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规模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6975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人口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城市人口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城市人口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城市人口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城市人口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人口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人口规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 市 人 口 规 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一、城市规模的概念 二、城市人口规模 三、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意义 四、城市人口的构成 五、城市人口的变化 六、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一、城市规模的定义,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 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 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用地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考核的另一项内 容。,二、城市人口规模的内涵,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总数。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是指与城市活动有 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 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

2、动力 和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 包括规划区内常驻人口、暂住人口。,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类 特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37座 大城市 50万人100万人 48座 中等城市 20万人50万人 205座 小城市 20万人以下 378座 最低限 68万人 城镇 2000人以上 1.9万个以上,城市数量资讯(2007年数据): 我国有655个城市,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 其它地级市268个,县级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 建制镇19234个。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数量还会逐渐增加, 据专家估计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城市数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个。 目前,东部、中部和

3、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 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四、百分之三十七和百分之十九。,国外城市人口规模的最低标准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或城镇的标准有 美国为2500人; 英国为3500人; 法国为5000人; 印度为5000人; 俄罗斯为1000-2000人。 国际统计学会建议,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目前关于城市规模的两种观点,近年西方和苏联一些学者从经济效益和人均劳动生产率出发,认为城市规模越大,效果愈佳,主张发展大城市,从根本上否定城市合理规模的存在。 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合理规模是客观存在的,是指有利于发挥城市职能作用,便于安排生产、生活及各项

4、设施,并能收到最佳效果的城市人口规模。,从技术经济角度(如城市市政设施基建投资或建设造价与经营费用)以及行为心理和社会学因素考虑,人口为57万和1020万是中小城市两个最佳规模。 世界各国提出的城市合理规模的人口指标为: 57万人到2030万人(俄罗斯) 2535万人(美国) 1530万人(日本) 25万人左右(英国) 3050万人(法国),三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意义,城市人口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发展、维持正常运作的主体),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赖城市而生存) 城市人口按照其人口密度、经济联系、管理条件等因素,一般可划分为市区、近郊区、远郊区人口。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

5、口。,三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意义,1、确定人口规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组成以及人口分布,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市场经济,建筑布局,场所设置,道路修建,绿化方案以及管理配置等等等的规划。 2、确定某城市的地理界线以及行政界线,包括市、县、乡镇、街道等的配置,可以更好的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一系列规划。,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城市人口的确定,对于城市用地的多少,公共生活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内容与数量,交通运输量,交通工具的选择,道路的等级与指标,市政公用设施的组成与能力,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建筑类型的选定,郊区的规模以及城市的布局,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规模 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我

6、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四类: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 大城市:100万人口50万 中等城市:50万人口20万 小城市:20万人口,我国各类城市的发展进程,“门槛”理论(Threshold Theory),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常要遇到一些阻碍城镇规模增长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可能是地理环境方面的限制,可能是工程技术水平方面的限制,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城镇原有空间结构自身的限制,这些限制标志着城镇规模增长的阶段性极限,这便是城镇发展的门槛。要想跨越这些门槛,一般情况下的渐进增长型投资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一个跳跃性的突增。,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比例变动情况,四城市人口的构成,通过对城市人口

7、构成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年龄、性别、家庭、寿命、婚姻、劳动、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 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 职业构成 家庭构成 劳动构成,年龄构成,指不同年龄段(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托儿:0-3岁 幼儿:4-6岁 小学:7-11岁(7-12岁) 中学:12-16岁(13-18岁) 成年:17-60岁(女:17-55岁) 老年:61岁(女:56岁) 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

8、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五普资料,人口百岁图,年龄构成的意义,意义: 了解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估算人口发展规模 为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提供依据 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影响年龄构成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 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性别构成,性别构成反映城市中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考虑男女比例的基本平衡。,职业构成,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按职业类型

9、划分,各占总人口的比例。 十三类(国家统计局):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水利业 第二产业:工业、地质普查与勘探、建筑、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 第三产业:商业、饮食业、房地产业、科研教育、文艺、金融、保险、国家机关、团体以及其它 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999年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部分发达国家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1999年),4 家庭构成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和辈份组合等情况。 它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有密切关系。 我国城市家庭存在由传统的复合大家庭向简单的小家庭发展的趋向。,5 劳动构成 按居民参加工作与否,城市人口分为

10、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 (被抚养人口);其中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所以,城市人口可分为以下三类: 基本人口:指在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于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中工作的人员。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的,相反,它却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服务人口:指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商业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它的多少是随城市规模而变动的。 被抚养人口:指未成年的、没有劳动力的以及没有参加劳动的人员。它是随职工人数而变动的。,五城市人口的变化,城市人口的增长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之和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出生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

11、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该城市人口总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本年死亡人口)年平均人数1000 自然增长率与地区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条件、社会观念和习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国家政策关系最密切。 我国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0上下 我国五普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机械增长,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既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

12、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的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医疗条件 婴儿成活率高、老人死亡率低,福利条件 劳保条件、产假、脯乳期,计划生育政策 五十年代关于人口的争论、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认识观念 多子多福一个子女不要子女,六 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1 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国民经济发展要求 50年代大发展,60年代初调整,改革开放,国家政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农转非,每人用地近百平方米,住宅约20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2 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的要求,投资数万至十万元,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

13、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分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前者指外地或外国来本市从事较长一段时间公务、商务的人员,也包括外来的临时工、季节工、借调、支援人员等;后者指前来开会、参观学习、工作出差、游览以及路过而短时间停留的人员。 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已占市区人口的20%30%左右。,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劳动平衡法 职工带眷系数法 年限规划与目标规划,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劳动平衡法:我国城市规划中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 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以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确定城市

14、人口规模。 该方法将城市人口分成3类: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3类人口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关系。 被抚养人口比重可用分析居民年龄构成的方法确定; 服务人口比重按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的规模、作用和特点而确定。,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在中国城市人口预测中,远期被抚养人口比重可控制在4550;服务人口比重可控制在1220左右,基本人口比重可控制在3040(工矿城市较高,综合性城市较低)。,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职工带眷系数法 该方法是对新建城市(区)中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比情况而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其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

15、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 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此方法对于估算新建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形式都可提供依据。,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年限规划与目标规划,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其它方法),土地承载力法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预测年末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这个规模可能来自土地开发潜力的绝对约束,也可能是受土地开发控制等人为制约的结果;二是预测年末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该指标应结合现状、根据土地开发潜力、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参考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来确定。,3城市人口的预测方法(其它方法),环境容量法 对于一个城市,在规划期末或者最终该保持多大比例的非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均生态用地标准,都是规划应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选择的比例和标准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根据城市现状、参考国内外可比城市的标准来确定。 例如: 新加坡、香港人均生态用地现状 城市 人口总量(万人) 生态用地总量(km2) 人均生态用地(m2/人) 新加坡 424.03 370 87.26 香港 691.57 845 122.19,实例:松阳县城城市人口预测,1、人口预测的基数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现状人口总数,是本次规划预测人口的基数。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内、现状城市建设区以外,还包括西屏镇的9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