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5724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94 大小:7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294页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2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信贷管理学演示文稿1=..(2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 张王定副教授,银行信贷管理学,第一章 导论,基本概念: 信贷 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 银行信贷管理 信贷关系 管理 比例管理 重点问题: 1、信贷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 2、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3、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内容。,第一节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一、信贷与银行信贷的含义 (一)信贷 信贷: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同其他法人、公民之间发生存款和贷款关系。 信贷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它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存款,它是指货币的持有人将货币存入银行; 二是贷款,它是指银行暂时将货币借给需要货币的单位和公民个人。,(二)银行信贷 它是指银行通过吸收

2、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再通过贷款或投资方式将这些资本提供给资金的需求者,充当了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的中介活动。 二、信贷资金的含义、来源与运用 (一)信贷资金的含义: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贷的方式(即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积聚和分配的货币资金。 (二)信贷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三)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 1、含义 2、研究其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掌握各项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性质与特点,以便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信贷资金筹集与运用的效率。 3、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1)宏观层次上的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 含义:指从整个

3、金融体系范围内考察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信贷资金来源主要由五大项构成: 各项存款 企业存款 财政性存款 储蓄存款 债券 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 流通中的货币 银行自有资金 国家拨付的信贷资金 银行留用资金 银行待分配的利润 股份制银行发行股票方式筹集 到的资本金,从宏观层次考察的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有五大项: 各项贷款; 证券投资; 黄金、外汇占款;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 财政借款。 (2)微观层次上的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 含义 来源渠道 运用方向,4、商业银行的上述资产按性质划分为五类: 贷款资产;现金资产;固定资产;证券资产和汇差资产。 (四)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1、信

4、贷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 资金来源决定资金运用,资金运用又决定资金来源。 2、西方国家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存贷关系问题。 3、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存贷关系,三、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 (一)含义:即指信贷资金从筹集、贷放、使用至最后归流到出发点的整个过程。 (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的二重形式(特殊形式) (三)特殊运动形式客观上对其运动的四点要求 四、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一)信贷资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的关系 (二)信贷资金运动与社会资金运动的关系 (三)信贷资金运动与财政收支的关系 (四)信贷资金运动与货币流通的关系,第二节 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一、什么是

5、银行信贷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是指人民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二)银行信贷管理的含义: 是指银行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用,运用信贷杠杆对国民经济活动过程的资金借贷关系进行组织、疏导、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三)广义信贷管理的两层含义: 1、 宏观层次 2、 微观层次(银行内部),二、银行信贷管理目标 (一)确定信贷管理目标的意义 (二)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及其要求 1、银行信贷管理目标是银行信贷活动所应达到的预定标准和要求。 2、银行信贷管理目标的四个方面的要求: 正确控制信贷资金的供应数量; 合理确定贷款投向、切实保证信贷资金的充分利用; 不

6、断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信贷的杠杆作用。,三、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银行信贷管理的任务是由银行本身的职能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决定的。 (二)什么是信贷管理的基本任务 1、确定信贷管理的基本任务必须符合全面性、概括性和针对性三性要求。 2、我国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任务的表述: 即通过科学地组织信贷活动,正确处理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保证信贷管理目标的实现。,(三)信贷管理基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1、对银行自身信贷业务管理的要求: 搞好信贷决策; 严格信贷监督; 及时信息反馈。 2、对国民经济管理方面的要求。 四、银行信贷管理的内容 (一)管理信贷关系

7、 1、含义:管理信贷关系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借贷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 2、信贷关系的意义或作用。,(二)管理贷款规模和贷款结构 1、 贷款规模要适度; 2、 贷款结构要合理。 (三)管理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经济效益。 贷款风险是银行信贷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 (四)管理存款利率、正确贯彻国家的利率政策。 1、利率是市场经济中引导资金流向,调节经济活动的杠杆。 2、正确贯彻利率政策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三节 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含义 (一)含义:即银行组织和管理信贷资金的基本模式。 (二)内容 1、信贷资金管理权限的划分。 2、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选择。 (三)作用:

8、 科学、合理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信贷资金顺利周转,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二、济体制与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 经济体制亦称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经济的管理形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实物流引导价值流。 2、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的分配影响资源配置。 三、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下的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二)19791984年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三)1985年以后的信贷管理体制“实贷实存”的管理体制。,四、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一)新体制的指导思想 1、 指导思

9、想的表述: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次促进经济增长,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2、 指导思想的包含的内容: 指明了暂行办法法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制定的; 体现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体现了信贷资金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二)信贷资金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1、 总量控制。 含义:指中央人民银行主要运用间接的、经济的手段,控制货币发行、基础货币、信贷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总量,以保证货币信贷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改革的四项内容 2、比例管理。 含义:指规定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证信

