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4927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 摘 要中国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民族艺术像一樽美酒,清香甜美、浓烈醇厚、意蕴无穷。中国古代戏曲舞台美术传承着戏曲艺术的精髓,观众们可以充分地感触过去的人与事,去品评古代的美;而当代戏曲舞台美术推进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及文化素养,将戏曲舞台美术中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舞台美术 民族文化 人物造型 艺术服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的精神理念。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曲牌流派的深厚韵味,道白韵白的地域特色,像一樽美酒,清香甜美、浓烈醇厚、意蕴无穷。 戏

2、曲舞台美术是一种非凡的艺术创作,以其独有的特性区别于一般的美术。戏曲舞台美术是戏曲舞台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地说,它指的是一场戏曲表演所用的场地及布景;广义地说,它包含了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多种戏曲舞台元素,这些整体的设计被称之为戏曲舞台设计。设计者会依据表演的需要、导演的要求和剧本的内容,再加上个人的构思创造出剧中的环境和角色的外在造型,从而渲染着舞台氛围。戏曲舞台美术属于二次创造的艺术,它是在剧本、导演构思形成的基础上再融入舞美设计者的想法而产生的再一次艺术创作。一切舞台美术创作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剧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为依据,再将布景、灯光、化妆、服装等多种造

3、型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化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并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一、传统戏曲舞台美术 传统戏曲舞台美术包括人物服饰、人物化妆、灯光、舞台布景、道具(切末)等。 传统戏曲舞台服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可舞性和程式化特点。戏曲服装主要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服装强调等级、阶层以及程式化、民族化。服饰色彩上的等级性,主要分为上五色(红、黄、绿、黑、白)和下五色(紫、粉、湖、蓝、香),上下五色是有很强的等级性和阶层性的。从服装的纹样上也可以看出等级性和人物自身性格状况,团花代表已婚,自由花代表未婚等。盔帽包括冠、盔、帽、巾,其也有一套程式化的搭配方式。 传统戏的人物化妆

4、也是具有程式性的,分可为俊扮和勾脸。俊扮一般用在生、旦行所扮演的人物角色中,指的是在演员面部底色的基础上打底,略施粉彩,勾勒眉眼,突出眉、眼、唇、腮等部位的视觉色彩,并通过勒头、贴片子的形式来修饰人物脸型,从而展现出人物英俊美丽的形象。勾勒的脸谱中也有很多的寓意,如破眉代表性格多变,寿字脸代表短命,螳螂眉代表好斗等等。 传统戏曲舞台在一般情况下是挂底幕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这样的底幕适合所有的演出。有的传统戏中由于表演的需要也会用一些切末、门帘、旗、景片等道具,这些景片非常轻便,运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在舞台上不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想用时就用,不用时便可收起来。运用这种

5、布景可以充分发挥观众的想象力,展现时空的灵动性和空间的假定性。如一只桨在舞台上进行挥动可以表现为在水中行,两个车旗并排放可以表现行运的车马,水旗的舞动可以表现为滔滔江水,一条马鞭的挥舞可以表现飞驰的千军万马,几块云片配上舞蹈可以表现出腾云驾雾等等。 传统戏的灯光以白光为主,在传统戏中舞台上的灯光主要是为了给演出照明。在戏曲舞台中不可缺少的“一桌二椅”式舞台美术也是有着很高审美价值的,“一桌二椅”可以表现出任何的场景,根据剧目的不同既可表示家中内室也可表示公堂县衙,还可以通过表演来表示登高、过桥,甚至腾云驾雾等。舞台的空灵,给演员留出了最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也给观众留出了最大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的场

