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8203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word附答案)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关于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B.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220 V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C.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46 V)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打出墨点而显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使用220 V交流电源2、关于“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

2、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4、图-2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图-2(3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5、(09年广东理科基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8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高考资源网 B(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高考资源网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高考资源网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高考资源网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2005年全国)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

4、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砝码质量m/102g01.002.003.004.005.006.007.00标尺刻度x/102m15.0018.9422.8226.7830.6634.6042.0054.50x/10-2mm/102g0123456785550454035302520152、(09年广东理科基础)一个实验小组在“

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若按实验中要求的符号表示各个力,则可判定其中哪一个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些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

6、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3、(05年全国卷)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09年上海物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不变,用钩

7、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1、(08广东)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

8、接小车和钩码;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2)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5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 做正功, 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v2=v2-v20),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 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表1纸带的测

9、量结果测量点 S/cmv/(ms-1)00.000.35A1.510.40B3.200.45C D7.150.54E9.410.60 图12 2、 (09年广东物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测量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C点

10、,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重复的操作。(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3=_,W3=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表1 数据记录表次数M/kg|v22-v21| /(m/s)2E/JF/NW/J10.5000.7600.1900.4000.20020.5001.650.4130.8400.42030.500

11、2.40E31.220W341.0002.401.202.4201.2151.0002.841.422.8601.43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8全国卷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物块的质量m1、m2; 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物块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绳的质量要轻;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

12、好;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2、(08江苏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h(10m)2.003.004.005.006.00s2 (10)2.623.895.206.537.78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 (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 (03新课程全国卷)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电流表(内阻约为40)、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及导线若干。(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求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