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中东+埃及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8165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讲-中东+埃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11讲-中东+埃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11讲-中东+埃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11讲-中东+埃及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11讲-中东+埃及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讲-中东+埃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讲-中东+埃及(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东,焦点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焦点二:为石油而战,焦点三:为水而战匮乏的水资源,焦点四: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北非,西亚,中东,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1.中东的范围,一、重要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塞浦路斯岛,A,B,一、重要的地理位置,2.经纬度位置,经度_到_,纬度_到_,25E,70E,20N,40N,1-格鲁吉亚,2-阿塞拜疆,3-亚美尼亚,4-叙利亚,5-以色利和巴勒斯坦,6-黎巴嫩,7-约旦,8-阿联酋,9-卡塔尔,3.国家:试读图,判读图中各国名称,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埃及,10-科威特,11-

2、塞浦路斯,波斯湾沿岸(8国): 地中海沿岸(7国): 外高加索(3国): 也门、阿富汗(2国),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巴林、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 叙利亚、塞浦路斯、黎巴嫩,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阿拉伯海,土耳其海峡,4.海陆位置,A,B,C,D,E,F,G,H,曼德海峡,I,J,海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红海,亚丁湾,索马里半岛,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印度洋通往大西洋最近的航线

3、。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二、 中东自然特点,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兴都库什山,大高加索山,1.地形,高原为主的地形,A,B,C,D,伊朗高原,E,F,死海附近地形剖面,死海,海平面,地中海,0,500,1000,-500,海拔,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415米),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死海湖水盐度高达250,是一般海水盐度的7倍,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位置:,成因:,在巴勒斯坦与约旦交界处,断裂陷落而成,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板块位置,2.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炎热干燥,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2)

4、主要河流:,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 罗 河,(3)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巴林,也门,卡塔尔,(1)河流分布特点:河湖少且分布不均,3.河流,东非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自南向北,自西北向东南,地中海,波斯湾,尼罗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河流比较,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阿拉伯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沙漠广布。,海水淡化或地下水。,开源,匮乏的水资源,解决水源问题,发挥市场价格的作用等,海水淡化,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废水、污水

5、),兴修水利,高效节水技术:滴灌和喷灌,节流,科威特水塔,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厂,沙特阿拉伯的节水农业,滴管、喷灌技术,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适宜发展 业和 农业。,畜牧业: 多以游牧方式为主。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等畜产品都很著名。,畜牧,灌溉,西亚的农业:,畜牧业、灌溉农业,椰枣,油橄榄,以色列的“滴灌农业”,以色列的农业灌溉网,以色列先进的农业滴灌设备,干旱的气候,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水资源严重匮乏,灌溉成为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关键

6、。,(1)本区人口有四亿、 人种为主; (2)民族和语言:多民族(阿拉伯、波斯、格鲁吉亚); 占半数、通用_语; 宗教:大多数信奉 教。,白色,阿拉伯人,阿拉伯,伊斯兰,四、中东人文地理概况,1、人口,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发祥地,2、宗教,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 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 “和平之城”。,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著名的宗教城市,圣城麦加朝圣,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朝圣,犹太教,哭墙,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巴勒斯坦和以色

7、列冲突的焦点: 实质上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是伊斯兰教徒和犹太教徒之间的冲突,巴勒斯坦地区政区的变化,中东世界热点地区,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世 界 石 油 的 分 布,五.世界石油宝库,探究,中东的石油资源,(1)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2)地位: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一半以上,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3)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由西亚、北非及拉丁美洲产油国成立,常控制石油产量及价格等。,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美国的油轮,巨大的输油管线,海运,管道运输,A,B,C

8、,D,E,F,G,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石油的输出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西欧 美国,西欧 美国,日本-海上生命线,小部分用输油管道输出到红海和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再用油轮运出。,管道,水运运输优缺点,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量大,

9、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迪拜帆船酒店,迪拜棕榈岛,迪拜塔,848米,世界第一高楼,金字塔之国埃及,埃及印象,埃及迷人的撒哈拉沙漠奇景,尼罗河沿岸的风光,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6000年的历史。,1.位置:,2.地形与气候,埃及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水是制约埃及发展的主要因素,尼罗河在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走廊”,埃及的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源于 ; 自南向北注入 ; 6670km世界第一长河 两大重要

10、支流: 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水量稳定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量季节变化大,特点:,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尼罗河,3.河流,东非高原,地中海,思考: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是什么?,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集中夏季。,赠礼:,定期泛滥,形成肥沃的土壤 形成沿岸平原和三角洲 提供灌溉水源,传统农业:,长绒棉,尼罗河,夏季由于雪山融化,以及热带草原气候丰沛的降水,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泛滥之后两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为农业耕作的最佳场所。,阿斯旺大坝,思考: 尼罗河沿岸为什么适合长绒棉的生长?,条件: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便利; 光热充足,3.河流,阿斯旺

11、水坝的利弊:,利:,问题:,(1)尼罗河携带至下游和入海的泥沙大大减少。下游失去了天然肥料。现在农业要靠灌溉和施肥。,(2)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加之海浪侵蚀,海岸遭到侵蚀后退,尼罗河三角洲面积缩小。,(3)下游失去了天然肥料,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经济发展的条件 运河主权 丰富的旅游资源 石油资源丰富 劳动力丰富,主要经济支柱 运河收入 旅游业 石油 侨汇,4.重要的经济支柱,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 运河,它缩短了西欧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各国的海上航程;B 海湾,C 海峡是西亚石油外运的

12、海上通道。 (2)此处是我国古代 之路的必经之地。 (3)主要产油国: 、 、 、 。,霍尔木兹,丝绸,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波斯湾,苏伊士,课堂练习,(上海高考)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简图”,回答:,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_ 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_农业区。,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_ 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_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_及其周围地区。西亚四大储油国中唯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_和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_ 和 _ 。,C,美索不达米亚,灌溉,霍尔木兹,红,波斯湾,E,日本,海运,输油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