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7900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理学的创立 1.背景 (1)唐末五代时期长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的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定。 (2)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重建儒学道德的目的,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4)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敢于疑经改经。 2.思想来源: 儒学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3.基本特征: 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2. 理学的成熟(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气论:以二程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 (1)理是根本,理先于气。 (2)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

2、不开气。 (3)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2.修养诊: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1)区分教育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 (2)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3)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 (4)仁者境界毫遁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1)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道 (2)认为秦汉以来的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 (3)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其关键是“正君心”三.理学的发展(发展为心学)1.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做学问

3、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用自己体验而不是逻辑思辨论证此 命题,即逻辑思辨论证此命题,即“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 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3) 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3.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世称阳明先生) (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2)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3)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