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7954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治疗新进展_1(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防治的进展,贵阳中医二附院 许滔主任,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onference, 1959. Peoples Health Publisher, 1960, Beijing. b: Wu YK, et al: Nation-wide hypertension screening in China during 1979-1980. Chin Med J, 1982;95:101-108. c: Wu XG, et al: Prevalence and development tr

2、end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Chin J Hypertension, 1995;3(Suppl.):7-13. d: 内部资料。 : According to national census data in 1964 and WHO diagnosis criteria in 1978. #: SBP141 mmHg or DBP91mmHg, without consideration on use of medication. *: SBP140 mmHg or DBP90 mmHg or on medication in 2 weeks.,我国不同地区高

3、血压患病率(1991),15% 10%14.9% 10%,35-59岁人群不同时期高血压患病率*,%,* 140/90 mmHg or on medication in 2 weeks.国家“九五”攻关资料。,1982-4 1993-4 1998,1982-4 1993-4 1998,年龄调整高血压患病率*近20年前后的改变,* SBP=140mmHg 或 DBP=90mmHg 或2周内服降压药。国家“九五”攻关资料。 BJW 北京工人 BJF 北京农民 SYF 山西农民 SZF 陕西农民 JJF 江苏农民 GWF 广西农民 GZW 广州工人 GZF 广州农民 ZZFs 浙江渔民,公众对高血压

4、的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知晓率,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者人数,检出,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反映高血压检出措,施的有效性,治疗率,正在接受降压治疗人数,评价,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反映医患双方的重,视程度和治疗高血,压的积极性。,控制率,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人数,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反映一个社会对高,血压控制状况的最,终指标。,高血压控制状况,美国,NHANES I,1976-80,美国,NHANES II,1988-91,中国,高血压调查,1991,知晓率,51%,73%,27%,治疗率,31%,55%,12%,控制率,10%,29%,3%,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

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 内部资料。,中国,高血压调查,2002*,30.2%,24.7%,6.1%,男,女,合计,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演变趋势,Wangzengwu,et al. Hyperten Res. 2004, Oct.,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的发生,去掉之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

6、变的危险因素,年龄 超重、肥胖 性别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 遗传因素 长期超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 长期精神紧张,原来高水平的不利因素(如吸烟、高盐摄入),无下降趋势; 而原来有利的低水平因素(如血脂、体重指数),却有增高趋势。,高血压危险因素变化趋势,中国的吸烟率,男,女,调查人数,%,调查人数,%,1984,258,422,61.0,261,178,4.2,1996,65,000,63.0,57,000,3.8,a: Weng X, et al: Data from 1984 National Smoking Survey. b: Yang G. Smoking and Health in

7、China: 1996 National Prevalence Survey of Smoking Pattern.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7.,35-59岁人群不同时期吸烟率,%,1982-4 1993-4 1998,国家“九五”攻关资料。,年龄调整吸烟率近20年前后的改变,BJW 北京工人 BJF 北京农民 SYF 山西农民 SZF 陕西农民 JJF 江苏农民 GWF 广西农民 GZW 广州工人 GZF 广州农民 ZZFs 浙江渔民,国家“九五”攻关资料。,35-59岁人群不同时期高胆固醇*患病率,国家“九五”攻关资

8、料。,年龄调整血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近20年前后的改变,BJW 北京工人 BJF 北京农民 SYF 山西农民 SZF 陕西农民 JJF 江苏农民 GWF 广西农民 GZW 广州工人 GZF 广州农民 ZZFs 浙江渔民,国家“九五”攻关资料。,35-59岁人群不同时期超重率,* BMI 25 Kg/m2.,国家“九五”攻关资料。,年龄调整超重率(BMI=25Kg/m2)近20年前后的改变,BJW 北京工人 BJF 北京农民 SYF 山西农民 SZF 陕西农民 JJF 江苏农民 GWF 广西农民 GZW 广州工人 GZF 广州农民 ZZFs 浙江渔民,国家“九五”攻关资料。,35-59岁人群不同

