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课 视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7902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次课 视器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十二次课 视器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十二次课 视器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十二次课 视器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十二次课 视器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次课 视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次课 视器(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ept. Anatomy ,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ST,感觉器,感受器,中枢,效应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是机体内特殊的感受器,如视、听等感觉器。,感受器,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听器等处 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触、压、痛、温度、光、声等理化刺激 内感受器 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处, 接受内环境的理化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 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腱、关节和内耳位觉器官 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的感觉,Dept. Anatomy , Tongji Medic

2、al College HUST,视 器,眼球,眼睑,结膜,眶脂体,眼外肌,泪器,1) 眼球,居于眶内,有眶脂体衬垫 有眼球鞘包裹,可灵活转动,眶脂体,Tenons 囊(眼球鞘),眼球,由两个不同直径的球形所构成,较小 透明 构成眼球的1/6 较后部突出,后部:,较大 不透明 构成眼球的5/6,眼球外形,前部:,前极,前极 前面的正中点(位于角膜中点) 后极 后方的正中点(位于巩膜中点) 眼轴 通过前后极的连线,后极,视轴: 由瞳孔的中央至视网膜中央凹的连线,与视线方向一致。与眼轴呈锐角交叉 . 赤道: 由与前后极距离相等的点所构成的环形假想线。,包括眼球壁及其内容物 眼球壁 包括三层,从外向内

3、依次为:,眼球的结构,纤维膜(外膜) 血管膜(中膜) 视网膜(内膜),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纤维膜,- 角膜移植 (目前最成功的同种移植),巩膜 构成纤维膜的后5/6 乳白色(眼白)不透明,由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构成 -维持眼球的外形,起到保护作用 -提供眼球外肌的附着,巩膜,血管膜,眼房 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间 - 前房 (较大) 前界为角膜的后面;后界位于虹膜前界及晶状体中央部 - 后房 (较小) 是一个狭小的裂隙,位于虹膜周围部的后方和晶状体悬韧带以及睫状突之间,前房,后房,前后房在成人通过瞳孔联通,七个月前由瞳孔膜封闭,瞳孔,- 视网膜视部分层 色素细胞层,位于最外层,与

4、脉络脉紧密相连 神经层,由三层细胞参与构成。最内层由节细胞构成,中间层由双极细胞构成,最外层由光感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数量较多,约有上亿个。形态细长,位于外周的部分;适应于暗光、黑白视觉、形状及运动,但是精度较差。 视锥细胞:数量较少,约7百万个 ,对亮视野适应,具有较高的精度,色素细胞层,双极细胞,节细胞,光感神经元,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和神经层仅在锯状缘和视神经盘边缘结合紧密,其它部分结合疏松。因此可形成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功能 光线首先穿透视网膜到达其后部,依次通过视杆、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形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入脑。,视神经盘,晶状体 -位于虹膜和

5、玻璃体之间。 -为透明的双凸透镜。 无血管、神经,后部凸度较大 -在其赤道部位有悬韧带附着。 保持其位置 睫状肌收缩时可使晶状体变凸。,-外部为晶状体囊,由较软的皮质构成,内部为坚固的晶状体核。,玻璃体 -构成眼球的4/5 -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透明,呈粘稠果冻状。外被玻璃体膜。 -保护视网膜防止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玻璃体凹,晶状体,2)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眶筋膜和眶脂体。 -主要起到支持保护及运动眼球的作用,结膜 -薄层透明粘膜,可分为 球结膜 睑结膜 结膜穹窿 -结膜囊,球结膜,睑结膜,结膜穹窿,2) Accessory organs of eye,- 泪道 将

6、泪液从泪湖运输到下鼻道。,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四块直肌 均起自于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 按其名称分别走向前方。 在眼球中纬线前方(离角膜边缘6mm处)止于巩膜。,总腱环,- 外直肌 引起瞳孔转向外侧,- 内直肌 引起瞳孔转向内侧,-上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上方,- 下直肌 眼球的下方 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外直肌 引起瞳孔转向外侧,- 内直肌 引起瞳孔转向内侧,- 上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上方,- 下直肌 眼球的下方 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两块斜肌 上斜肌 起自总腱环,行于上直肌和内直肌之间,经细腱通过附着于眶内侧壁前上方的纤维滑车,然后转向后外,在上直肌的下方止于中纬线的后外方。 下斜肌

7、 起自眶下壁的内侧近前缘处,斜向后外行于下直肌和眶下壁之间,止于眼球下面中纬线之后。,下斜肌,上斜肌,下斜肌,- 上斜肌 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下斜肌 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上斜肌 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下斜肌 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上睑提肌 起于蝶骨小翼的下表面(近视神经管处),前端增宽,止于上睑皮肤和睑板。作用为提上睑。,眶内结缔组织 眶脂体 眶隔 眼球筋膜鞘 眶筋膜 眼肌筋膜,3) 眼球的血管神经,动脉 眼动脉Ophthalmic artry 1 由颈内动脉 2发出 经视神经管入眶 至眶内侧壁发出滑车上动脉 3 and 鼻背动脉4.,1,2,1,2,3,4,5,其它分支: 视网膜中央动脉 5 睫后长动脉 6 睫后短动脉 泪腺动脉 肌支至眼外肌,5,6,静脉 眼静脉 1 视网膜中央静脉 2 涡静脉 3,1,2,3,眼的神经支配* 视觉 视神经. 眼外肌运动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展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 眼神经 (三叉神经) 一般内脏运动 副交感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 ) 交感神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