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程讲义.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391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8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艺课程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陶艺课程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陶艺课程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陶艺课程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陶艺课程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艺课程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课程讲义.ppt(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艺课程讲义,主讲人:李东,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陶冶性情。对传统陶瓷和现代陶艺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第一章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鉴赏,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基本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掌握2-3种陶瓷的成型方法。 学习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验室操作相结合。,一陶瓷艺术简介 古老的陶瓷艺术发源于东方的中国,并有着千年的历史。陶瓷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而传播到世界各地。漫长的历史推演,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融,使传统的陶瓷艺术在历史

2、上数次达到了顶峰。随着时代的更替,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化,陶瓷艺术的审美意识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标志着古老文明的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及艺术成果不断地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冲击和取代。由此,人类正迫切需要回归自然地情感和欲求,随着工业社会带来的失落感而日益强烈,现代陶瓷艺术应运而生。,第一节 陶瓷艺术的基本理论,陶艺就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陶艺就其本身而言,它首先是一门工艺,是一门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识的行业。现代陶艺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方面,以陶土为最基本的材料,用某种形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理想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工艺技巧。工艺技巧是现代陶艺完美表现的语言和手段,是艺术的媒介。现

3、代陶艺从工艺上分,大致可以分为原料工艺、成型工艺、烧成工艺。从功能上分,可以分为公共艺术和个人艺术。整个陶艺课程学习中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成型工艺。,泥: 陶泥、瓷泥、粗泥、细泥、紫沙陶泥 釉: 高温釉、低温釉、有色釉、无色釉(透明) 泥 泥性语言 火 泥的重生,二 陶瓷材料介绍,陶瓷与大自然的泥、土、火、木、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这也是使得众多的陶艺爱好者迷恋的重要原因。陶艺作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柔软的泥,经过心手并用塑成作品,再入火中培烧,变成坚固不变的艺术品,给人类精神生活带来美的充实,物质生活带来促进,这过程本身就富有哲理”。从自然出发,加入人的情感,再回归自然

4、。 陶艺创作中,首先要了解由“水”和“土”所合成的泥和釉。泥制成坯体,完成造型,釉料展现出色彩。,1.陶瓷工艺的基本流程: 成型 烧制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修坯 晾坯(干燥)施釉 装窑烧制 漫长的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无论在成型、烧制等工艺上都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的技术。要做好每一件陶艺作品,其间必然包含了许多技术环节,每一个环节对于完成好一件作品都是至关重要的。,三 工艺简介,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艺术的全部美和伟大,就在于能够首先获得非凡的形式、地方性的风格,各种各样的特征和细节。”陶艺的民族性格要从传统文化角度去认识,做为东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方

5、美学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便是这种东方审美文化的集中表现。,第二节 传统陶瓷、民间陶瓷和现代陶艺的鉴赏,民间陶瓷是指那些由农民或小手工也者在民间烧造的,并用于民间日常生活的各类陶瓷制品。陶瓷被冠以“民间”加以限制,既可以看作是陶瓷的一个类别,更标志着一个层次,一个最基础的层次。东方文化不但有其地域色彩,而且有其重要的民族性格所体现的精神面貌,纵观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各个朝代艺术风格的变化、艺术形式和技巧的运用,造型具有鲜明特征,无不体现了这种东方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便是这三个

6、方面有机的融合。,同所有的现代艺术门类一样,现代陶艺的出现,是以创作观念的更新为前提条件,这种观念的更新根源于艺术文化的基础。毕加索曾在其艺术创作的某个阶段参与了制陶活动,从其作品上分析,同他的艺术观念是合拍的。他这样讲过:“我不探索,我只发现。”有人曾这样描述他制作陶艺的情景,他捡起制陶工人丢弃的一个废坯,反复打量,然后用手随意地捏几下,一只活灵活现的鸽子便诞生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大师用其现代艺术的创造理念进行的制陶活动,已经具有了纯艺术性的明确追求。虽然毕加索不能称之为专业陶艺家,但他做为一个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敏锐性和反叛性,将做为构件使用的粘土变化为创作艺术形象的材料,将现代艺术

7、理念随机地运用到创作中去,在观念上就是一个大胆地突破,这也是现代陶艺追寻的艺术根本。,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皆有自己赖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精神。现代陶艺也同样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并非指向民族的具体的传统陶艺概念,而是指向由这种传统陶艺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真正的传统继承应该是精神的继承,这将指导同学们今后漫长的创作道路。,教学项目 工作室室里熟悉各种陶瓷材料和工具设备。 学习揉泥、搅釉等工艺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陶瓷材料和各种工具设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通过参与揉泥和搅釉等工艺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陶瓷材料,培养学生对整个陶艺制作过程的操作能力。 教学工

8、具和材料 1.各种陶泥、瓷泥 2.各种的陶艺制作工具和设备,教学目的: 本章节要求学生了解陶艺制作的成型工艺,能熟悉掌握并独立完成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模制成型法等基本制作工艺,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基本了解陶瓷的成型工艺,掌握2-3种陶瓷的成型方法,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重点掌握盘条法的灵活运用。,第二章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解及要领示范,学生按实验要求完成课题。,泥条盘筑成型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手段,远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有采用此方法成型。而现代陶艺将这原始的传统成型方法继承下来,

9、结合现代思维意识,创作出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成型艺术形式。,第一节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泥条盘筑法,泥条盘筑是用双手搓成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着从下至上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泥条可以弯曲与变化,垒集成所需要的形体。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泥条盘筑成型的特点,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工艺步骤相对严谨,大致由以下过程完成: 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粘接,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时开裂。