6、景中,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想象进行不断互动,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二、现代戏曲舞台美术 在现代戏曲舞美创作中,设计者们尽可能通过调动一切方法、技巧和手段来体现设计家的灵感、智慧、感受及才情,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词韵律的感觉,把其气壮山河、行云流水的风格化作视觉传达。正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中国戏曲舞美、灯光、服装的创作时而简约空灵,时而凝练大气,时而古雅清新,时而超凡唯美,时而气势磅礴,时而质朴简约。这样,整个舞美创作把其视觉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且整个舞台美术设计和表演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成为一个灵动的动作空间和写意空间。 现代舞台美术在一部剧目中是不可缺失的。它不仅强调功能性,同时

7、也在创造着、揭示着戏剧的意蕴和神韵。随着时代的巨大变革,媒介载体的迅速发展,人们所接受到的文化艺术生活渠道变得极其广博,观众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更新,二十世纪后戏曲舞台美术开始全面地改革和创新,景物造型与人物造型都被关注着,服装和化妆也开始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推进演员的表演。不同的演员有着符合不同角色的不同造型。剧中人物穿着和观众同时代的服饰,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与大众审美情趣保持基本统一的步调,因此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如青春版牡丹亭桃花扇等剧目中人物服装颜色柔和,女性服饰的腰身提高了并收了腰,显示出了女性的身段美。此外,灯光的展示渲染了人物的内心及情感,有时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来间接表现以及渲染环境

8、。现代戏的灯光大多以色光为主,色光更容易创造演出气氛,增强演员的表演氛围,提升人物性格。在舞台设计上,设计师们不断地创新意识,将情与景完美结合,追求美的境界,这样不仅可以表达出真实的环境场景、浓郁的历史氛围,而且可以形象表达出丰富的审美意蕴。 如今的戏曲舞台美术整体设计大到整个舞台场景的变化,小到演员身上佩戴的饰品都是设计中的定性要素。所有的虚拟空间,包括亭台楼阁、山川河流、广阔大海等场景都是可以横移和旋转的,能够形成云山雾罩的意境,也能够形成艳阳高照的意境。现代戏曲的化妆部分在原有程式性化妆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美。随着大众化审美的不断更新,戏曲化妆也要不断符合现代的审美眼光。这样,服装与化妆

9、就有了更加全面、逼真的展示空间。同一个舞台上,演员经过装扮能够从青春年少一直到鹤发佝偻,可以从清贫潦倒到福贵优柔;可以穿梭千百万年,也可以穿越千百万里,让时间和空间自由、灵活地回归舞台。因此,戏曲舞台不再只是单单的颜色绘图,戏曲服装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程式性服装,舞台美术也不再仅仅只是后台那一抹低调的美丽了。 当下,各种高科技迅猛发展,舞台美术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LED显示屏幕的使用,戏曲舞台美术逐步由剧院进入演播厅、广场、体育馆等更开放的空间,舞台美术的表现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与之前的布景相比,舞台美术背景的3D显示屏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可以将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目前的

10、舞台美术设计不只是为故事营造时代意蕴,也能为表演提供尽可能多的动作空间和意义空间,把舞台美术服务到戏的这一特色发挥到极致。这样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舞台美术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戏剧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因此,有效利用舞台科技,不仅对戏曲传统美学进行了回归与升华,进一步挖掘了人物角色内在的精神蕴涵,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艺术呈现。所以,现代舞美设计适应了时代审美需求,从创意到设计都表现了开拓性、前瞻性、标志性,为我国舞台艺术提供了珍贵的阅历。 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是当下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课题。要想更好地提升中国戏曲的影响力,必须更多地关注戏曲表演艺术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

11、成部分戏曲舞台艺术。传承民族艺术优秀传统,保存戏曲舞美精髓,观众们可以充分地感触过去的人与事,去品评古代的美;同时在戏曲舞台上也可以寻求一种形式上的提升。?泄?戏曲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有所作为,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当代舞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舞美人要时刻怀着一颗虔诚、敬畏传统之心,守护戏曲文化基因,将戏曲舞台美术中的美及精华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更多的作品在国内外视野中有更明确的文化定位和价值坐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如宗.京剧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谭元杰.中国京剧服装图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3张连.中国戏曲舞美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