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6964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教师成长,造就一流人才 一般而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人才。我所在的学校,教师一般都是本科毕业,有的甚至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这些人显然都可以称为“人才”。但是这些人才都是一般人才,而非一流人才。所谓一流人才,就是有较高知名度的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多培养这样的一流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学校。怎样才能造就一流人才?要重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 一、树立人才强校理念 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可谓人才济济。似乎正因为不缺人才,所以许多学校感觉不到人才的重要性。殊不知,人才是有层次的。一所学校的人才虽多,但是一流人才总是非常少的,是学校的“稀缺资源。”现在,许多学校都希望成为名校,但

2、是往往缺乏人才强校的理念。许多校长,舍得在学校建设项目、教学设备上投入,却往往不舍得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一些校长不愿意让教师外出学习,不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就是明显事例。树立人才强校理念,就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做到了解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 第一,了解人才。校长要对本校的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能手的情况了如指掌,包括了解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态度、教育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他们教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他们的需要、愿望等。试问一些校长,你对自己学校的人才真的了解吗?你知道他们整天在忙什么吗?你知道他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吗?你能预测他们还会取得哪些

3、成绩吗?如果一位校长不愿意去了解人才,就不可能重视人才,至多只能是在口头上重视人才,不可能在行动上重视人才。 第二,关心人才。所谓关心人才,就是把人才放在自己的心里,给予心贴心的关怀。对人才的关心首先表现为充分尊重人才。这种尊重不仅表现为在他们面前态度谦虚,而且表现为在一些会议上让他们坐在重要位置,在教师面前把他们树立为标杆,在学生面前把他们包装成学生崇拜的对象。对人才的关心还表现在,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为他们解决健康体检、子女入学、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三,培养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他们需要精心培养。校长应该善于发现教师队伍中那些优秀的、有潜力的人才,给他们时间让其自由生长,给

4、他们条件让其充分利用,给他们宽容让其自我反省,给他们提供机会让其经受锻炼,给他们创造平台让其施展才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出人才,才能出一流人才。 二、增强服务意识 一些学校没有一流人才,与校领导缺乏服务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包括学校领导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学校后勤人员,都应该增强服务意识,使人才享受到最好的服务。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 第一,端正服务态度。所谓端正服务态度,就是说学校领导要放下架子,谦虚谨慎,不要以领导自居,不要认为其他人都应该为领导服务。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可见,校长就是为人才服务的。校长要有“领

5、导就是服务”的意识,真心实意地为人才服务。 第二,改善服务态度。所谓改善服务态度,就是对人才要持理解的态度,包括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愿望,理解他们的困难等;就是要尊重人才,包括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成果,尊重他们的意见等;就是要重视人才,包括倾听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需求,重视他们的追求等。 第三,提升服务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为人才服务,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从哪里来?首先,从学习中来。只有勤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其次,从认真履行职责中来。只有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精益

6、求精,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最后,从工作作风中来。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对待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三、完善激励机制 虽然一流人才的培养并不能完全依靠物质刺激,但是物质刺激却能反映出校长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国家每年都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对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每人奖励500万元。这就表明了国家对科学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目前,我市实行高层次教学人才奖励政策,对坚守教学第一线的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教学能手,每人每月奖励1000元。这是对人才的一种物质激励,也反映了

7、我市对教育人才的重视。作为学校,也应该有类似的激励机制。 第一,对课题研究进行奖励。对于从事各级课题研究的教师,特别是结题并获奖的教师,要根据课题研究的水平,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以此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第二,对论文发表进行奖励。对于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教师,每篇论文都应该给予数额不同的奖金,对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应该给予重奖,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第三,对校本研究进行奖励。对于积极从事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以此推进学校的校本研究和课程开发。 第四,对教学成果进行奖励。对取得各级教学成绩奖的教师,以及取得各

8、级讲课比赛等次的教师,都应该根据其获奖级别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五,对各种荣誉进行奖励。对取得各级能手称号、各级名师称号的教师,也应该根据其称号的级别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以此凸显其能力和价值。 四、提供优质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人才。一流人才的成长,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环境。在优质环境中,才更容易产生一流人才,也才能促使一流人才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一,提供优质的办公环境。一个学校对人才是否重视,从人才的办公环境就可以看出来。有位大学教授谈道,大学校长或院长的办公室有篮球场那么大,而大学教授的办公室只有一个小格子。对此,我深有同感。中小学的校长,乃至大大小小的学校领导,办公场

9、所设施齐备,宽敞、气派,而学校的人才,哪怕是一流的人才,也没有独立的办公室,除了教师日常必备的办公设备,没有什么额外的设施,自然也谈不上宽敞、气派。现在纠正“四风”,校长的办公室面积缩小,但是人才的办公室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照理说,学校的一流人才需要学习和研究,他们更需要优良的办公条件。学校如果真正重视人才,就应该为人才提供最优质的办公环境,设备应该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书橱等。 第二,提供优质的舆论环境。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借助校报、校园网、QQ群、报纸、电台等渠道,大力宣传一流人才的事迹,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努力营造人人羡慕人才、人人学习人才的舆论环境,促使他们在

10、这样的环境中不骄不躁、锐意进取、奋力前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提供优质的学术环境。一流人才必须从事学术研究,做教育科研的领军人物。学校应该为一流人才提供优质的学术环境。一是设立学术研究机构,诸如名师工作室等,为他们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二是设置学术报告厅,经常让他们为教师作学术报告,营造人人热心教育科研、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学术氛围。三是鼓励一流人才外出学习、外出讲学,为一流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平台,促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上更进一步。此外,还应该为学校的人才订阅报刊、购买书籍等,为他们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 总之,只有树立人才强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激励机制,才能造就一流人才,才能成就名师,也才能成就名校。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北城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