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7745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编号国 家 烟 草 专 卖 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项 目 类 别应用基础项 目 名 称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作用的机理研究归口申报单位天津市烟草专卖局主要承担单位天津卷烟厂西安交通大学申 报 日 期2004年3月20日填 报 说 明一、申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必须填报本“申报书”;二、“申报书”要求打印,A4纸装订;三、请按栏目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概念、术语、表达简洁明确,符合规范,并使用标准计量单位;四、需选择填写的栏目请在类别题目前圆圈中划勾,本“申报书”可以复印使用,栏目空格不够填写时可以加页,但要加贴整齐 ;五、“申报书”编号 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主管部门填写;六、

2、本“申报书”一式十份或根据要求份数填写。一、项目名称( 25字) 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作用的机理研究 二、项目类别分类一应用基础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分类二遗传育种 栽培 调制与发酵 生理生化 病虫害防治 卷烟产品 卷烟工艺 烟草化学 烟草薄片 膨胀烟丝降焦减害技术 卷烟辅料 烟草机械 自动控制 防伪技术信息系统 信息网络 标准化 检测仪器 经济管理科技管理 其它类分类三农业工业软科学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合作三、项目起止日期 2004 年 06 月至 2006 年 12 月四、项目承担单位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天津卷烟厂孟庆乃13302081206022-天津市东丽

3、区杨家台雪莲路13号西安交通大学郑晓晖13709265959029-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五、项目主要负责人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单位电话/手机电子邮箱孟庆乃男49在职硕士工程师化工天津卷烟厂郑晓晖男36在职博士教 授药学西安交通大学六、项目主要参加人姓 名性别年龄学 历职 称专 业工作单位任务分工孟庆乃男49在职硕士工 程 师烟草化学天津烟厂负 责 人郑晓晖男36在职博士教 授药 学西安交大负 责 人李 卫男34本 科工 程 师烟草工程天津烟厂产品研究李秀萍女49大 专工 程 师烟草化学天津烟厂烟气化学冯笑梅女41本 科工 程 师烟草化学天津烟厂烟气化学李莉霞女33大 专工 程 师烟草

4、化学天津烟厂烟气化学邢立霞女28本 科工 程 师烟草化学天津烟厂烟气化学李德伦男47大 专工 程 师烟草工艺天津烟厂组织协调张小利男27本 科助 工烟草工程天津烟厂产品研究张延长男49本 科研 究 员药 学西安交大药物分类王 锐男45在职硕士主治医师药 学西安交大药物分类黄 辰男39在职博士副 教 授药 学西安交大模型建立王世祥男38硕 士研 究 员药 学西安交大量效探讨袁 慧女36在职博士工 程 师药 学西安交大模型建立祝忠民男38本 科工 程 师化 学西安交大色谱分析刘爱芳女37本 科工 程 师化 学西安交大色谱分析赵新锋男25硕 士 生助 教化 学西安交大色谱分析七、项目经费预算表 单位

5、:万元经费来源预算经费支出预算科 目预算数科 目预算数来源预算合计500.00支出预算合计500.00一、申请国家局拨款 80.00一、人员费50.00二、单位自筹70.00其中:课题负责人15.00三、贷款0 主要研究人员35.00四、企业资助资金350.00二、设备费200.00五、申请专项经费资助0 1、购置费155.00六、其它来源0 2、试制费45.00三、相关业务费150.00 1、材料费50.00 2、燃料及动力费15.00 3、测试及化验费80.00 4、会议差旅费5.00四、课题管理费50.00五、其他费用50.00八、项目内容摘要(200字)建立简单模型,筛选中草药化学成分

6、群,以烟草中重要有害成分苯并a芘和其特有N亚硝胺为指标,考察试验卷烟(以 “江山”牌卷烟为例)单口主、侧流烟气中有代表性的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此两类有害成分含量过程;分析其相关作用;选择合适的可量化指标,表征模拟该动态作用;初步阐明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机理,扩大添加中草药的“中式卷烟”主、侧流烟气中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有害成分研究范围,对其低危害性进行深入研究。九、项目意义简述本课题重点在于研究添加中草药的“中式卷烟”主、侧流烟气中中草药化学成分群对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苯并a芘和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影响,揭示其相互作用过程,初步阐明作用机理,对两者量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项目完成后,可

