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5707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0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顶板事故顶板事故 1 1 第一节 新元公司“2.19”顶板事故.1 第二节 长沟公司“11.8”顶板事故.2 第三节 元堡公司“2.15”顶板事故.3 第四节 新景公司“11.4”顶板事故.5 第五节 二矿“5.16”顶板事故.6 第六节 一矿“9.15”顶板事故.8 第七节 石港公司“3.26”顶板事故.9 第八节 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10 第九节 二矿“7.22”顶板事故10 第二章第二章 瓦斯事故瓦斯事故 1111 第一节 三矿裕公井“8.14”瓦斯爆炸事故.12 第二节 寺家庄公司“6.1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5 第三节 新景公司“10.26”瓦

2、斯窒息事故.16 第四节 宏厦一建“5.5”瓦斯窒息事故.17 第五节 新景公司“6.19”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9 第六节 寺家庄公司“1.7”瓦斯爆炸事故.20 第七节 五矿“520”违章放炮事故.22 第八节 赵家分区“5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3 第三章第三章 机电事故机电事故 2525 第一节 一矿“2.16”机电事故25 第二节 新景矿“2.27”电弧伤人事故26 第三节 新景矿“12. 7”弧光短路伤人事故.26 第四节 五矿广场站 6KV 母线短路事故 28 第五节 发供电分公司“9.5”触电、高坠事故 .29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1 第四章第四章 运输事故运输事故 3030 第

3、一节 三矿“7.19”运输事故30 第二节 新景矿“10.23”运输事故30 第三节 三矿“11.11”运输事故31 第四节 三矿“3.30”运输事故32 第五节 新元公司“6.25”运输事故32 第六节 石港公司“8.26”运输事故34 第七节 二矿“9.4”运输事故35 第八节 宏厦一建“9.25”运输事故35 第九节 三矿 “114”运输事故36 第十节 一矿“10.2”运输事故37 第十一节一矿“5.29”运输事故.37 第五章第五章 水害和火灾事故水害和火灾事故 3939 第一节 伟峰煤业“7.31”透水事故39 第二节 开元公司“11.21”瓦斯燃烧事故.40 第三节 长沟公司“7

4、.24”火灾事故40 第六章第六章 选煤厂事故选煤厂事故 4242 第一节 二矿“1.30”事故42 第二节 二矿“10.17”事故.43 第三节 二矿“3.12”事故43 第七章第七章 其它事故其它事故 4444 第一节 二矿“10.31”安装事故44 第二节 二矿“1.20”拆架崩伤事故45 第三节 五林井“5.26”重伤事故47 第四节 开元公司 730 事故48 第五节 新景矿“7.16”起吊事故.48 第六节 二矿“3.29”事故.50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0 第一章第一章 顶板事故顶板事故 第一节第一节 新元公司新元公司“2.19”“2.19”顶板事故顶板事故 一、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5、2008 年 2 月 19 日早六点班,新元公司综采一队出勤 53 人。跟班队长李某和工长苏某对当班工作 任务作了具体安排。人员到达 310101 工作面后,跟班队长李某、跟班安监员梁某巡查时都发现了 56# 到 58#支架处的顶板不好,需要维护,但都没有及时安排处理。按照班前会的安排先在进风顺槽放顶。 中午 13 点左右,跟班队长李某安排工长苏某带人对工作面 56#-58#液压支架处的顶板进行维护。当 时该处的空顶较高,苏某在未采取临时支护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支架上用木头构顶支护顶板, 姜某和朱某负责给支架上的苏某递送木料,崔某等人负责往工作面运送木料。在姜某、朱某给苏某递 了三根木料的

6、时候,55#58#架处煤帮空顶处发生塌顶,冒落下来的煤和矸石将姜某全身埋住,同时 埋住了朱某的双腿。跟班队长李某等立即赶来组织人员把姜某抢救出来,姜某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 亡。 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 1、工作面构顶时没有采取临时支护等防范措施,操作人员违章进入煤帮空顶区作业,是造成事故 的直接原因。 2、现场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组织生产,作业现场发现隐患没有及时 处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安全生产责任制、干部下井跟班带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力,工人安全保护意 识差,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4、业务部门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作业现场存在违章行为不能

7、及时予以制止或消除,是造 成这起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 工长苏某未执行敲帮问顶,在未进行临时支护的情况下带头违章进入空顶区作业,是对自己,对 员工生命的不负责任。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强职工岗位操作、规程措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职 工的自保互保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正规操作,安全 操作。 这起事故反映出个别队干、安监员等基层管理人员明知工作面有重大隐患,却不在现场把关,导 致工长带头违章,引发事故。因此要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履行职责,执行跟班巡查和走动式管理, 把握工作面现场的重点,难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决策、组织处理,并对实施过

8、程进行监督管理,制 止违章作业。 四、防范措施四、防范措施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1 1、人员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支设可靠的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落实现场管理人员的跟班带班职责和隐患排查制度,重点抓好关键和安全薄弱环节的跟班管理。 3、加大对员工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加强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 五、事故点评五、事故点评 1、思想认识不到位。班前的安全预想工作安排不细,预想不周,加上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未意识到冒顶区的危险程度,对违章作业视而不见,忽视了安全隐患对自身安全构成的危险,自保互 保意识差

