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6862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5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 自然灾害指由于_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孕育于由大气圈、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2形成的条件 (1)要有_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异常变化,自然异变,3影响自然灾害灾情的因素 孕育灾害的环境(_)、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 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_)。 4自然灾害的影响 (1)衡量标准:人类社会与_的损失。 人员伤亡 (2)表现 _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孕灾环境,受灾体,自然资源,财产损失,二、主

2、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概念: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形成 原因,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 大气提供充足的_,有_的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促 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水汽,下热上冷,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分布 _、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2)干旱。 概念: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 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分布: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非洲、 亚洲和大洋洲的_。,中国东南沿海,内陆地区,(3)寒潮: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 高纬地区的_季节,所经

3、之处,短期内气温_, 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 劣天气。,深秋到初春,骤降,2地质灾害 (1)地震。 与地震有关的几个概念。,与地震释放 的_有关,震源到地面 的_,地面上任何 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震级,震源 深度,震中 距,地质构造和 _,烈度,地震时地面 受到的影响 和破坏程度,能量,垂直距离,地面建筑,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_。 (2)滑坡和泥石流。,环太平洋地带,重,力作用,地势起伏较,大,3水文灾害 (1)洪涝的类型。,中低纬,度地区,(2)风暴潮:发生在_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 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

4、水面 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热带气旋,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1自然灾害带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 2世界上最大的两条自然灾害带 _和北纬2050之 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四、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 自然灾害的_。 4由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 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高风险区,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 【分析】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影

5、响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所以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2干旱就是旱灾。( ) 【分析】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只有干旱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等,干旱才能形成旱灾。 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 【分析】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害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相反,经济发展水平低,但防抗灾害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低。,4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单一的。( ) 【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灾害的组合。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

6、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引发、诱发其他灾害。例如,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同时可能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考点 世界主要的自然灾害带 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典例】(2012海南地理)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解析】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西海岸,是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之一,是地震、火山、海啸、风暴潮、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由海岸上大量的海底珊瑚礁碎屑可以判断当地海水运动将海底物质带到海岸线高处,海水运动有可能是海啸

7、引发的,也有可能是风暴潮引起的。,答案1:海啸灾害。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考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稳定程度 (1)增加环境的稳定程度。,(2)降低环境的稳定程度。,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影响人自身易损性的因素。,(2

8、)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的影响。,(3)工程措施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典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 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 的措施。 【解析】本题以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示意图为背 景,考查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提出应对洪灾引 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措施。解答该

9、题关键在于读懂图中信息, 理顺“珠三角”洪灾的自然原因,易造成经济损失的社会原因 及应对措施。第(1)题,图中A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是洪涝灾害高危险区,为避免洪灾应该设定为高防洪标准;“珠三角”是我国四大工业区之一,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重大。第(2)题,B地区位于丘陵山区,洪水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需要采取植树造林、生态退耕等生物措施;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等工程措施,各种措施要相互结合。,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

10、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1.(2012福建文综)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解析】第(1)题,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表物质等条件都有利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第(2)题,主要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危害。,答案:(1)崩塌、滑坡

11、、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2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国界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国界轮廓等相关信息可知,A为孟加拉国,濒临孟加拉湾海域。第(1)题,从气候(降水)、地势、植被等方面分析A国水灾多发的原因。第(2)题,该区域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与风力风向、地势、海湾特征、飓风等都有关系。,答案:(1)该国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

12、集中且多暴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恒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淤塞。 (2)该地区夏季多西南季风,势力较强,有时还受飓风影响;孟加拉湾口大内小,导致风暴潮潮差较大;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方法技巧】分析某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及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也即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种类、频率和受灾强度,分析某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时,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归纳。,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 2012年7月31日报道 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近日出现异常天气,连日来因暴雨形成的泥石流和洪涝灾害已造成多座建筑物

13、损毁,部分地区道路桥梁垮塌。 材料二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1)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印尼的雨季,也是泥石流多发期,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印尼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材料,印尼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可从地质构造、植被、降水量、地震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选择最短时间内能够远离泥石流流经地区的路线,切记不能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逃生。,答案:(1)印尼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岩性松软,比较破

14、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印尼的雨季,多暴雨;印尼人口众多,陡坡开荒使植被遭破坏。 (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快速向垂直于河道(山谷)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4(2011新课标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解析】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或

15、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发生。,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知识拓展】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太阳活动的极值期 群发现象(时间上) 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 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群聚地区(空间上) 地貌的突变区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地带,5(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第(1)题,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即可得知,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从纬度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水的比热大、温度变化的速度慢进行分析,这跟放烟雾增强大气逆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