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47825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催收不良贷款的关键问题浅析 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下行,在近两年,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也造成了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上升。不良贷款催收成了金融公司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和催收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关键问题入手,希望可以及早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金融机构 不良贷款 催收方法 不良贷款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偿还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

2、损失类贷款。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上升。不良贷款催收成了金融企业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认为,不良贷款催收的关键在于“快”,措施上越早越能减少损失。 一、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制度原因 金融单位管理不规范导致,如贷款合同不完善,贷款非本人签字,信贷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的不完善,容易被信贷人员和借款人钻空子,后续的工作不能改变既定的事实,再多的工作也只是补漏洞。 (二)工作人员素质原因 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人员的素质

3、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不排除有个别信贷人员违规放贷、人情代替制度等现象的存在,也会造成贷款质量的下降,甚至产生不良贷款。 (三)借款人原因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本身经营一般,通过美化数据获得贷款,贷款到期时,没有资金还款;二是借款人在经营过程中经营不善或者行业原因,导致亏损资金短缺。致使贷款到期无法正常还款。 二、催收不良贷款遵循的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催收不良贷款,应遵循及时、渐进、分类、记录的基本原则。 所谓及时,指的是发现不良贷款现象的发生,公司就要快速的采取行动,千万不要无原则的等待。 所谓渐进,指的是公司在追讨的过程中要遵循先协商、后施压,先非诉手段试压、后诉讼施压的原则。考

4、虑到诉讼成本,前期施压以非诉手段为主,后期以诉讼手段为主。 所谓分类,主要是指在出现不良时,公司要对不良客户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追讨方案。针对不同的业务,找出追讨的重点,实现高效的催债效果。 所谓记录,就是说公司员工在追讨是,一定要做好记录,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反映成果,并未将来可能面临的诉讼提供法律凭据。 三、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清收手段 根据上述追讨的基本原则,在追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分析、评估,把不良客户分为四类,对症下药。 (一)客户还款意愿良好,有一定还款能力,只是特殊原因出现逾期未还现象 一旦有这种逾期现象出现,客户经理务必在24小时内联系上客户,提醒客户一定准

5、时还款,对于逾期未还情况产生的风险告知客户。事后要检查相应业务是否按照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贷后管理?此外,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客户经理要对客户的想法及时了解,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客户对按时还款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此类逾期未还情况的发生。 (二)客户有还款意愿,但是还款能力出现了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要对该客户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存在恢复还款能力的可能,可以考虑给客户展期一定时间并增加一些担保和保障措施;此外,也可以考虑帮助客户,比如引进新的投资人或帮助客户推销货物;如果经过评估,客户不存在恢复还款能力的可能,让客户采取处置财产等方式还款就是我们的首选了。 (三)客户没有还款意愿,但有还款能力 我们应

6、该冷静分析,寻找突破口来进行协商和施压。协商不成,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的家庭,生意伙伴,保证人,社会舆论等途径来给客户施加压力。如果无法改变客户意愿,应当及时提起诉讼。 (四)客户没有还款意愿并且也无还款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启动诉讼程序来进行资产保全等措施。在此过程中结合其他非诉讼方式继续给客户施加压力。同时,公司要及时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出现。 四、催收不良贷款的几种基本方法 不良贷款催收有四种基本方法:电话、信函、上门和诉讼,需要强调的是在催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合法合规,避免暴力催收。 电话催收是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可是好办法也需要完善的准备:需要提前了解客户过去的付款情

7、况、提前设计好几套方案。打电话是满足以下四点:一、语气坚定、态度礼貌,让债务人感觉他今天必须付款;二、倾听债务人倾诉,告知他未来的催收方法与手段,给他一定心理压力;三、明确症结以后,坚决要求对方还款;四、对方承诺付款作为电话收场。 信函催收比较规范、正式,信函的专业也能给客户留下非常好的形象。信函语言要确切、简明、直接,长度不宜超过一页,同时要说明来龙去脉。另外,建议避免时间段的写法,例如,尽量避免“十天之内”的写法,而是要有具体的到期日。另外需要告诉客户你已经发出多少封提醒函,随着逾期时间的延长,提醒函的态度、语气也应随之加强。 上门催收是清收程序中最正式的手段,通常是债权人正常催账的最后阶

8、段。是催收过程中给客户压力最大的一种方式。上门催收,注意态度与语气的适中,不要与客户争执,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谈中与客户进行深入讨论,弄清楚客户公司运作的方方面面,是哪里问题较大,有利于未来的收款。面访后要与客户再沟通确认一下双方讨论的要点。 我们认为,诉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胜诉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追回贷款,所以在判断是否进行诉讼时,要注意分析费用和收益不能意气用事。 五、积极利用催收不良的其他渠道和方法 传统的催收和诉讼,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对欠款人起到作用,同时互联网在兴起,一些专业机构大数据在成熟,比如,有的专业网站掌握了大量的司法诉讼信息、行政执法信息、欠款催收信息等,并掌握大量欠款人地址

9、、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通过大数据找到失联的欠款人,或者利用专业互联网催收网站的大数据进行查找债务人隐匿的财产和限制欠款人行为。对于经过通知催收而不还款的欠款人,还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进行收录,并允许互联网搜索引擎收录,通过互联网公开的方式,让欠款人上搜索头条,给欠款人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这些都可以作为催收基本方法的辅助。 六、合理避免不良贷款产生 从公司内部管理的一些方面入手,可以合理避免部分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决策机制和信贷流程 一是完善公司贷审组、贷审会制度,确保在相应制度范围内不出现漏洞;二是坚持贷款操作程序,把好贷前贷时贷后个环节工作。

10、(二)为及时化解潜在的风险,需要建立贷款的风险预警机制 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提示:财务早期预警、管理层早期预警、经营情况早期预警。 (三)建立和落实信贷风险责任机制 明确一把手全面责任制,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要对贷款的从放到收全面负责,并与工资薪酬全面挂钩。 (四)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二是可以实行竞争上岗,淘汰不合格人员;三是实行等级管理和专项奖励制度,提高信贷人员积极性和主管能动性。 总之,处理逾期通常是非常耗时的,并且贷款到了逾期阶段,即便连本带息全都收回来,处理逾期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积压导致的成本对于公司来说都是损失。所以,预防是处理逾期的最好办法。公司应该把重心放在贷前和贷后管理上。正所谓,本事大不如不摊上,做好预防,无债可催才是逾期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周丽娜.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D.中南工业大学,2000 2江钰婷.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沙县支行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