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48200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萨哈林岛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国,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一、古代东北亚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冲击 (一)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早在西汉时期

2、就已开始,双方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日本有 30 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东汉时期,日本倭奴国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以“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于 1784 年在日本出土;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铁器、铜器、丝帛也传入日本,丰富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2、唐朝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文化上,中国的儒学、医学、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等都影响了日本文化;政治上,日本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了“大化改新” ,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佛教上,入唐留学的僧人在日本传播了佛教各宗派。3、从宋朝到明朝时期,中日经济贸易成为双方关系的主流,两国人

3、民由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成为以后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4、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二)中朝关系:1、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其中的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 “嫁娶以礼” ,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因此称之为“秦韩” 。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出到朝鲜。2、4 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3、隋唐时期,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

4、今天的朝鲜;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7 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的往来更加频繁:政治上,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经济上,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社会生活上,新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4、11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二、巨变前夜:19 世纪初期的东北亚政治: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处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封建自然经济(领主经济)占主导。三、 欧美的冲击与东北亚近代史的开始1、欧美的冲击:西方主

5、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贸易,向世界急剧扩张: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被打开了大门,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53 年,美国政府率先以武力相威胁,打开日本大门。2、19 世纪 60 年代中日两国封建政权改革(1)中国:洋务运动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创建海军: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竣工。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

6、衙门。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积极):是“师夷长技”的第一次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势力的扩张;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也为西方政治学说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为维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结果:失败,未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日本:明治维新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主要内容:政治:“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军事:改革封建军制,

7、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文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社会生活:采取“改历” , “易服” , “剪发”等措施积极成果和消极影响: 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 “脱亚入欧” ,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3、近代中日两国的

8、社会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国际环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四、近代东北亚的大国角逐1、围绕朝鲜半岛的中日俄角逐: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 1876 年,日本打开朝鲜国门;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把清朝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 19041905 年日俄战争,日俄双方把陆军战场摆在中国东北和朝鲜,战后在美国斡旋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把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2、围绕亚太霸权的日美角逐:从华盛顿体系到珍珠港事件 华盛顿会议上,参加会议的列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美国成

9、为最大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了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日 本 在 亚 太 地 区 的 扩 张 使 美 日 矛 盾 迅 速 激 化 , 日 本 决 定 在 美 国 尚 未 准 备 就 绪 之 时 ,发 动 突 然 袭 击 , 取 得 战 争 的 主 动 权 。 珍 珠 港 位 于 夏 威 夷 群 岛 的 瓦 胡 岛 南 部 , 是 美 国 太 平洋 舰 队 的 活 动 中 心 。 日 本 把 美 国 太 平 洋 舰 队 看 做 其 “南 进 ”的 最 大 障 碍 , 认 为 只 有 消 灭美 国 太 平 洋 舰 队 , 才 可 以 放 心 大 胆

10、 地 南 进 , 因 而 制 造 了 珍 珠 港 事 件 。 华 盛 顿 体 系 彻 底瓦 解 。3、中日美角逐:从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 中日战争:1931 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1932 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1935 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 ,后又积极策划“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国民政府采取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的方针,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 年,日本为实现其蓄谋已久的吞并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既定方针

11、,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太平洋战争:1941 年 12 月 7 日凌晨,日本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的爆发终于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1942 年初,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东北亚现代史的开始1、战后初期东北亚国家的改

12、革 中国:1949 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蒙古:1946 年初,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1958 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称,蒙古已由一个畜牧国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1959 蒙古政府又宣布,99以上的牧户已加入合作社,从而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日本:战后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冷战支配下的阵营划分与对抗:朝鲜战争1945 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以北纬 38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1949 年 89

13、月,在美苏支持下,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1950 年 6 月1953 年 7 月,朝鲜战争中,中朝人民联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3、阵营的分化与国际关系的调整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70 年代以来,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两大阵营趋向瓦解。1972 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 年 9 月 25 日至 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9 月 29 日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六、 东北亚国家的经济

14、起飞1、中国: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迅速发展。2、韩国:七八十年代经济出现高速增长,90 年代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其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1)抓住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是,韩国经济发展仍有许多明显弱点:(1)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经济基础脆弱,易受外部世界经济变动的影响;(2)中小企业发展缓慢;(3)掌握政权的军人和控制经济的大资本家结合带来的贪污腐化等等。3、日本:60 年代末,

15、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原因:(1)战后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美国的援助、支持;(3)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权利进行经济建设;(4)指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5)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6)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7)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七、全球化时代的东北亚【背景资料】 2009 年 9 月 1 日第五届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

16、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地重要企业的总裁、省长、市长、国际政要等,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东北亚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先生表示,透过金融危机,各国应当凝聚智慧,挖掘新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副省长陈伟根认为,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各方要抓住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务实合作,加快推动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1、分析东北亚经济区域化举步维艰的原因:(1)东北亚缺乏推动合作形成的力量或引导势力。(2)不可忽视的霸权的力量: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是长期维持其在亚洲的存在,努力发挥在亚洲的主导权,东北亚成为其控制亚太地区的重点。 (3)东北亚存在着共有理念的缺失:突出地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虽然缓和,但矛盾远未消除,基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各种冲突仍以不同的认知方式表现出来。 (4)安全领域的纷争制约着东北亚经济合作走向深入:日俄“北方领土”问题;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峙;日韩竹(独)岛之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