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4820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底中学《校本研修面对面》考试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阴底中学开展“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活动学习提纲科目:校本研修面对面 辅导教师:王万里第一学时时间:2007年8月27日内容: 话题1 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1、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从教师专业化的主体看,教师专业化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从教师专业化的主体看,教师专业化包括“组织专业化” 和“个体专业化”。 )2、教师技能训练的定义。 (教学技能训练就是训练一些规范化、定型化的行为方式,使教师在类似的教学情境中,能做出及时的、规范的行为反应。 )3、谈谈您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中三个“法”的理解。

2、“有法”之“法” 指教学有规律可以遵循, “定法 ”之“法”指没有适应各种具体教学情境的固定方法, “良法”之“法”是教育规律、原理运用于具体教学情境的相对最佳方法。4、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什么要关注实践和情境?好的教育情境应该满足哪些要求?(教师喜欢的专业发展总是基于实践、基于情境。所以关注实践和情境,主要因为教师是基于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教师的成长进步主要表现为实践性知识的丰富和发展。好的教育情境应该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应该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能够体现和实现教育的目的的追求。其次,应该体现经济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情境更多地属于再造情境,再造和加工的目的在于突出教育活动要解决的总是,提供认识捷

3、径,节约时间成本。第三,应该具有适切性,情境应基于学生经验,服务于学生现实活动水平,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经验。第四,应该具有活动性,情境中有问题、有困惑,能引起和让学生认知冲突,学生有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且在情境中为学生参与预留了活动空间。5、什么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它具有哪些特点?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它具有如下特点:1) 、践性知识的工具性 2) 、践性知识的情境性 3)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 4) 、践性知识的缄默性 5) 、实践性知识的整体性 6、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主要来源。1).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情境认知

4、、实践活动和反思对话。2) 、获得刺激信息 3) 、理解环境、理解自我 4) 、走向有序 5) 、获得平衡感6) 、新的信息刺激,新的不平衡感,新的选择和自组织人在这种循环中获得发展和进步。7、什么是“自组织”?为什么说教师学习行为的自组织才是继续教育的根基?怎样实现教师学习行为的自组织? (所谓自组织,是指:组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学校所在的系统本身就是生命系统,学校情况又千差万别, “校本”本质上追求的是学校层面的自组织。而在学校内部,因为教师对于其专业活动的认识、理解和信念从内部“建构 ”,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具有不可灌输性和不可替代性

5、,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学习行为的自组织才是继续教育的根基,促进教师学习自组织是校本研修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怎样实现教师学习行为自组织1) 、心态开放 2) 、获得刺激信息 3) 、理解环境、理解自我4) 、走向有序 5) 、获得平衡感6) 、新的信息刺激,新的不平衡感,新的选择和自组织人在这种循环中获得发展和进步。8、在教师继续教育话语体系中, “研修”正逐渐取代“培训”成为主流话语。您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变化?(在教师继续教育话语体系中, “研修” 正逐渐取代“培训”成为主流话语。认识和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研修。 )(一) 目标定位的变化 (研修实际上统合了 “培训”和“ 教研”

6、两个方面的目的。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教研则强调面向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修在强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专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一方面强调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主,以参与解决问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二)话语主体的变化 (在培训中,培训者是培训中的主体,教师处于“失语”状态。研修强调中小学教师是研修活动的主体,是话语的主体。)(三) 、话语内容的变化 (过去的培训十分重视完整的体系,重视理论架构。研修强调对问题的关注,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

7、能力为目标。从培训到研修意味着从学科中心向问题中心转移。 )(四) 、话语方式的变化 (培训主要还是 “你听我讲”“我说你记”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研修更加强调对话、交流、分享。 )(五) 、发动方式的变化 (培训往往牵涉培训主体和培训客体,主体是发动者,客体是承受者,培训客体接受外在的强制和安排,处于一种他组织的状态,研修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学校是研修活动的发动者,教师是自我发展的设计者和驱动者,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一种自组织状态。 )9、在平常的校本研修活动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在平常的校本研修活动中遵循的原则有:校本研修的问题必须自主选择与组织安排有机结合。全员参与、以人为本