9、时期饮酒率,%,国家“九五”攻关资料。,国家“九五”攻关资料。,家庭月人均收入与高危因素患病率,(农村男性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逾亿人。 1991年估计为9500万人; 2002年估计为1.6亿人。 2006年估计 超过2亿。 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 总人口的增加。 老龄化的加速。 人群血压水平将进一步上升。,高血压的主要危害,直接危害(血压很高) 发展至高血压危象 间接危害(血压升高) 心、脑、肾、外周血管损害, 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在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约占700万;大约半数岁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可

10、改变危险因素* Cox回归多元分析结果,* 除年龄、性别外。 MUCA Study资料。,对脑卒中的影响,在西方人群 -舒张压每下降56 mmHg,脑卒中发病减少35-40。 在东亚人群 -舒张压每下降56 mmHg,脑卒中发病减少44-50。 对脑出血的作用略强于对脑梗塞的作用。,4.00 2.00 1.00 0.50 0.25,4.00 2.00 1.00 0.50 0.25,70 80 90 100,70 80 90 100,非出血性脑卒中 (17个研究,115,757例对象,901例事件),出血性脑卒中 (17个研究,115,757例对象,751例事件),相 对 危 险 度,舒张压 (

11、mmHg),附图 估计的日常舒张压均值 (引自:Lancet,1998,352:1801-1807),舒张压 (mmHg),对冠心病的影响,高血压与冠心病事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是连续的,不存在一个低限。 -独立于其它危险因素的作用。 对冠心病的作用强度约为对脑卒中的2/3。 如果舒张压每下降5mmHg,可使脑卒中发病减少44%,冠心病减少27%。,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与没有高血压病史者相比,有高血压史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至少增加6倍。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表明:降压治疗可以减少50%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在美国是导致肾衰的第一位死因,约占所有肾衰死亡的15-20%。舒张压每降低5mmHg,发

12、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至少降低1/4。,收缩压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对于各个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均与卒中或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呈线性相关,特别是与卒中引起的死亡关系更为密切。 即使降压幅度差别很小,也会显著影响卒中的发生危险。 收缩压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比舒张压有更好的预测力。,我国高血压预防与控制面临的挑战,首先要尽快遏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 其次是要尽快减少或控制我国目前已有的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 改善高血压的认知和检出状况。 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水平,治疗机会。 提高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认知。 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减少心血管病的其它危

13、险因素。,问题: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问题: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否为心脑血管疾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问题:是否为下列所有患者测血压?,我国医疗卫生人员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识,对于无其它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旧的防治结合模式,防疫站,医院,易感者,已染者,防治队伍分离,防治对象分离,保持健康,恢复健康,全人群健康,防治目的分离,防治目标结合,急性传染病的自然过程,一种病原体,有限的传播途径,一种疾病,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治疗措施(如抗菌素),死亡,(慢性)疾病的自然过程,健康状态,危险状态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肥胖 吸烟 缺乏运动,疾病状态 冠心病,出生,死亡,(慢性

14、)疾病的自然过程与防治的关系,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出生,死亡,二级预防,临床治疗,一级预防,多种病因 多种机制 一种疾病,防治结合的新型模式-个体化防治结合,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防治结合的新型模式-个体化防治结合,防治兼能的医生,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非药物和药物一级预防,临床治疗和二级预防,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水平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水平大于等于90mmHg 。,高血压诊断分类标准,予防于治世界心血管病防治新潮流,160 mm

15、Hg, + 10 mmHg/10岁,1978年,WHO,高血压,1994年,WHO, 临界高血压,1999年,WHO,高血压,理想血压,120mmHg,140mmHg,160mmHg,SBP,1999年WHO/ISH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分 类 理想血压 血压正常 正常高值 I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II级高血压(“中度”) III组高血压(“重度”)期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20 130 130 139 140 159 140 149 160 179 180 140 140 -149,舒缩压 80 85 85 89 90 99 90 94 100 109 110 90 90,2003年JNC7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分 类 正常血压 高血压前期 I期高血压 II期高血压,收缩压 120 120 139 140 159 160,舒缩压 80 80 89 90 99 100,2010年CHL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分 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期 单纯收缩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