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2919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

2、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

3、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 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三)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

4、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四)传播网络正能量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

5、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2.维护秩序靠规则 (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

6、3)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二)人人遵守规则1.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7、维护和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

8、高社会文明程度。2.尊重从我做起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二)以礼待人 1.待人礼为先(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1)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

9、人的尊重和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三)诚实守信 1.诚信无价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10、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违 1.违法无小事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

11、、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4)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5)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

12、的保证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 1.了解罪与罚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

13、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2.加强自我防范(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2.诉讼

14、(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有勇有谋,应对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紧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一)我对谁

15、负责 谁对我负责1.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责任是什么?责任来源于什么?)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怎样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2.责任你我他(为什么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或 为什么说人人都尽责,社会才美好?) (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人人都尽责,社会才美好。(二)做负责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