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员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8409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2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急救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急救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急救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急救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员课件(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心肺 复苏术,海氏 急救法,红十字 运 动,救护 新概念,创 伤 救 护,第一章、红十字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红十字运动的诞生,红十字运动创始人 亨利杜南,1828.05.08 诞生于瑞士日内瓦,1910.10.30 逝世于瑞士海顿,一个人,索尔弗利诺战役,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本书,一、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两项重要建议,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2.9) 187

2、5年,改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杜福尔,莫诺瓦,莫瓦尼埃,阿皮亚,亨利杜南,一个组织,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1864.8),日内瓦外交会议,一部公约,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人道法文书),红十字运动始终围绕着亨利杜南的两项建议向前发展,亨利杜南1901年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48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把5月8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会已成为国际三大组织之一,与联合国、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性组织相比,有着

3、更悠久的历史。,组成:各国红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人道主义运动。 使命:防止并减轻人类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鼓励志愿服务;鼓励本运动成员以团结的精神,对需要本运动保护和帮助的人持有同情感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促进人类持久和平。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红十字会工作重点可以简单用“三救”、“三献”来归纳。,“三救”指应急救援、人道救助、救护培训。 “三献”指无偿献血的宣传与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第二章、现

4、代救护新概念,问 题?,当目睹周围的人突发疾病、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时,你会急救吗?,当遇到意外伤害或危重病人往往只能做些简单的照顾护理,然后尽快的寻找交通工具将病人送到医院急诊室,由医生给予诊断、处理。 在现场,面对生命奄奄一息的呼吸心跳骤停者,常常是一筹莫展,导致丧失挽救生命的良机。,一、传统的救护观念,抢救实施者: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时间就是生命!,18秒后脑缺氧 30秒后昏迷 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全部死亡 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 4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一旦呼吸心跳停止,专家称如能在伤后四分钟及时救护,25%患者生命可因此得到挽救。,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漫长,二、现代救护新概念 定

5、义: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知识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现代救护特点: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地的初步救护。,转变观念:立足现场,使患者在救命的黄金时间(4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三、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各种水灾、风灾、火灾、雪灾、泥石流、地震(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十分惊人的。科学

6、预测显示:地球运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期,世界将面临一个灾害频繁的时期,目前还不能完全预测、避免和控制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付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洪涝灾害,09年2月22日山西屯兰矿矿难,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在100万起左右,死亡人数在10万人以上。200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 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到今天,全世界已有3200多万人死于车祸,车祸致残人数1.7亿人。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公害”。,福建南平小学凶杀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

7、高,使得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加,另外老年人因缺乏照顾引发的意外伤害有增多的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人猝死,平均每分钟约2人,80%的心源性猝死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而并非疾病已发展到了致命的程度。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青年已经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1、不懂急救,贻误救治案例列举,案例一:不懂心肺复苏 贻误抢救时机 2007年,在昌邑X村的一个村民,下午2点10分在家发生触电事故,未做任何急救,就由家人在40分钟后送到县医院进行急救。在县医院救治1个多小时后,未见好转。医院建议转院。于下午5点半左右送至市医院。经

8、抢救后恢复心跳,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住进重症监护室。 据医院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如果触电者家属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按摩。患者可能恢复呼吸,在医院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不至于住进重症监护室。,案例二:不懂自救 白白流血 2009年,在潍城区宝通街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卡车撞上公路横栏内侧路基,车头严重变形,卡车司机被卡在里面,只有手能活动,腿部受伤出血,动弹不得。 司机连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院呼救。待10多分钟后,120医生赶到现场,却发现卡车司机竟然没有采取止血措施,而是让血液大量流失。因为大量失血,卡车司机已经处于重度昏迷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表示,如果他使用安全带,或者撕下衣服布条扎紧大

9、腿动脉,就能止住失血,根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2、成功急救案例列举,案例一:儿童落冰河 大学生成功救人 2011年12月3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化081班的学生王新刚和同学在鸟巢附近的湖上滑冰,突然听到有人呼救,原来是一名男童落入了水中。由于水只有齐腰深,王新刚下水抓住书包,顺势把孩子托出水面。但这时小男孩已冻得脸色发紫、身体僵硬,没有了呼吸。他立刻把这个小男孩放在冰面上,把自己的羽绒服脱下来盖在孩子身上后,就地做起了心肺复苏。在按压了20多下后,小男孩开始吐水,面色也慢慢变红。 随后,王新刚和孩子妈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当晚8时,医生表示孩子已脱离了生命危险。,案例二:车祸致伤 幸遇路

