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5290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热质交换与设备原理(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71-1,2019/10/19,内 容,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6.1,间壁两侧流体传热过程分析,6.2,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热阻,2019/10/19,热工计算常用计算方法,其它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6.3,6.4,6.5,6.6,71-2,套管式换热器: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流体有顺流和逆流两种,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6.1 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2019/10/19,71-3,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由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与管板再封装在外壳内。

2、两种流体分管程和壳程。,单壳程、单管程,2019/10/19,71-4,增加管程,单壳程、双管程,2019/10/19,71-5,进一步增加管程和壳程,3-6型,双壳程、四管程,2019/10/19,71-6,交叉流换热器: 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呈交叉状流动。交叉流换热器又分管束式、管翅式和板翅式三种。,2019/10/19,71-7,2019/10/19,71-8,2019/10/19,71-9,板式换热器: 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2019/10/19,71-10,螺旋板式换热器: 换热表

3、面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成。优点:换热效果好;缺点:密封比较困难。,1,2,1,1,2,2,2019/10/19,71-11,例如,空调工程中处理空气的表冷器, 一般在空气侧加装各种形式的肋片,间壁式换热器种类和型式的不同,换热设备两端流体的不同,2019/10/19,71-12,2019/10/19,71-13,表冷器工作过程,2019/10/19,71-14,内部对流:,圆柱面导热:,外部对流:,上三式相加:,6.2 间壁两侧流体传热过程分析,2019/10/19,71-15,6.3 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热阻,其中:,单位管长的总热阻为:,其中i表示内表面,o表示外表面,2019/10/19,7

4、1-16,单位管长外表面面积,单位管长内表面面积,对于外表面,对于内表面,2019/10/19,71-17,考虑污垢热阻(污垢热阻某种情况下影响很大),对于平壁,考虑其两侧的污垢热阻后,总热阻为,对于圆管,考虑垢热阻后,以外表面为计算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基于内表面,2019/10/19,71-18,实验可以测定总表面传热系数,确定传热过程分热阻的威尔逊图解法,以外表面为计算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为:,其中Rw和Rf分别为管壁与污垢热阻,2019/10/19,71-19,工业换热器中的管内流体的流动一般都是处于旺盛湍流状态,hi与流速ui0.8成正比,因此,可以写成 hi = ciui0.8 的形式

5、,代入前式:,如果能保持ho不变,Rw壁面的导热热阻不会变化,Rf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上式右边前三项可认为是常数,用 b 表示,在物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do/(dici)是常数,用m表示,于是上式可变为:,2019/10/19,71-20,改变管内流速ui,则可以测得一系列的总表面传热系数,然后绘制成图。,b主要是与热阻有关的常数,2019/10/19,71-21,从图可得b,m,和ci,从而管子内侧的hi为,这样就将内部热阻从总传热系数中分离出来。,当干净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同样过程的测量,可以获得另外一条曲线,则两条曲线截距之差就是污垢热阻,这样又把污垢热阻Rf分离

6、出来了。,已知Rw和Rf,则可确定ho。ho亦可实验确定。,b,O,1/ko,1/ui0.8,2019/10/19,71-22,6.4 换热器热工计算常用计算方法,6.4.1 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传热方程式: Q=KAtm 热平衡方程式: Q=G1c1(t1-t1”)=G2c2(t2”-t2),通常:1-热流体;2-冷流体,2019/10/19,71-23,24,6.4.2 对数平均温差法,2019/10/19,71-24,传热方程的一般形式:,当温差 沿整个壁面不是常数时,比如等壁温条件下的管内对流换热,以及我们现在遇到的换热器等,需要用到平均温差。,2019/10/19,71-25,

7、以顺流情况为例,并作如下假设: (1)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G2、G1以及比热容c2, c1 是常数; (2)传热系数k沿流动方向是常数; (3)换热器无散热损失; (4)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要想计算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首先需要知道当地温差随换热面积的变化,即 ,然后再沿整个换热面积进行平均,2019/10/19,71-26,在前面假设的基础上,并已知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析图中微元换热面dA一段的传热。温差为:,在面dA内,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对于热流体(温度降低方向):,对于冷流体(温度升高方向) :,2019/10/19,71-27,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为:,20

8、19/10/19,71-28,对数平均温差,2019/10/19,71-29,顺流:,逆流时:,对热冷流体温度均是降低方向,于是有:,2019/10/19,71-30,其他过程和公式与顺流是完全一样,最终仍然可以得到:,2019/10/19,71-31,顺流和逆流的区别在于:,可将对数平均温差写成如下统一形式(顺流和逆流都适用):,顺流:,逆流:,2019/10/19,71-32,平均温差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算术平均温差,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总是大于相同进出口温度下的对数平均温差, 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于4(3.8%); 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于2.3。,201

