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7830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二专题五历史学业水平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学业水平练习题及答案(必修二专题五)单选题: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2、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A. 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B.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C.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 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3、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 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 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隔绝状态。但是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

2、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5、新航路开辟被称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件大事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说法史论对应正确的是()A文明交流之路美洲文明被迫融入欧洲文明B思想震撼之路促使欧洲的文艺复兴兴起C世界联系之路打破了人类孤立隔绝状态D殖民掠夺之路促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6、恰当合理的角度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文资料论证了促使新航路开辟因素中的()A军事因素 B经济因素C市场因素 D技术因素7、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航线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 B麦哲伦

3、C迪亚士 D达伽马8、16世纪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主要的推动因素是A西欧殖民扩张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9、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D指南针的应用10、世界知识出版社发行新作好望角背后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A. 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1、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荷兰A. 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B. 经济落后,靠替别国运商品赚钱C. 造船业最发达 D. 交通运输业发达12、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A. 阿姆斯特丹 B. 伦敦 C. 威尼斯 D

4、. 巴黎1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 ) A当地盛产白银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不用白银做货币 D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14、16至18世纪海上霸权转移的正确顺序是() A西班牙荷兰英国 B.西班牙法国英国 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D.荷兰法国英国15、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政府支持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统治印度等地区的殖民机构掠夺印度原料从事生产的工业公司荷兰政府经营的国有航运公司16、18世纪,英法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最后较量,史称()A殖民战争 B七年战争 C宗教战争 D争霸战

5、争17、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18、下列航海活动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 达伽马到达印度 哥伦布从欧洲直通美洲的新航路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B C D19、英国在十八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霸主,是在A战胜西班牙后 B三次英荷战争后 C英法七年战争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关于早期殖民侵略,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手段有赤裸裸的抢劫 C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旧制度的解体

6、 D造成了殖民地长期贫困,应彻底否定 21、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 A.海盗劫掠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人 D.发展种植园22、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l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C英国 D法国23、17世纪早期,一度占领我国台湾的西方殖民者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24、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 B. C. D.

7、 25、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是( )A新阿姆斯特丹 B新尼德兰 C弗吉尼亚 D印度 26、西欧的扩张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引发了商业革命B瓦解了封建统治 C推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形成了新兴阶级 27、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C西班牙 D荷兰 28、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29、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原因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对殖民地的掠夺C经济危机的爆发 D

8、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30、近代大国的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先声夺人称大国”的西欧国家是 (1)葡萄牙 (2) 西班牙 (3)荷兰 (4)英国A(1)(2) B(2)(3) C (1)(3) D(3)(4)31、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32、电力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开始于 A17世纪下半叶B18世纪下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下半叶33、下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

9、.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3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B.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C.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 D.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较短35、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重工业的比重增长 B.轻工业的生产逐步下降C.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D.汽车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36、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37、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

10、业革命过程中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事实可以证明研究性学习的观点的是()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 BC D38、19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走私大量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英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扭转贸易逆差 B搜刮大量财富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世界市场39、“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

11、基础” 是指()A资本原始积累 B手工工场技术C蒸汽机等动力 D海内外市场40、魏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A.蒸汽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答案】B【解析】抓住关键词“世界发展的角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最大价值当属打破美洲与世界隔绝状态,使人类日益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故正确答案选B;A、C、D虽然都是发现美洲的价值之一,但与设问项关系无关,排除此三个选项。4、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迅速

12、崛起。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绝大部分亚非拉国家则更加贫穷与落后,从而造成了新的“全球分裂”。因此D项正确。5、解析:选C。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可以说是两种文明相遇,而不能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说美洲文明被迫融入欧洲文明, A项不正确;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去冒险、去开拓,是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排除B;因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航路的开辟只是开始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排除D项。6、解析:选D。多桅帆船、星盘等的出现,说明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故选D。A、B、C三项不全面或与图片无关,排除。7、A 8、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