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7893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赛例题及答案—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题七:递推法、类比法和估算法(一)递推法A1、如图66所示,一固定的斜面,倾角 = 45,斜面长L = 2.00米。 在斜面下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 一质量为m的质点,从斜面的最高点沿斜面下滑,初速度为零。下滑到最底端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已知质点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20 ,试求此质点从开始到发生第11次碰撞的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解析:因为质点每次下滑均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且每次做功又不相同,所以要想求质点从开始到发生n次碰撞的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需一次一次的求,推出通式即可求解。设每次开始下滑时,小球距档板为s ,则由功能关系:mgcos (s1 + s2) = mg (s1s2

2、)sinmgcos (s2 + s3) = mg (s2s3)sin即有:= =由此可见每次碰撞后通过的路程是一等比数列,其公比为在发生第11次碰撞过程中的路程:s = s1 + 2s2 + 2s3 + + 2s11 = 2 (s1 + s2 + s3 + + s11)s1 = 2s1 = 1012 ()11 = 9.86mA2、小球从高h0 = 180m处自由下落,着地后跳起又下落,每与地面相碰一次,速度减小(n = 2),求小球从下落到停止经过的总时间和通过的总路程。(g取10m/s2)解析:小球从h0高处落地时,速率v0 = 60m/s第一次跳起时和又落地时的速率v1 =第二次跳起时和又

3、落地时的速率v2 =第m次跳起时和又落地时的速率vm =每次跳起的高度依次为h1 =,h2 =,通过的总路程s = h0 + 2h1 + 2h2 + + 2hm + = h0 +(1 + + ) = h0 += h0=h0 = 300m经过的总时间为t = t0 + t1 + t2 + + tm + =+ + =1 + 2+ + 2()m + =18sA3、使一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小球与一带电量为Q的导体大球接触,分开之后,小球获得电量q 。今让小球与大球反复接触,在每次分开有后,都给大球补充电荷,使其带电量恢复到原来的值Q 。求小球可能获得的最大电量。解析:两个孤立导体相互接触,相当于两个对地电

4、容并联,设两个导体球带电Q1 、Q2 ,由于两个导体球对地电压相等,故有=,即=,亦即= k所以Q = k (Q1 + Q2) ,k为常量,此式表明:带电(或不带电)的小球跟带电大球接触后,小球所获得的电量与总电量的比值不变,比值k等于第一次带电量q与总电量Q的比值,即k =。根据此规律就可以求出小球可能获得的最大电量。设第1 、2 、 、n次接触后小球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1 、q2 、 ,有:q1 = kQ = qq2 = k (Q + q1) = q + kqq3 = k (Q + q2) = kQ + kq2 = q + kq + k2qqn = k (Q + qn1) = q + kq

5、+ k2q + + k n1q由于k1 ,上式为无穷递减等比数列,根据求和公式得:qn =即小球与大球多次接触后,获得的最大电量为。A4、A 、B 、C三只猎犬站立的位置构成一个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每只猎犬追捕猎物的速度均为v ,A犬想追捕B犬,B犬想追捕C犬,C犬想追捕A犬,为追捕到猎物,猎犬不断调整方向,速度方向始终“盯”住对方,它们同时起动,经多长时间可捕捉到猎物?答案:练习题五:对称法第“B5”题A5、一个半径为1米的金属球,充电后的电势为U,把10个半径为1/9米的均不带电的小金属球顺次分别与这个大金属球相碰后拿走,然后把这10个充了电了小金属球彼此分隔摆在半径为10米的圆周上,并拿

6、走大金属球.求圆心处的电势.(设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电量无泄漏)答案:0.065UA6、用20块质量均匀分布的相同光滑积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块叠一块地搭成单孔桥,已知每一积木块长度为L ,横截面是边长为h(h =)的正方形,要求此桥具有最大的跨度(即桥孔底宽),计算跨度与桥孔高度的比值。 解析:为了使搭成的单孔桥平衡,桥孔两侧应有相同的积木块,从上往下计算,使积木块均能保证平衡,要满足合力矩为零,平衡时,每块积木块都有最大伸出量,则单孔桥就有最大跨度,又由于每块积木块都有厚度,所以最大跨度与桥孔高度存在一比值。将从上到下的积木块依次计为1 、2 、 、n ,显然第1块相对第2块的最大伸出量为:

7、x1 =第2块相对第3块的最大伸出量为x2(如图64所示),则:Gx2 = (x2)G得:x2 =同理可得第3块的最大伸出量:x3 =最后归纳得出:xn =所以总跨度:k = 2= 11.32h跨度与桥孔高的比值为:=1.258A7、在如图611所示的电路中,S是一单刀双掷开关,A1和A2为两个平行板电容器,S掷向a时,A1获电荷电量为Q ,当S再掷向b时,A2获电荷电量为q 。问经过很多次S掷向a ,再掷向b后,A2将获得多少电量?解析:S掷向a时,电源给A1充电,S再掷向b ,A1给A2充电,在经过很多次重复的过程中,A2的带电量越来越多,两板间电压越来越大。当A2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A