9、9/10/19,71-33,其他复杂布置时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实际换热器一般都是处于顺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逆流,有时又是顺流。对于这种复杂情况,数学推导将非常复杂。,(tm)ctf 是给定的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布置成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是小于1的修正系数。见图。,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因此,可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修正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2019/10/19,71-34,(1) 取决于无量纲参数 P和 R,式中:下标1、2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表示进口, 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R为参量。,(3)R的物理意义: 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2)P的物理意义:流体2的

10、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之比,所以只能小于1,(4)对管壳式换热器,查图需注意流动的“程”数,关于的注意事项,2019/10/19,71-35,6.4.3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NTU法),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Q=KAtm ; Q=G1c1(t1-t1”)=G2c2(t2”-t2),将方程式无因次化:-NTU法,八个变量:Q,KA,G1c1, G2c2, t1,t1”,t2”,t2。,2019/10/19,71-36,三个无因次量:,热容比(或水当量比Cr ):,传热单元数NTU:,传热效能:,2019/10/19,71-37,换热器的效能定义:,物理意义:,如果已知了效能

11、和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差,则Q:,-NTU法推导:,2019/10/19,71-38,如何计算?和哪些因素有关?以顺流换热器为例,并假设:,又,根据热平衡式得,于是,2019/10/19,71-39,两式相加,2019/10/19,71-40,上面的推导过程得到如下结果,对于顺流:,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得:,2019/10/19,71-41,换热器效能公式中的kA依赖于换热器的设计,(GC)min则依赖于换热器的运行条件,因此, kA / (GC)min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换热器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习惯上将这个比值(无量纲数)定义为传热单元数NTU,即,因此,,与顺流类似,逆流时:,2019/10/1

12、9,71-42,于是效能公式可简化为,当两种流体的热容相等时,即,顺流:,逆流:, 公式可以简化为,当冷热流体之一发生相变时,相当于(GC)max,即,2019/10/19,71-43,管束曲折次数超过4次的蛇形管,可作为纯顺流或纯逆流对待。,P173 表6-1,图6-116-16,2019/10/19,71-44,平均温差法; 效能-传热单元数,平均温差法步骤:直接用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进行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有两种方法:,设计计算:,1)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出相应的总传热系数K;,2)根据给定条件,由热平衡式求出进、出口温度中的那个待定的温度;,3)由冷热流体的4个进出口温度确定平均温差

13、;,4)由传热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A,并核算换热面流体的流动阻力;,5)如果流动阻力过大,则需要改变方案重新设计。,(已知G1,c1,G2,c2,及进出口温度中的三个,求K, A ),2019/10/19,71-45,校核计算:,(已知A, G1, c1, G2, c2,两个进口温度,求t”1 , t”2 ),1)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按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出口温度;,2)根据4个进出口温度求得平均温差tm;,3)根据换热器结构,算出相应工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k;,4)已知k,A和tm,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在假设出口温度下的Q;,5)根据4个进出口温度,用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Q,这个值和上面的

14、Q,都是在假设出口温度下得到的,因此,都不是真实的换热量;,6)比较两个Q值,满足精度要求,则结束; 否则,重新假定出口温度,重复(1)(6),直至满足精度。,2019/10/19,71-46,用效能-传热单元数法计算换热器的步骤,设计计算:,显然,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 ,而待求的k,A则包含在NTU内,因此,对于设计计算是已知 ,求NTU,求解过程与平均温差法相似,不再重复。,校核计算:,由于k事先不知,故仍需假设一出口温度,具体如下:,2019/10/19,71-47, 利用四个进出口温度计算定性温度,确定物性,并结合换热器结构,计算总传热系数k, 利用k, A计算NTU, 利用NTU计

15、算 , 分别利用Q=kAtm和Q(Gc)min(t1-t2)计算Q, 比较两个Q,是否满足精度,否则重复以上步骤, 假设一个出口温度t”,利用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t”,2019/10/19,71-48,效能-传热单元数法,假设的出口温度对传热量Q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定性温度,影响总传热系数,从而影响NTU,并最终影响 Q值。而平均温差法的假设温度直接用于计算Q 值,显然-NTU法对假设温度没有平均温差法敏感,这是该方法的优势。,6.4.4 对数平均温差法与效能-传热单元法的比较,对数平均温差法,可根据温差修正系数判断选择的流动形式与逆流的差距。而-NTU法不能。,对数平均温差法反复进行对数

16、计算,较-NTU法麻烦,2019/10/19,71-49,6.5 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6.5.1 表冷器处理空气时发生的热质交换的特点,湿工况中空气与表冷器之间不但发生显热交换,而且也发生质交换和由此引起的潜热交换,干工况 当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但高于其露点温度时,空气只被冷却而并不产生凝结水。该过程称为等湿冷却过程或干冷过程。,湿工况 如果冷却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则空气不但被冷却,而且其中所含水蒸汽也将部分地凝结出来,并在冷却器的肋片管表面上形成水膜。这种过程称为减湿冷却过程或湿冷过程。,2019/10/19,71-50,热质交换规律符合刘伊斯关系式,这时推动总热交换的动力是焓差,而不是温差。即总热交换量为(麦凯尔方程),由温差引起的热交换量为,换热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