7、为降低卷烟危害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行业培养此方面技术人才;开发出低危害“中式卷烟”,满足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而对低危害卷烟的需求;为应用中草药开发低危害“中式卷烟”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初步阐明“中式卷烟”低危害性的科学依据,明晰该类卷烟主、侧流烟气中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的机理;扩大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的应用范围,为我国中草药现代化工程提供新的应用思路;开发危害更低的低危害“中式卷烟”,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不少于1200字)在卷烟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有0.6%的组分被认为是对健康有害的成分,其中0.4

8、%的组分为肿瘤促进成分,0.2%组分为致癌成分。苯并a芘等稠环芳烃类和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便是卷烟中重要的致癌成分1-3。人类对稠环芳烃类和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认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此两类化合物才被人们所重视并加以研究。首先是对环境及食品中的苯并(a)芘和N-亚硝胺的分析并试图建立分析方法。对卷烟烟气中N-亚硝胺的分析最初是由GEORGE NEURATH 等人在1964年和1965年4开始进行研究的,而对于烟草及其制品中的此类物质的分析则由D.BRUNNEMANN和D.HOFFMANN等人在1974年5开始进行研究。此后,该方面的研究倍受各国科学界的重视。我国国家烟草

9、专卖局在此方面也有相关项目立项,且已通过鉴定,并将降低卷烟危害工作作为应对WTO和WHO挑战的重大战略任务。欲获得低危害的卷烟,可从烟草的种植、调制、储存及卷烟产品研制等各环节加以控制,相应的降低卷烟危害的方法和技术有分离晾制技术、微波消解法和复合滤嘴技术等6-12。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提取液作为卷烟添加剂可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的含量及危害。王建国等将新鲜的大蒜制成蒜汁,探讨了大蒜抑制亚硝胺合成的最佳时期,得出大蒜液抑制亚硝胺合成的作用经历一个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 但以成熟新鲜大蒜抑制作用最强的结论;叶健等利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血清和组织生化等检测方法对复方半枝莲防治二乙

10、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复方半枝莲能抑制癌前病变, 延缓肝癌的形成, 降低肝癌发病率的结论13-14。以上研究可明显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苯并a芘等稠环芳烃类和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但大多采用复合滤嘴技术。应用中草药添加剂开发低危害型卷烟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广博的中医药学理论,拥有别人不可模仿的应用中草药开发低危害卷烟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在有效降低卷烟危害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持卷烟的吸味,符合我国减害降焦工作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但相关的中草药添加剂方面的研究仅是从实验结果证明其能降低卷烟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的作用机理没有

11、进行深入研究。文献报道烟草中此两类有害成分的分析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15、液相色谱质谱法16、固相萃取毛细管电动色谱法等17。本课题以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和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为测定指标,对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考察试验卷烟单口主、侧流烟气中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中此类危害成分含量的过程;分析中草药化学成分群和苯并a芘及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变化相关性作用;选择合适的可量化指标,对该动态作用进行表征;探讨主、侧流烟气中中草药化学成分群和有害成分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中草药化学成分群降低卷烟危害的机理,从而对“中式卷烟”的低危害性进行深入研究。1. M

12、agee, P. N., Montesano, R., and Preussmann, R. ACS Monogr. No. 173, 491.1976.2. Pour, P., Althoff, J., Kruger, F., Schmahl, D., and Mohr, U. Cancer Lett. 1, 3. 1975.3. Pour, P., Althoff, J., and Nagel, D. Cancer Lett. 3, 109. 1977.4. Neurath, G.,Pirmann,B.,and Wichern,H. Zur Frage der N-Nitrosoverbi

13、ndungen im Tabakrauch. Beitr. Tabakforsch. 2 :311-319. 1964.5. Neurath, G.,Pirmann,B.,Luttich,W.,and Wichern,H. Zur Frage der N-Nitrosoverbindungen im Tabakrauch II. Beitr. Tabakforsch. 3 :251-262. 1965.6. ODonnell Jr. , Francis E. , Williams , et al. Tobacco and related products P . 美国专利:5 803 081 ,1998 - 09 - 08.7. Fisher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