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2918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观察蚯蚓(书上9页)实验目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器材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实验步骤1、 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2、 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3、 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4、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看看是否有黏液。应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的腹部有

2、小突起(刚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纸板上爬行快。实验结论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书上76页)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实验器材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实验步骤1、 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2、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

3、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3、 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4、 用解剖针挑起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应观察到的现象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实验结论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4、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制作孢子印(书上78页)实验目的1、 了解真菌的生殖。2、 学会制作孢子印的方法。实验器材新鲜蘑菇,解剖刀,白纸,培养皿,放大镜。实验步骤1、 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2、 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被风吹散。3、 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4、 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鱼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实验结论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

5、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制作米酒(书上85页)实验目的了解制作米酒的方法及过程。实验器材酒曲一块,糯米1500克,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清洁的筷子,清洁的蒸布一块。实验步骤1、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2、 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3、 将酒曲碾成粉末,洒在糯米饭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4、 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

6、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5、 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冬天可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应观察到的现象糯米粒呈柔软状实验结论学会了制作米酒的方法。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观察昆虫的生活史标本(书上14页)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生活史及发育阶段状况实验器材蝗虫生活史标本1盒,蜜蜂生活史标本1盒,竹节虫生活史标本1本,菜粉蝶生活史1本。实验步骤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了昆虫的发育阶段状况。实验结论了解了昆虫的生活史和发育阶段状况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观察鱼的吸水

7、及排水过程(书上22页)实验目的了解鱼的呼吸过程,鱼的吸水机排水过程实验器材活鱼一条,盆1个,清水,滴管,滴瓶,红墨水。实验步骤1、 取一条活鱼,放在装有清水的盆里,仔细观察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2、 用吸管取一些红墨水,把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的流动情况。应观察到的现象红墨水由鱼口吸进,从两鳃流出。实验结论了解了鱼的吸水及排水过程,认识了鱼的呼吸过程。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观察家兔的骨骼结构(书上42页)实验目的了解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实验器材兔的骨骼标本1瓶实验步骤1、从上致下认真观察兔的骨骼结构

8、,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了兔的骨骼结构。实验结论了解了家兔的骨骼结构。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目的认识发酵的原理实验器材白糖,酵母,矿泉水瓶1个,温开水,玻璃杯。实验步骤1、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2、 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3、 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应观察到的现象瓶中的液体有气泡冒出,气球被胀大。实验结论了解了发酵的原理。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9、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植物的生殖 扦插材料的处理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2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器材剪刀,月季枝,花盆,肥沃湿润的土壤。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要注意设置对照,还要注意实验的样本不要太小,以便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同时观察和照料。 (4)、设计一个表格,记录每次观察的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4、实施计划:对变量的处理10天后20天后实验组对照组5、分析结果,

10、得出结论: 6、讨论:1为了扦插成活,影响它成活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2通过这次实验,你获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3、为什么扦插月季枝上端切口角度要45度?4、我能否可以将枝条倒过来扦插?应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生物的变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目的学会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研究生物变异问题实验器材大小花生各30粒,一把直尺,两个直角三角板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 为什么同一个品种的花生有大有小呢? 为什么大花生里有小花生,小花生里有大花生哪?2、作出假设:: 是环境引起的,是营养问题; 是基因变异引起的3制定计

11、划:取出准备好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施实验。教师点拨学生绘图时,可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绘制,这样便于分析问题,提醒学生 将测量的数据统计并记算出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4、实施计划:个数长度5、得出结论: 四、表达与交流:1、引起变异的原因很多,首先决定于 的基础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单纯由于 引起的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2、每种生物都能够基本上保持稳定,并且丰富多彩,向前发展,其原因是生物都有 和 的特性。3、某种自花受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在一次突然性冰冻后,偶尔发现一株开白花,且其后代均开白花,这种变异是由于 发生改变引起的,属于 变异应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仙林镇小学生

12、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 一 班实验名称生物进化的原因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的过程实验目的学会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研究生物变异问题实验器材大彩纸一张,四种不同小彩纸(其中一种与大彩纸颜色相同或相近)。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形成保护色,保护色又有什么用?2作出假设。保护色可以起到使捕食自己的动物不易发现自己,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3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可以模拟草地的彩纸、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长约2cm的小彩纸各100张;(2).从小彩纸中任意拿出100张(每种颜色都要有),并记录各种颜色小彩纸的张数;(3).将小彩纸撒在草皮上,以最快的速度捡起最易发现的小彩纸,直到草皮上剩余25张,并记录剩余各种颜色小彩纸的张数;(4).向草皮上撒剩余25张小彩纸各种颜色小彩纸数4倍的小纸,并记录各种颜色小纸的张数;(5).重复3、4两步骤三遍。4、实施计划: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纸片颜色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5、得出结论: 四、表达与交流:1为什么最后幸存者数最多的是与环境相同的个体?2与与环境相同的个体能否再生出与环境不同的新个体?3、保护色是怎样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