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745555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热点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参考答案1(1)一个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坚持发展科学事业,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理论同实践相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要靠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的创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推进理论创新。【解析】本题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相关知

2、识,分析一个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路径。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设问的审读能力,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故考生可以从要坚持发展科学事业,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要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的依据。依据类材料题通常考查考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故考生在充分解

3、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以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角度进行展开叙述即可。2(1)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建议;党支持和保证人民、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的制定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党坚持依法执政和依宪治国,支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做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社会意识随着

4、社会存在发展而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事关系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必将推动我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3)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宣传民法总则意义与内容。召开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编成课本剧,通过生动的演出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建议要满足校园宣传与民法总则的要求。)【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法典编纂和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认真读材料,可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民法典编纂和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一是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5、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建议;二是支持和保证人民、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的制定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坚持依法执政和依宪治国,支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做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这类题应通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表述,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内容结合起来,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

6、意识的性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发展而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事关系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必将推动我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3)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一定要贴近校园生活,可从多角度,用多种方式宣传民法总则,让师生了解民法总则,遵守民法总则。宣传形式可采取法律专题讲座、组织民法总则知识竞赛、

7、出专栏、办班报、黑板报评比、编成故事剧、开展辩论赛等。向这种多个问题的问答题、论述题、论证题,要注意审读材料。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时要用到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点睛】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

8、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贷。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存在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

9、的社会意识。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和客体的影响。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以及知识结构、认识水平不同,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导致大家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持不同的看法。共享单车问题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也影响了人们的认识。坚持两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既看到共享单车对市民出行和就业的积极影响,也看到共享单车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共享单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带来的问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单车企业要正视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搞好相关服务,认真解决问

10、题。【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并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本题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要求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二是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要求用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使用知识多,综合性较强,答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厘清知识范围,准确选择所用知识要点,围绕问题要求加以说明。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可从认识的差异性和认识具有反复性特点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以及知识结构、认识水平不同,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导致大家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持不同的看法。同时共享单车问题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也影响了人们的认

11、识。如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问题,可从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共享单车对市民出行和就业的积极影响,也看到共享单车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不同,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单车企业要正视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搞好相关服务,认真解决问题。【点睛】(1)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12、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4(1)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13、学态度结合起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既反对了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了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14、,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解析】本题以党和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做法为背景,从两个角度呈现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的努力,要求学生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分析设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设问范围明确,难度不大。第一问要求学生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可以结合教材中“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

15、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第二问要求学生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社会历史观,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解读设问,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存在,推进改革开放是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然后联系材料,组织语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其次,知识限定范围内关于改革的基本

16、理论,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改革,改革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改革开放,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点睛】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唯物论角度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从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