8、2的带电量将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A2最终将获得电量q2 = C2E 。因为Q = C1E ,所以:C1 =当S由a第一次掷向b时,有:=所以:C2 =解得A2最终获得的电量:q2 =A8、如图68所示,质量m = 2kg的平板小车,后端放有质量M = 3kg的铁块,它和车之间动摩擦因数 = 0.50 。开始时,车和铁块共同以v0 = 3m/s的速度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并使车与墙发生正碰,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且车身足够长,使得铁块总不能和墙相碰,求小车走过的总路程。解析;小车与墙撞后,应以原速率弹回。 铁块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由于铁块和车的相互摩擦力作用,过一段时间后,

9、它们就会相对静止,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再向右运动,然后车与墙发生第二次碰撞,碰后,又重复第一次碰后的情况。 以后车与墙就这样一次次碰撞下去。 车每与墙碰一次,铁块就相对于车向前滑动一段距离,系统就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车每次与墙碰后,就左、右往返一次,车的总路程就是每次往返的路程之和。设每次与墙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 、v2 、v3 、 、vn 、车每次与墙碰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分别为s1 、s2 、s3 、 、sn 、 。 以铁块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车与墙第(n1)次碰后到发生第n次碰撞之前,对车和铁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m)vn1 = (M + m)vn ,所以:vn =vn1

10、 =由这一关系可得:v2 =,v3 =,一般地,有:vn =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出车与墙发生第n次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sn =类似地,由这一关系可递推到:s1 =,s2 =,s3 =, ,sn =所以车运动的总路程:s总 = 2 (s1 + s2 + s3 + + sn + ) = 2(1 + + ) =因为v1 = v0 = 3m/s ,a =m/s2所以:s总 = 1.25mA9、一列进站后的重载列车,车头与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均为m ,若一次直接起动,车头的牵引力能带动30节车厢,那么,利用倒退起动,该车头能起动多少节同样质量的车厢?解析:若一次直接起动,车头的牵引力需克服摩擦力做功

11、,使各节车厢动能都增加,若利用倒退起动,则车头的牵引力需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不变,但各节车厢起动的动能则不同。原来挂钩之间是张紧的,倒退后挂钩间存在s的宽松距离,设火车的牵引力为F ,则有:车头起动时,有:(Fmg) s =m拉第一节车厢时:(m + m)= mv1故有:=(g) s (F2mg) s =2m2m拉第二节车厢时:(m + 2m)= 2mv2故同样可得:=(g) s推理可得:=(g) s由0可得:Fmg另由题意知F = 31mg ,得:n46因此该车头倒退起动时,能起动45节相同质量的车厢。(二)类比法B1、图121中AOB是一内表面光滑的楔形槽,固定在水平桌面(图中纸面)上,夹角

12、 = 1(为了能看清楚,图中画的是夸大了的)。现将一质点在BOA面内从A处以速度v = 5m/s射出,其方向与AO间的夹角 = 60,OA = 10m 。设质点与桌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点与OB面及OA面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试求: (1)经过几次碰撞质点又回到A处与OA相碰?(计算次数时包括在A处的碰撞) (2)共用多少时间? (3)在这过程中,质点离O点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解析:由于此质点弹性碰撞时的运动轨迹所满足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相同,所以可用类比法通过几何光学的规律进行求解。 即可用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和光路是可逆的规律求解。 (1

13、)第一次,第二次碰撞如图121甲所示,由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一两个内角和可知MBA = 60+ 1= 61,故第一次碰撞的入射角为9061= 29。图121乙第二次碰撞,BCA = 61+ 1= 62,故第二次碰撞的入射角为9062 = 28。因此,每碰一次,入射角要减少1,即入射角为29、28、0,当入射角为0时,质点碰后沿原路返回。 包括最后在A处的碰撞在内,往返总共60次碰撞。(2)如图121乙所示,从O依次作出与OB边成1、2、3、的射线,从对称规律可推知,在AB的延长线上,BC、CD、DE、分别和BC、CD、DE、相等,它们和各射线的交角即为各次碰撞的入射角与直角之和。 碰撞入射

14、角为0时,即交角为90时开始返回。 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一锐角为60的RtAMO的较小直角边AM的二倍。即:s = 2AM = 2AOcos60= 10m所用总时间:t = 2s(3)碰撞过程中离O的最近距离为另一直角边长:OM = AOsin60= 5m(此题也可以用递推法求解,读者可自己试解。)AB2、有一个很大的湖,岸边(可视湖岸为直线)停放着一艘小船,缆绳突然断开,小船被风刮跑,其方向与湖岸成15角,速度为2.5km/h 。 同时岸上一人从停放点起追赶小船,已知他在岸上跑的速度为4.0km/h ,在水中游的速度为2.0km/h ,问此人能否追及小船?解析:费马原理指出:光总是沿着光程为极小值的路径传播。据此可以证明,光在平面分界面上的折射是以时间为极小值的路程传播。本题求最短时间问题,可类比类在平面分界面上的折射情况,这样就把一个运动问题通过类比可转化为光的折射问题求解。如图122所示,船沿OP方向被刮跑,设人从O点出发先沿湖岸跑,在A点入水游到OP的B点,如果符合光的折射定律,则所用时间最短。根据折射定律:=,解得: = 30 = 18015(90+) = 45在这最短时间内,若船还未到达B点,则人能追上小船,若船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