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222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精美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体验吗?,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于每年清明后十天左右举行。传说古代 12名少女机智地杀死火魔王后,见其头颅触物即燃,为免烈火祸害四方,每天以水冲身,轮流将其头颅捧在怀中,直至化为尘土。这样,四方百姓才免于灾难。傣族人民为了纪念这12位善良勇敢的少女,每年均在这一日隆重举行泼水节。届时,人们倾寨而出,在 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身披五彩羽翅,模拟象征吉祥的孔雀翩翩起舞。澜沧江边,龙舟竞发,岸边人群高唱吁腊呵歌,端着醇香米酒迎接胜

2、利者。划手高举船桨,欢唱划龙船歌,边唱边舞上台领奖。这时,歌手们高唱放高升歌,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活动从早晨进行,直至深夜方才结束。,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泼 度 敲 龙 驶 容 盛 碗 健 康 寿 铺 踩,kng,p,d,qio,lng,sh,rng,chng,wn,jin,shu,p,ci,泼水 一度 敲鼓 龙船 驶过 笑容 盛满 银碗 祝 福 健 康 长寿 铺成 踩着,kng,p,d,qio,lng,sh,rng,chng,wn,jin,shu,p,ci,zh,f,铺,盛,指名读课文

3、,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忘,wng,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都在竖中线,第三笔折在横中线上。,部首:心,组词:难忘 忘却,造句:1961年泼水节令人难忘。,音序:W,结构:上下,泼,p,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组词:泼水 撒泼,造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民互相泼水庆祝。,音序:P,结构:左右,度,d,书写指导:第一笔

4、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有力。,部首:广,组词:度过 欢度,造句: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音序:D,结构:半包围,龙,lng,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土,组词:龙年 龙王,造句:再过两年才能到龙年。,音序:L,结构:独体,炮,p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从横中线起笔。,部首:火,组词:花炮 鞭炮,造句: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音序:P,结构:左右,穿,chun,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在竖中线上。,部首:穴,组词:穿着 穿透,造句:小明正穿着鞋。,音序:C,结构:上下,向,xi

5、ng,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部首:口,组词:向北 向日葵,造句:小红向北走200米就到家了。,音序:X,结构:半包围,令,lng,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上。,部首:人,组词:令人难忘 令牌,造句:有了令牌,进出城门就方便了。,音序:L,结构:上下,课堂练习,忘,度,泼,度,龙,炮,向,穿,令,鼓,踩,凤凰 傣族 感恩 敲门 撒满 咖啡 踩着 端着 蘸水 花瓣 驶过 祝福 对襟白褂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四面八方 一条条龙舟 一串串花炮 一条头巾 一只象脚鼓 敬爱的总理 鲜红的地毯 欢乐的鼓点 清清的水,敬爱: 欢呼:

6、象脚鼓:,尊敬热爱。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 欢乐的呼喊。 造句:听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 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造句:那天早晨,人们敲着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笑容满面:,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造句:小明得了一百分,他笑容满面地回了家。,欢呼 欢跃,两个词都表示高兴。 “欢呼” 指欢乐地呼喊,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场面,侧重语言。“欢跃”意思是精神振奋,欢腾雀跃。形容(人)的群体心态,精神振奋,欢腾雀跃,侧重动作。 1.他胜利了,每个同学都为他的坚强而欢呼,运动场上热闹极了。 2.听说要举行班级联欢,全班同学一齐欢跃起来。

7、,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从哪一词语可以看出“泼水节”每年都有?但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有什么人参加?,从“一年一度”可以看出“泼水节”每年都有。,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凤凰花开迎泼水节的到来,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一句话交代了什么?,这一句话交代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特别”高

8、兴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有周总理来参加。,近义词:非常,欢迎周总理,地上(撒满花瓣),江面(一条条龙船),天空(一串串花炮),人们 ( 欢 呼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一个“赶”字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四面八方”表明了什么?,一个“赶”字写出了当时人们盼望见到总理的焦急、兴奋的心情。,“四面八方”表明了来的人很多。,“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一条条”说明龙船很多;“一串串”说明了放花炮的景象。,近义词:仿佛,第二部

9、分(第2-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人们激动盼望总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哪一句是对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从他的穿着体现了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的穿着体现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和尊重傣族人民的人。,周总理是怎样跟 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从而体现了总理爱人民,人

10、民爱总理。,从“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写出了一个什么场面?从而体现了什么?,从“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写出了一个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场面。,近义词:祝贺,反义词:虚弱,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第四部分(78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四部分(78自然段):主要写幸福回忆,永远难忘。,清清的水,泼呀,洒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了什么?,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第三部分(4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三部分(46自然段):主要写了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欢乐。,1根据拼音写

11、词语。 ln chun nn wn nin d p shu hu po xi ln fn xin chun zhe,龙 船,难 忘,年 度,泼 水,花 炮,下 令,方 向,穿 着,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 一条条:_ _ _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961年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4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 )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改为比喻句)

12、 _ (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欢乐的人群中。(缩句) _,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周总理来到人群中。,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 地毯 象脚鼓 对襟白褂 鼓点 咖啡色 头巾 周总理身穿( ),( )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

13、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串珠问题: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 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听录音回顾课文,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四面八方”可以体

14、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写出来傣

15、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阅读方法解密:场 面 描 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作用:它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