10、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直径在0.51.5左右。先将泥条在报纸上摆放成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用泥条层层向内叠加,盘卷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泥条之间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厚度。 在巳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另一只手或用工具在形体内壁将下层和上层之间用手指抹平,使泥条间无缝隙而结实。 根据设计的造型走向,逐渐弯曲变化,达到造型的理想效果,直至泥条盘筑造型完成。,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将卷曲的黏土捏成粗的泥条。,在一个多孔且不沾的面板上用手搓泥条。要确认泥条被彻底搓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器皿的泥条是圆的而

11、不是扁的或椭圆形的。要保持泥条的均匀厚度,使它们能顺利制成一件作品。,可以用你的手指把泥条与底座牢牢地捏合在一起。如果可能,应在 转台和木板上做这些,用另一只手在一旁扶者坯壁以防止器皿的形状向外扩展。,要保证在内壁把每根泥条捏合在一起,并使其光滑,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需要外表也光滑,那么就应在器皿的外面把泥条衔接好。,(5):每层泥条,不应在相同的点连接,否则坯壁会支撑不住。在连接时, 应在泥条的末端以一定的角度切断,以使切口相互吻合。,(6):需要的话可以使用辅助模板,虽然这么做会是器皿显得比较呆板机械、无生气,但可以保证获得预先确定的形状。如果器皿的形状是朝外伸展的,那么每一根泥条都应该放在

12、前一根泥条靠外边一点的地方。,(7):相反,如果器皿的形制是向内收缩的,那么每一根连续的泥条应放在前一根泥条靠里边一点的地方。,泥条盘筑成型的注意点: 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因烧制中产生开裂。 2、作品盘筑一定高度后,如遇底足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时,立即停止盘筑,可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湿度,干燥一段时间,待底足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重心不稳和向外倾斜,在盘筑外形时需要同时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对外形的拉撑作用使外形保持平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因收缩不一致而产生开裂。 5、泥条较干,可

13、用毛笔把接头泥(同种泥料合成的泥浆)涂于泥条和泥条之间,以增强粘度。,1.泥条盘筑成型是一种成型方法,同时也是陶艺独特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泥条盘筑过程中,可以明确感到作品表面的泥条走向形成的手印痕迹、肌理和条纹装饰和形体相互相存的协调关系。1、手压痕迹:不同的手压痕迹会产生不同的手工味。一层一层泥条用手指向下按捺,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种手工的按捏痕迹,产生一种自然的而有节奏的肌理装饰效果。,泥条盘筑成型的表面效果,泥条手压痕迹装饰)陈琦(中国),2、线形装饰:在泥条盘筑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下,可长短、可粗细、可横竖、可宽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所筑出的泥条线形变化产生不同

14、装饰效果。,盛放 李东(中国),3、镂空:泥条的盘筑形式可塑造出陶艺中特有的镂空效果。在泥条之间盘筑时,上面的泥条局部向上珙起成曲线,使其局部与下面的泥条保持距离,可得到镂空手法的虚空间效果。,泥条镂空装饰 王崇东(中国),泥条盘筑作品欣赏,然而,在陶艺创作中,可根据成型和装饰需要,除泥条盘筑手法外,可以结合其它成型手法灵活运用;如泥条与泥板的结合、泥条与捏塑的结合等,使其作品手法多样,表现形式丰富,更具泥感、手感和肌理的表现力。,实验项目 1.练习泥条盘筑法的基本工艺技法。 2.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器皿。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泥条盘筑法在陶瓷成形中的应用。 2.通过泥条盘筑法制作器皿类作品

15、,培养学生对创作思想实施的能力。 实验工具和材料 1.陶泥 2.简单的陶艺制作工具 方法和步骤 1.确定构思 2.绘制造型图 3.依据泥条盘筑法完成作品,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通过外力作用可达到想要的泥板形状,并可任意切割和搓捏,是现代陶艺表现力丰富,体现艺术个性化的有效成型方式。,第二节 现代陶艺的泥板成型,泥板成型在陶艺作品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较干的泥板,有非常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挺直的、棱角转折清晰、结构明确、肌理丰富、有棱有角的器皿性陶艺造型,如同木工制作,称为“黏土木工”。较湿的泥板,掌握得好,也有较强的站立性,则可任意扭曲、卷合、裁剪和裁

16、缝,便于表现随意性、自由性强的,具泥性、泥感、肌理丰富的,有个性化的圆筒状陶艺作品。,一. 泥板成型的特点,泥板的制作方式不同,表现出的表面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制作方式可使泥表面呈现不同的质感、压痕和肌理。常见的泥板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陶拍或木板拍打法 :用木板或木棒拍打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形。在木板或木棒上包捆不同质感的纤维线、麻布等材料,会在泥板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泥板的制作,陶拍打成的泥板,2、手掌拍打法:用手拍击泥团成泥板,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拍出的泥板表面柔软、质感丰富、显现手工痕迹、有一种亲切感。因用手拍击泥团力量有限,不宜制作太大的泥板。,手掌拍打成的泥板,擀压法:利用特制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团,泥团容易成扳状形。还可用不同厚薄的木条作泥板厚薄标尺,使泥板的厚度均匀。因擀压法压力大,面也宽,可制作较大的泥块。泥板擀压好后,可在表面放置麻布、纤维网、树叶等材料,会在泥板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擀压成的泥板,切片法:将泥揉后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