9、,蛮干,图省事。 2、技术管理不到位。构顶措施贯彻执行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掌握操作标准和程序,构顶前未检查 煤壁及顶帮情况,也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3、现场管理不到位。跟班队干班前会虽然做了安排,但下井进入工作面后未及时安排处理冒顶区 域,造成冒顶区顶板空顶时间长,加剧了煤壁的塑性破碎程度,为后面的事故埋下了伏笔;处理重大 隐患没有跟班队干和安监员现场监督指挥和把关,当班工长在未进行敲帮问顶和采取临时支护的前提 下,带头进入空顶区违章作业。 第二节第二节 长沟公司长沟公司“11.8”“11.8”顶板事故顶板事故 一、事故经过一、事故经过 2010 年 11 月 8

10、日八点班,长沟公司采煤队出勤 38 人。工长雷某安排周某带领杜某、冯某在工作 面回进风退锚放顶。到达回风落山后,发现密柱以里三排钢带顶板完整未退锚。周某安排冯某观察顶 板,他和杜某在第二排密柱煤帮侧回掉一根单体柱,在第一排密柱煤帮侧回掉两根单体柱,并将回下 的单体柱分别支设在第一排密柱以里第二、三排钢带下。10 时左右,周某叫杜某送液,冯某在密柱外 观察顶板,自己进入落山开始退锚。11 时 25 分,在退完 4 个 15.24mm 锚索锁具(落山侧第一排钢 带的 3 个和第二排钢带巷帮的 1 个) ,准备安退锚器退第一排钢带的第一根 17.8mm 锚索时,突然发 生冒顶,落山侧冒落区的碎矸涌出

11、将周某埋压,抢救过程中又发生二次流矸,待 12 时 03 分周某被救 出来时已窒息死亡。 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 1、违章进入落山退锚放顶,被涌出的矸石埋压窒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 上一班违反作业规程要求,没有“先退锚、后回柱” ,而是只回柱不退锚,形成 2.4 米长的悬 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隐患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队组劳动用工安排不合理,由参加工作未满一年的新工人负责现场安全监护,也是造成事故的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2 一个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 1、零点班未按照回采程序操作,只回柱不退锚放顶,造成落山悬

12、顶,留下隐患。周某未严格按照 作业规程在新旧密柱间进行退锚放顶,违章进入密柱以里退锚造成事故。其余两人没有制止违章,安 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不到位。 2、在实际工作中,指挥生产的管理干部要对出现的隐患认识到位,巡查到位,发现违章行为要及 时制止,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对于重大隐患要盯在现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四、防范措施四、防范措施 1、继续强化操作要领、事故案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安 全防范意识,做到正规操作。 2、根据生产工序的要求,合理调配班组岗位用工,关键工序、关键岗位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有实践 经验的工人担任,防范因新工人多,技术岗位人员缺乏造成的安全隐

13、患。 3、强化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及时发现、整改生产作 业现场安全隐患。 五、事故点评五、事故点评 1、本起事故我们可以看出,假如上一班按照作业规程要求退锚放顶,就不会形成 2.4 米长的悬顶, 也不会有周某的密柱以里退锚;假若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作业规程要求不进入 切顶密柱以里作业,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假若当班队干、工长、安全员或是在场的其他人员,只要 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周某的违章行为,这起事故同样能够避免。 2、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层领导到操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了、干惯了,明知故犯违章,还有 的经验少,技术素质差,瞎干胡干,很容易造成事故

14、。从这起事故警示我们,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的 学习培训力度还需加强,要想不违章,首先得学习正规作业的规范和程序。自保、互保、联保的意识 也是建立在对隐患的认知基础上的。 3、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跟班队干、安全员以及安监员没有盯住薄弱环节, 安全监督不到位。 第三节第三节 元堡公司元堡公司“2.15”“2.15”顶板事故顶板事故 一、事故经过一、事故经过 2012 年 2 月 15 日八点班,元堡公司综采队出勤 23 人,班前会由党支部书记王某主持,安排当班 主要工作是加强工作面两端头维护,搞好质量标准化,并强调了各工种的安全注意事项。随后当班人 员于 7 点 10 分入井,8

15、点整在工作面交接班后,工长葛某安排支架工、机组工机尾调架,其他人员清 煤搞标化。10:30 分开始机组从 60 架往前开始割煤,机组拉了一次机头后约 12 点 50 分,葛某发现进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3 风端头顶板压力增大,有下沉现象,随即指挥李某、段某等 8 人进行维护。在打起第一架维护棚的时 候,葛某发现支柱支设不合格,要求重新支设,在回撤原棚梁下最后两根柱时顶板突然垮塌,将段某、 李某、葛某三人掩埋。经过全力抢救,事故最终造成葛某、李某死亡,段某受伤。 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 1、在维护顶板时,没有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规定,临时支护强度不够且质量不高,是造成事 故的直接原因。 2、采

16、煤工作面端头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未及时变更支护形式,未 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进风顺槽巷道超高,在超前支护难度大、顶板管理困难的情况下,未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 措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未研究相应的技术措施,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 工长葛某对顶板隐患判断不准,且维护顶板也未严格按照规程措施执行,导致发生事故。因此, 人员维护顶板前首先要在可靠的支护下操作,先支后回,保证退路畅通,并且操作期间必须设有经验 的专人观察顶板。 四、防范措施四、防范措施 1、在维护顶板前,必须打好临时支护,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规定,保证退路畅通。 2、采煤工作面端头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变更支护,明确安全操作注 意事项。 3、加强基层干部及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安全培训力度,转变干部员工观念,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和操作技能。 五、事故点评五、事故点评 1、认识上不到位。该工作面是元堡矿的第一个生产工作面,对地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