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48212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三)考试说明与教学指导意见德清县历史高考研究小组 高建峰第一部分 古 代古代中国(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一专题一)1.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本要求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发展要求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说明启继承禹的地位表明“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和“商朝的政治特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秦中

2、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发展要求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这条主线,来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朝议制度”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基本要求. 列举汉代中央“中朝” 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代

3、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发展要求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主要是通过学习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些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法令出一”一目和“中央监察机构”等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基本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要求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说明本课是这一专题的最后一课,因此,除了学习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一些主要新变化之外,还可对本专

4、题作总结性的学习,如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清朝的边疆政策”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必修二专题一)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发展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说明学习时应依据“农业是中国最基本

5、的经济形式”这一总体目标来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神农的传说” 、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手工业的发展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列举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感受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自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发展要求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说明“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适当拓展。“工官和匠户”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3.商业的发展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基本要求了解古代商业的出现;概述“市”在历代的发展和商业都会崛起的

6、史实。认识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发展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征。说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适当拓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 ”和“海禁”政策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基本要求了解“重农抑商” 、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说明“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其作用和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工商业的管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7、的演变(必修三专题一)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课 百家争鸣基本要求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发展要求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说明“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基本要求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说明“东汉太

8、学生议政运动”等知识点和“焚书坑儒批判” 、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3.宋明理学第三课 宋明理学基本要求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发展要求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说明“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基本要求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发展要求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 、 “批判专制”等主

9、张的思想价值。说明“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修三专题二)1.科技成就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基本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说明教学时要特别重视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基本要求概述汉字与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米芾、赵孟等书法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0、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发展要求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金声玉振” 、 “宫廷舞和民间舞”等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3.文学成就 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基本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感受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可以借助表格法梳理;同时还要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祖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五)古代中国历史人物(选修四)1.孔子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基本要求从政治、思想

11、、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孔子的生平,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仁、礼、中庸。发展要求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说明 教学时应与必修中“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的有关内容相联系。2.秦始皇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基本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发展要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说明教学本课应与必修 I 中“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相联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运用疆域图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注重评价历史人

12、物的正确观点和方法。3.唐太宗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基本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人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玄武门之变” 、 “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4.康熙帝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基本要求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

13、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说明 教学时要史论结合,从具体的措施入手分析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少年皇帝”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罗马(一)古代希腊、罗马(必修一专题六)1.雅典民主政治第一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会考不考,高考要考。基本要求了解希腊独特的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说明影响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体会古代希腊文明的灿烂辉煌。发展要求认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传承关系。说明教学时要注意三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为重心,理解

14、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这一主题。第二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基本要求知道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发展要求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本课第一、二目通过对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等典型事例的介绍,展示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具体表现;第三目则专题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学习时要注意“论从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实际上就蕴藏在第一、二目的内容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 、 “希波战争”等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罗马法第三课 罗马人的法律基本要

15、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体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发展要求理解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说明罗马的法律制度既是罗马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也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有着传承关系。学习罗马法主要内容时要准确把握“十二铜表法” 、 “公民法” 、 “万民法” 、“自然法”四个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会考不考,高考要考。发展要求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感受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说明 “人生而平等”一

16、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三)古代西方的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选修四) 第三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基本要求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感受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发展要求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第二部分 近 代近代世界(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 人性的复苏 基本要求了解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十日谈 、但丁与神曲 、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 、 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发展要求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说明达芬奇的主要作品本课教材中没有涉及,学习中要予以补充。“古典文化的再生 ”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