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643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第31课时.ppt(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1课时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生成、 或 的场所。,骨髓,胸腺,成熟,集中分布,吞噬细胞等,淋巴 细胞,细胞(迁移到 中发育成熟),B细胞(在 中发育成熟),三者,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免疫活性物质: (由 细胞分泌)、淋巴 因子(由 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上述三者中最重要的为免疫细胞。,2.免疫细胞,胸腺,T,骨髓,抗体,效应T,提醒,浆,考点 抗原和抗体,类型,项目,异物性 大分子性 特异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 毒等 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 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既可来自体外, 也可来自体

2、内,相对分子量大于1万的大分子物质,如 蛋白质,但当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 丧失抗原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 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的基础:抗原决定簇,免疫球蛋白(又称抗毒素 或凝集素),血清(主要)、组织液和 外分泌液,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深化拓展 1.抗体具有专一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某一特 定抗原结合,进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也可来自 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常见的如病菌、病 毒、疫苗、移植器官、癌细胞等。 3.进入人体的弹片因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抗原。,对位训

3、练 1.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 反应,C,2.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 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 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D,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生来,后天,体液,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细胞,效应T细,胞,点拨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

4、发 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 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 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 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 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 如胃酸杀菌等。,2.特异性免疫,特别提醒 1.B细胞与T细胞的共性 B细胞和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都增殖分化产生 两种细胞: 浆细胞(来源于2种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来源于2种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增殖 分化,增殖 分化,2.记忆细胞有何特点? 提示 (1)记

5、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幻灯片,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 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1)疫苗起抗原作用,进体内主要 是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存留时 间短,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 (2)同一种疫苗(如甲疫苗)追加第二剂,增加 抗体不但时间短,而且数量多。 (3)第一次抗体主要来自于抗原刺激B细胞增

6、殖 分化产生的浆细胞,而第二次抗体主要来自于记 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3、 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 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答案 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 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 的抗体多) 记忆B D,(4)坐标曲线图示 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 3.根据哪些信息判断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 细

7、胞免疫: 效应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 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茵、结核杆菌等。 体液免疫: 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 若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因 为两种免疫中都有。,13,4.三个唯一: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项目,类型,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 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 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5、关系,

8、类型,核心细胞,类型,纠正训练 4.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为B细胞 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C.细胞为靶细胞 D.阶段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答案 A,对位训练 5.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 。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 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 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 是 。,(1) (2)效应 T细胞 抗体 (3) (4) (5) 反应

9、快而强,练一练 6.(2008广东理基,51)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 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A,7. 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 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 免疫功能方面不可能表现为 (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答案 B,6.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 B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识别抗原,分化

10、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分泌抗体,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6.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提醒 (1)切除胸腺 T细胞,记忆T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它免 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 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 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4)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其中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

11、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对位训练 8.(2008海南卷,1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 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 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 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 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 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 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 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 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 B,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 疫过程

12、,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 种类有所不同 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C.图中b、c、d、e依次为T细胞、B细胞、记忆 B细胞、吞噬细胞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 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 粒体 答案 C,三、免疫疾病 1.防卫不足:如 ,即AIDS, 其病原体为 ,主要攻击人体的 细胞,使人 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T,本质: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 进行攻击,实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自身 免疫病,异物,类风湿性关节炎,2.防卫

13、过度,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2)过敏 反应,概念: 的机体,在再次接受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 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 织严重损伤 ,已免疫,相同抗原,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提醒,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比较,失调病 类型,比较 项目,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比较,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使细胞释放组 织胺,从而引 发过敏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 成细胞集团,10.(高考改编题)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 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 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

14、症状。下列有关过 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 应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 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以保护自身,C,3.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 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和 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疾病,(1)类型,含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 病毒(HIV)引起 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 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 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 则乘虚而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

15、注射、 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 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 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 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 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 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2)艾滋病 (AIDS),遗传物质:RNA 信息表达: 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合成蛋白质的场 所在T细胞的核糖体内 变异类型多,突变频率高,因为RNA是 单链结构,不稳定,给研制疫苗带来 困难 生活方式:寄生,(3)艾滋病 病毒(HIV),1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 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 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请据图 分析回答:,(1)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 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2)T细胞在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 等作用,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 。 (3)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 起免疫反应的 ,接下来人体体液免疫 会发生的变化是(用箭头和文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