10、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比例管理的立足点是中央银行的金融监控,3、 分类指导。 含义:指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对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实施有区别的管理方法。 内容: 4、 市场融通。 含义:指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市场来促使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市场融通资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市场的三层含义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办法 1、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暂行控制指标 2、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说明了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结构及相互关系,揭示了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内在要求,阐明了处理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

11、以及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任务与内容,并概要地阐述了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详细说明了现行信贷资金“比例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思考题: 1、从宏观层次上考察的信贷资金来源主要由什么构成?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什么? 2、信贷资金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3、银行信贷资金运用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4、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有哪些? 5、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6、怎样理解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原则?,第二章 银行存款的组织与管理,基本概念: 银行存款 定期存款 活期存款 定活两便存款 企业存款 储蓄存款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定活两便储蓄 品种创新 利率浮动策略

12、存款自由策略 存款证券化 重点问题: 1、银行存款的性质。 2、银行存款的作用。 3、储蓄存款的政策和原则。 4、 银行组织存款的策略。,第一节 银行存款概述,一、银行存款的性质 (一)含义:银行存款就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 (二)性质: 1、从存款者角度讲,存款是一种授信行为,是一种金融资产。 2、从银行角度讲,存款是一种受信行为,是一种负债,是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3、存款实质上也是一种货币,它与现金货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购买力且可以相互转化。,二、银行存款的分类 (一)按存款的稳定性分类 1、 定期存款。 含义:指事先约定存款时

13、间,存入后期满方可支取的一种存款方式。 特点:优点;缺点两个方面。 2、 活期存款。 含义:是指不规定存期,款项可以随时存取的存款。 特点: 3、 定活两便。 含义:指不确定存款期限,可以随时续存和提取,利率根据存期的长短自动升降。 特点:,(二)按存款人的存款动机分类 1、保本增殖型存款存款目的是为了增殖,弥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损失。 2、计划消费型存款目的不是为了增殖,而是为了将来或远期消费。 3、安全保密型存款目的是确保货币的安全性。 4、方便存款型存款目的是取得货币收付方面的便利。 1、 好奇投机型存款目的是为了获取投机利益。 (三)按存款的形式来源划分 1、原始存款 2、派生存款,

14、(四)按存款的经济主体划分 1、企业存款: (见后节) 2、储蓄存款:即由城乡居民个人将其货币收入的节余或待用款项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3、财政性存款:是指一切与财政预算收有直接关系的款项存入银行所形成的存款,具体包括财政金库存款、财政投资的基本建设存款,以及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经费存款。 (五)按存款币种划分 1、本币存款 2、外币存款,三、银行存款的作用 (一)存款是银行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存款是构成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三)存款是金融体系调节经济活动的基础 四、银行存款的数量界限 (一)银行存款既然是货币存在的一种形态,必然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有一个客观的数量界限。,(二

15、)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是指流通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公式: 流通中货币 = 待实现的 赊销W + 到期支付的 互相抵消的 需要量 W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由公式可见,G流通次数与客观G量需要成反比。流通中客观的G需求量有三个决定因素:一是商品数量,二是W价格,三是G流通次数即G流通速度。,(三)现实中虚假性存款主要形成的途径 (四)为什么要对银行存款限制 (五)分析银行存款数量界限的意义,第二节 企业存款的组织管理,一、企业存款及其分类 (一)含义:企业存款是指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支付准备金和一部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金存放银行账户所

16、形成的存款。 (二)分类: 1、 企业活期存款:指存放于结算账户的存款,故也称结算户存款。 从企业角度讲,是一种非盈利资产,存款的目的是支付的便利;从银行角度讲,是银行的一种低成本负债。 2、 企业定期存款 :指企业选择银行规定的存储期限存入银行的款项。 对企业来讲实上是一种盈利性资产,存款的目的是为了增殖。,二、企业存款的基本特征 三、影响企业存款数量变动的因素: (一) 企业的内部因素 1、企业产品适销对路状况; 2、企业管理水平; 3、企业生产经营规模; 4、商业信用状况; 5、企业资金来源构成; 6、企业对个人支出的情况。,(二)企业外部因素 1、市场银根松紧状况; 2、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3、国家对企业的收入分配政策; 4、季节性、临时性客观因素。 四、企业存款的管理 (一)确立存款管理目标 (二)健全内部管理体系 (三)加强企业存款的计划管理 (四)监测企业存款变化 (五)研究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