁的作用。科级公务员在公共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不但要做到上情下达,而且要做到下情上报。如果科级公务员这一层面“阻梗”,许多工作就无法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科级公务员

16、要注意沟通协调。有效的沟通协调不仅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有人认为: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而为政之妙在于沟通与协调。所以,科级公务员,要学会各种沟通协调的方法,掌握沟通协调的艺术,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三)科级公务员处于助手地位,发挥着辅助作用,科级公务员在整个机关的全局工作中是“参谋”和“二传手”,发挥着辅助作用。要协助上级领导制定计划、提供信息、出谋划策、起草文件等。 首先,在组织上要服从而不盲从,要奉命而不唯命,要尊上而不唯上。领导者“拍板”是代表上级的意图,必须服从,以维护领导的权威。但自己又不能当“传声筒”或“复印机”。下级对上级指示在保证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实际灵活地执行。同时,要善于上行沟通,使自己的正确做法能及时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要主动而不盲动,当助手而不甩手,要融合而不迎合。处理问题不越位,在原则问题上不擅自作主。发现领导有不足之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理服人,婉言相劝,直言进谏。如遇上“一把手”有些主观武断,甚至“霸道”,彼此关系紧张,就要从高从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