8、、交流分享。10、在校本研修活动中,为什么要重视交流和分享?在交流和分享中应注意什么?(交流和分享是变个体、小组智慧为群体智慧的阶段,它既是校本的应有品性,又是校本的必然环节,校本研修是教师的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专业对话”活动。交流与分享需要“深度汇谈”与 “讨论 ”的技术。分享交流不能一言堂,不能只允许一种声音。激发参与,尊重不同意见,充分肯定创新性见解是广泛参与、并主动表达自己意见的基本保证。成果交流和展示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学观摩活动” 可以是“教学论坛”,也可以编辑相应的资料集 或报告集进行交流和学习。教师的探索和实践精神需要得到肯定,教师需要“自己帮助了自己”、 “自己给别人提

9、供了帮助” 等成功体验。11、什么是灵活性总结方式?所谓灵活性总结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内容选择,是从教师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需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研修内容的概括方式。1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应坚持哪些培训理念?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应坚持的培训理念有:(一) 、以灵活性总结为研修内容的主要选择方式(二) 、教师是研修活动的主体(三) 、努力促进分享与交流13、教师的教育博客日志是什么?教师的教育博客日志实际上是教师将自己的教育心得放在网上,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并参与交流和讨论的一种方式。14、什么是教学案例?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教学案例是描述发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蕴藏一定教育道理、能够启发人思考

10、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一个教育故事。背景(故事) 、问题、 、已经表现的思路和方法、可能的思路和方法是案例的基本要素。15、什么是案例教学?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案例教学则是以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参与者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要素有:必须建立开放的话语环境,在对话、分享的话语环境中,参与者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动,公共理论与个人经验共融共生。16、怎样研究和分析案例?一是看活动对象执教教师的视角: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产生的?想怎么做?实际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等等。二是看表达对象案例编写者和提供者的视角,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想告

11、诉我们什么?他是怎样选择和组织这个案例的?等等。三是从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案例中老师已有的作为和自己经验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等等。17、案例学习包括哪些环节?案例学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明确主题观察案例中师生活动、状态、效果建立联系、分析原因对照反省,初步理解和建构案例对自己的意义听取案例提供者的反思、了解专家评论和观点、研究相关问题的背影、方法和观点修正对相关主题的理解、规划设计新的教学行为。而在听课的过程中,案例学习还包括了以下环节: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产生困惑分析原因、发现联系了解专家的评论和观点、研究相关问题的背影

12、、方法和观点解释和理解联系修正原有观念在新观念下设计新行为。第二学时时间:2007年9月24日话题2 在实践反思中改进和成长1、什么是反思? (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2、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3、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13、反思性教学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1) 、明确问题,确认教育困境的存在。2) 、收集资料。 3) 、分析资料。4) 、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5) 、实施行动。4、研究的个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研究的个体性表现为:首先,教师研究的问题是个体性的。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其次,教师的研究基础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一方面,教师的研究总是要给予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用过去的经验认识教育现象,解释遇到的问题,个体的经验在研究中始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认识和解释教育现象与问题的方法、思路也具有个性特征,不同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

14、都使研究具有个性化烙印。第三,研究的结果所回答的教育问题,所应对的教育情景是特殊的。教师研究的成果更多的是个人的“解释”和“说明” ,而不是“ 由此得出” 的“结论”。5、您认为教师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对教师而言,首先应该研究自己的问题,其次应该重点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第三,是从小问题入手,解决一个问题,实现一些发展。6、您怎样理解研究过程?(一)研究的过程,是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二)研究的过程是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三)研究的过程是形成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四)研究的过程是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五)研究的过程是及时反思和调整的过程,是与

15、时俱进的过程7、与一般实践性活动相比,研究具有哪些特点?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8、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教学叙事” 或“教育叙事”就是教师讲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故事,在讲故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诠释教师对教育意义的体悟。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9、从记述的对象看,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哪两种方式?从记述的对象看,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做的教育叙事,也就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述说者和记述者,叙述的故事是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实践,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

16、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育研究者所做的教育叙事,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对象,以教师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等为“解释” 的对象,由教师叙述,教育研究者进行记述和研究。10、怎样进行教育叙事?(一)叙事的过程是经验和反思的过程 (二)叙思想过程(三)叙言行不合理性 (四)重视生活史研究11、看了本书105页的鱼蛙图,读了这幅图所讲的故事,你得到哪些启示?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 必须重视教师的价值引导,重视教师发挥作用。第三学时时间:2007年11月5日话题3 同伴互助共同前进1、在校本研修中,我们需要学习和帮助,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结合实例谈一为什么说“最好的老师在我们身边,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的同伴”?作为同伴,我们朝夕相处,可以随时帮助和鼓励;作为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