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7181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肾上腺素药 9抗肾上腺素药(54学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8 章 拟肾上腺素药,中枢性拟交感胺类:冰毒、曲美 外周性拟交感胺类:,拟交感胺类,按结构分类及特点 基本化学结构-苯乙胺,儿茶酚: 3, 4位有-OH,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CA):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特点:口服无效,不易进入CNS,易被COMT和MAO破坏,外周作用快、短、强。 非儿茶酚胺类(non-CA):间羟胺、麻黄碱 特点:基本相反,促NA释放作用。,2,按对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分类,学习要点:是否CA?激动什么受体?受体分布及效应?,3,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由NA甲基化形成 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热、碱失效。 【体内过

2、程】CA;宜皮下注射。 【作用机制】 激动受体和受体,一、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4,【药理作用】 1.心脏:激动1受体收缩力,HR,传导 心输出量, SP 2.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总外周阻力,DP 激动2受体骨骼肌血管舒张DP 冠状动脉舒张(激动2受体+腺苷增加+灌注压 ) 3.血压:治疗量,SP,DP或 平均血压 较大剂量,SP,DP 平均血压 一次静脉注射,血压呈双相反应(先升后微降), 1,2,5,4. 内脏平滑肌 支气管 激动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 激动受体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

3、低毛细 血管通透性,减轻粘膜水肿。 5. 代谢:促进糖和脂肪分解,血糖、FFA ,6,【临床应用】 心脏骤停:心室内注射 过敏性休克:首选,肌内或皮下注射。 药理依据:收缩血管(),改善心功能(1) 缓解支气管痉挛(2),抑制组胺释放 3. 支气管哮喘:仅用于急性发作者 4. 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不良反应】 烦躁、头痛、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禁忌症】 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甲亢,7,多巴胺(dopamine,DA) 1. 作用机制: 激动DA受体和、1受体 2. 药理作用: 心血管: 低浓度:激动DA受体肾、冠脉、肠系膜血管舒张 较高浓度: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SP

4、高浓度: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收缩DP,肾脏: 低浓度激动DA受体肾血管舒张、排钠利尿 高浓度激动受体肾血管收缩少尿,3. 临床应用: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利尿药合用),8,麻黄碱(ephedrine) 易制毒品,按麻醉药管理 non-CA:口服有效;CNS兴奋;作用弱、慢、久; 2. 作用机制:激动、受体+促NA释放(快速耐受) 3. 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消除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 防治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所致低血压 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冰毒、摇头丸,9,二、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神经末梢、肾上腺髓质。药

5、用其重酒石酸盐, 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热、碱失效。,【体内过程】CA;宜静脉滴注给药。 【作用机制】激动受体强, 1受体弱, 2受体无作用。,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 2受体激动药 可乐定,10,【药理作用】 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总外周阻力,DP 但冠状动脉舒张(腺苷增加+灌注压 ) 激动2受体抑制NA释放 2. 心脏:激动1受体收缩力,HR,传导 心输出量,SP 整体心脏: HR(血压致反射性迷走兴奋) 3. 血压:小剂量,SP,DP平均血压 较大剂量,SP,DP平均血压,11,【临床用途】 1. 休克:休克早期,短暂、少量iv gtt 2. 上消化道出血:口服,局部

6、止血作用。 3. 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如氯丙嗪,【不良反应】 1.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对策:热敷,局部注射受体阻断药或普鲁卡因 2. 剂量过大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禁忌症】 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少尿、微循环障碍,12,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P) 【体内过程】CA;气雾剂吸入、舌下含、静脉滴注 【作用机制】激动1和2受体,对受体无作用。 【药理作用】 1. 心脏:激动1受体收缩力,HR,传导 心输出量, SP 2. 血管:激动2受体骨骼肌血管舒张 DP 3. 血压:SP,DP 平均血压 4. 支气管:激动2受体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 5.

7、 糖和脂肪代谢:促进分解,三、受体激动药,1受体激动药 多巴酚丁胺 2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13,14,【临床应用】 1. 支气管哮喘:控症,舌下或喷雾给药 2. 房室传导阻滞 3. 心脏骤停:联合用药 4. 感染性休克(低排高阻型):少用,【不良反应】心悸、头晕、心律失常 【禁忌症】冠心病、心肌炎、甲亢,15,第9章 抗肾上腺素药,分类: 1.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2.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3.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16,一、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Adr对受体的作用,不阻断Adr对受体的作用,而表现出将Adr的升压

8、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的现象。,17,分类,短效类:酚妥拉明(竞争性) 长效类:酚苄明(非竞争性),非选择性受体阻断药,选择性 1受体体阻断药哌唑嗪(见降血压药),18,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im或iv为主 【特点】多种效应,阻断受体,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 【药理作用】 1.血管:阻断1受体 直接舒张血管 2.心脏:阻断2受体 促进NA释放心脏兴奋 血压反射性交感兴奋 3.拟胆碱作用:胃肠平滑肌兴奋腹痛、腹泻 4.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溃疡,血管舒张,血压,19,【临床应用】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 NA外漏时作皮下浸润注射 3.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实验 4. 休克、

9、心衰,【不良反应】 低血压、心律失常 腹痛、腹泻、诱发或加重溃疡病,20,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竞争性拮抗药) 【药理作用】 受体阻断作用: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有关 心血管: 阻断心脏1受体 心脏抑制心率, 心肌耗氧量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1受体肾素扩血管 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NA释放 阻断血管2受体血管收缩,对血压的影响: 正常人血压变化不大(抑制心脏,外周阻力) 高血压者降压效果肯定(长期用药),21, 支气管:阻断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代谢:抑制脂肪、糖原分解; 甲亢时降低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T4T3 内在拟交感活性:吲哚洛尔与醋丁洛尔 即阻断受体的同时兼

10、具弱受体激动作用 膜稳定作用:高浓度时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无治疗意义 其他:噻吗洛尔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内压,22,【临床应用】 1. 快速型心律失常 2.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 高血压 4. 慢性心功能不全 5. 其他:甲亢,青光眼(噻吗洛尔),23,【不良反应】 心血管反应:心脏抑制、血管痉挛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反跳现象:与受体数目上调有关,应逐渐减量停药 低血糖,并可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悸 【禁忌症】 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24,非选择性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纳多洛尔(nadolol)t1/2最长 吲哚洛尔(pindolol) ISA 噻吗洛尔(timolol)作用最强,青光眼,临床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选择性1受体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atenolol) 美托洛尔(metoprolol) 醋丁洛尔(acebutolol) ISA 对呼吸系统抑制较轻,哮喘病人仍应慎用,25,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体内过程】1. 存在首关效应,F为30% 2. 易透过血脑屏障 3. 血药浓度差异大,需个体化治疗 【药理作用】 1. 非选择性受体阻断作用 2. 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亢,拉贝洛尔(labetalol,柳胺苄心定) 、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