10、人懂急救 2012年6月,在潍城区宝通街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汽车从市民李某脚上压过,李某当即不能动弹。司机急得不知所措,想搬起伤者送医院急救。 幸好周围群众中,有一位懂得急救知识,他冲上去制止了司机的行为,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并找来木棍给伤者固定好,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经医院诊断,李某为左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医生表示,幸好现场有人懂得急救,没有进行胡乱搬动,只要稍微搬运病人,断裂的骨头就会割破动脉血管,造成伤者大出血,危及生命。,案例三:公交司机“心肺复苏”救老人命,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28路公交司机陈莉莉开着最后一班车前往青年路,一位刚刚上车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座位上。司机陈莉莉见状

11、将车紧急而又安全地停靠在路边,并拨打120。在等救护车时利用在公司培训时学习过的心肺复苏方法,对老人进行紧急施救,使老人转危为安。 事后,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张主任说道:“公交司机见状后紧急停车、报警并实施心肺复苏等操作,非常难得。节省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对于挽救心脏病患者生命都至关重要。 ”,陈莉莉(左一)的心肺复苏对挽救老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专家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其专著中指出:国外急救培训率占到50%,而我国仅为0.6%,西方国家心搏骤停病人抢救成功率接近30%,而我国还不到1%。 他提出要通过学校、岗前培训等各种方式,使大部分国民得到正确而有效的急救培训。,(一)现场评估 到达

12、现场,应立即通过实地感受,眼看、耳听、鼻闻、思考对异常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四、现场救护须知,评估情况:检查现场的安全、引起疾病和损伤的原因、受伤人数以及自身和伤者及旁观人群是否身处险境,伤病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判断现场可利用资源,需要何种支援及可采取的救护行动。 保障安全:首先确保自身安全,了解自己能力的极限,注意危险电源、救护者自身体力、水性等; 个人防护:可能情况下,应使用呼吸面罩、呼吸膜、医用手套、眼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二)判断危重病情 意识:呼唤、轻拍肩膀,观察神志是否清醒,无反应则属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险; 气道:梗阻者不能说话及咳嗽; 呼吸:正常12-18次/分,

13、危重者变快,变浅,不规则,叹息样或停止; 循环体征:看皮肤颜色是否苍白或青紫,数脉搏,成人正常60-10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心跳过快超过120次/分、过慢40-50次/分,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均为心脏危险信号; 瞳孔反应: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瞳孔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脑疝、脑水肿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 检查头、颈、锁骨、胸、腹、骨盆、脊柱和四肢,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和活动性出血;有无表情淡漠、冷汗口渴 正确的验伤判断是正确急救的前提。,(三)紧急呼救 救护启动:是抢救病人“生命链”的第一环,有效的呼救系统对保障危重伤病员获得及时

14、救治至关重要。 呼救电话须知: 1、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姓名、联系电话; 2、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迷、呼吸困难、出血等 3、病人所在确切地点和显著标志 4、灾害或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 5、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应让调度人员听清楚后,方可放下电话,(四)现场挽救生命的原则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进行判断 2、评估现场,应确保伤者和自身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施救 4、尽可能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先用病人或伤者的衣服、腰带等)。,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生命链”是近十年来在国际上出现

15、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的接受。它是针对现实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的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机病人获救的成功率也就越高.,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有效高级生命支持 快速心脏电除颤 早期心肺复苏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急救生命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Early access 及时呼叫“ 120” 报警,早期心肺复苏 Early CPR,C 胸外心脏按压 A 打开气道 B 人工呼吸,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早期心

16、脏电除颤 Early Defib. 自动心脏除颤仪,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Early advanced life support,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采用其他急救技术、药物等抢救治疗,使生命支持的效果更可靠。,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治疗是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通过统一的方式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第三章、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方法,一岁多男孩变成植物人 罪魁祸首竟然是粒花生米,2011年10月14日山东卫视,孩子叫友友,家住临沂莒南,不到岁。因为吃花生米时发生呛咳,导致花生米误吸入气管。经医院抢救,虽然取出了那粒惹祸的花生米,但小友友还是因为大脑长时间缺氧而陷入了昏迷。 记者发稿时孩子已经昏迷一个月了,虽然睁着眼睛,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意识。而且四肢还出现了僵硬变形的情况。,呼吸道异物是极其凶险的急症,因为异 物一旦造成呼吸道窒息,则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