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199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第一节 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节 老年人的经济特征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第八章 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一、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增龄与其经济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老年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包括老年人劳动参与率、退休、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贫困、财产与负债状况、与子女(及其他后辈)的经济互动关系等; 二是在宏观层面上研究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经济后果,包

2、括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价格、技术进步、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代际经济关系等。,一、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老年人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研究的方法论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1行为人有限理性及代理决策假设 2个人资源生命周期合理配置假设 3社会资源代际转移假设 4生命周期个人福利最大化原则 5人口年轮,二、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社会代际关系: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不同的世代是具有各自特殊利益的社会集团; 第二,代际权利均衡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财产制度和家庭制度;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人处于弱势地位;

3、第四,社会利他与社会资源的代际转移; 第五,社会公平是一个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二、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人口年龄负担 人口年龄负担是老年和老龄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础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负担状况,一般用年龄负担系数(也称人口抚养比)来表示。 2个人经济生命周期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青少年时期)、工作阶段(成年时期)和退休阶段(老年时期)。,二、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老年人的经济参与 二、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 三、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老年人经济

4、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二节 老年人的经济特征,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甚至缺乏、老年人终生收入水平比较低、经济转型的冲击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中国6064岁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老年人口经济活动参与率在此是指就业老年人口和失业老年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0.05%,其中男性为 60.35%,女性为38.42%。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为25.06%,其中男性为33.76%,女性为17.27%。,一、老年人的经济参与,(一)收入来源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收入来源和间接收入来源。直接收入来源是指从工作、各种

5、社会保障福利、养老金、资产(储蓄、证券、不动产)收入等途径获得的货币收入;间接收入来源则是指通过各种公共和私人项目获得的物品和服务。 在中国,60岁及以上未工作的老年人口中,生活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二、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二)收入水平 一般而言,由于老年人基本上退出了经济活动,其收入主要来源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一般要低于其退休前的水平。 2000年中国城市享受离退休金的老年人的年平均领取的离退休金,男性为7 641元,女性仅为3 606元,而当年全国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 371元。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更低,其中男性老年人的年收入为2 178元,女

6、性老年人的年收入为1 487元,而当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 253元。,二、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三)贫困 收入贫困是老年人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问题,老年人收入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或者缺位; 第二,一些老年人过去没有工作,或者从事的是低收入工作,个人缺乏养老储蓄积累,这种情况在老年妇女中更为普遍; 第三,丧失了劳动能力。,二、老年人经济状况及其贫困化问题,(一)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经济特征 在过去的30年,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转型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 1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第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二,经济

7、高速成长,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结构迅速变化;第四,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第五,个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第六,收入差距扩大等。,三、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经济特征 2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主要体现在: 第一,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一些新的组织正在出现; 第二,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受到巨大的挑战; 第三,社会阶层分化; 第四,家庭、婚姻以及两性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第五,老年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三、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经济特征 3制度转型 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增长弱化,

8、正式制度的作用正在强化;旧制度正在破除,新制度正在成长。旧制度已经失效而新制度尚未建立,正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困境。 4人口转型,三、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二)转型期中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转型期的我国老年人经济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水平低 2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低 3储蓄水平低 4市场劳动参与率水平较低 5工作生命周期短,三、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将防止老年人贫困和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纳入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规划。 第二,投入人力和物力,积极构筑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建立协调代际利益关系的社会机制,促进人人共

9、享。 第四,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第五,构建充分确认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体系,保障老年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方面的一切权利,保障老年人享有充分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四、老年人经济问题的解决途径,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一)对私人消费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途径是多样的,例如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人口老龄化对私人消费总量的影响是有限的。一般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上。,一、人口老龄化对

10、经济的影响,(二)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影响 与对私人消费支出的影响相比,人口老龄化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影响要大得多,特别是在卫生医疗和养老金支出上。在许多国家,用于老年人的公共支出均超过了其他年龄组。例如,荷兰政府用于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公共支出2044岁年龄组的七倍。 政府公共支出用于各年龄人口的数量变化呈“U”形。人口老龄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养老金给付和医疗卫生两个方面。,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三)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具体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养老金制度和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一般而言,在一个具有完善的养老金制度的国家中,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没有养老金

11、制度的国家。,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四)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的影响两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投资增长与消费单位(如个人和家庭户)的数量变化有关,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人口老龄化导致家庭户数量增加时,可能会刺激私人投资。但是人口老龄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还来自于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即老年人的投资动机和行为与年轻人不同,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五)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既具有直接影响,也具有间接影响

1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可以直接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这对于劳动力短缺的国家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许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种局面。而另一方面,在劳动力供给短缺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会促进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提高,进而影响到整个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六)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之所以会给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带来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当一个人体力和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时,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 其次,当超过一定年龄时,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停止,因而难以接受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流动

13、愿望就会减弱,因此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但是,老年人的经验对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有利因素。,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在老龄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充分利用人口机会窗口,最大限度地将潜在的人口红利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发展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激励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老年人贫困现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1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增龄与其经济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老年人的经济行为和经

14、济状况,包括老年人劳动参与率、退休、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贫困、财产与负债状况、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储蓄水平和储蓄倾向、生活安排、与子女(及其他后辈)的经济互动关系等;二是在宏观层面上研究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经济后果,包括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价格、技术进步、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消费需求、储蓄和投资、社会负担、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代际经济关系等。 2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老年和老龄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老年和老龄化经济学也应该具有自己特殊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本章要点,老龄经济学 经济生命周期 人口年龄负担 公共消费支出,基本概念,1老年和老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12) 2老年人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研究的方法论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是什么?(P113) 3个人经济生命周期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4老年人贫困的原因是什么?(P125) 5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P129),复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