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锻工培训试卷5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2680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锻工培训试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热锻工培训试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热锻工培训试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热锻工培训试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热锻工培训试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锻工培训试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锻工培训试卷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锻工培训试卷部门: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5分,共30分)1. 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回复、再结晶与加工硬化同时发生,加工硬化不断被回复或再结晶抵消,而使金属处于_、_的软化状态。2. 金属的再结晶是通过_和_来完成。3. 在热变形的间歇时间或者热变形完成后,由于金属仍处于高温状态,一般会发生以下三种软化过程:_、_和_。4. 锤上模锻按金属在锻模型槽内变形的特征,以及变形金属所处应力和塑性状态的不同,可分为_和_。5. 塑性成形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当产生的缺陷主要有:_、_、加热裂纹、铜脆、脱碳、增碳等;6. 对于热变形,合金元素的影响,不论是固溶还是生成弥散微粒,都有利

2、于_再结晶形核率和降低晶界的_,因而能使再结晶晶粒细化。7. 一般来说,磷是钢中的有害杂质,它在铁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使钢的_、硬度提高,而_、韧性降低,在冷变形的影响更为严重,此称为_。8. _是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9. _是表示金属材料晶粒大小的程度。10. 磷化处理后的坯料须进行润滑处理,常用的有硬脂酸钠、_等,故称为_。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和动态再结晶是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A. 静态再结晶 B. 静态回复 C. 动态回复2. ( )过程完成之后,金属已处于较低的能量状态。A. 再结晶 B. 回复 C. 凝固3. 金属在热塑性变形时,( )

3、是很难发生的。A. 动态回复 B. 动态再结晶 C. 静态再结晶4. 一般说来,在高应力下易出现( )空洞,低应力下易出现O形空洞。A. D形 B. V形 C. C形5.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变形体内的( )形核、长大、聚集就会发展成裂纹。A. 折叠 B. 非金属夹杂 C. 空洞6. 晶粒度级别( ),说明单位面积内包含晶粒个数越多,亦即晶粒越细。A. 越低 B. 越高 C. 7. 热变形的主要机理是( )。A. 晶间滑移 B. 晶内孪生 C.晶内滑移8. ( )是在轧制或宽展很小的矩形件镦粗时形成的。A. 丝织构 B. 板织构 C.带织构9. 镦粗时轴向虽受压应力,但与轴线成( )方向有最大切

4、应力。A. 30 B. 45 C. 6010. 工程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 )性能。A. 工艺 B. 力学 C. 锻造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 温度应力2.金属的再结晶3. 金属可锻性4. 退火四、计算题(10分)用6坯料镦制对角尺寸S=8,高度H=5.2的十角柱体。计算:(1)下料长度L;(2)镦锻比。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 简述闭式模锻金属的变形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高塑性、低变形抗力;2.形核、生长;3.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4.开式模锻、闭式模锻;5.过热、

5、过烧;6.提高、迁移速度;7.强度、塑性、冷脆性;8. 动态回复;9. 晶粒度;10.肥皂、皂化二、选择题:1.C;2.A;3.B;4.B;5.C;6.B;7.C;8.B;9.B;10.A三、名词解释:1. 当加热或冷却时由于坯料内冷却不均匀造成热膨胀或冷缩不均匀引起的内应力称温度应力。2. 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金属的再结晶。3. 金属可锻性是衡量材料经受压力加工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4. 退火就是将钢加热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得到接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过程。四、计算题:十

6、二角柱体体积:V=0.928S2H=0.907885.2=301.8mm3坯料长度:L=V4d2=4301.83.1466=10.7mm镦锻比:=Ld=10.76=1.78五、简答题:1. 简述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答:(1)改善晶粒组织(2)锻合内部缺陷(3)破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4)形成纤维组织(5)改善偏析2. 简述闭式模锻金属的变形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答:第阶段 基本成形阶段。这个阶段由坯料开始变形至金属基本充满型槽,变形力的增加相对较慢,继续变形时,变形力急剧增加。第阶段 充满型槽各处。此阶段是从第阶段结束到金属完全充满型槽。第阶段结束时的变形力比第阶段末可增大23倍,但变形量却很小。第阶段 形成纵向毛刺阶段。坯料在第阶段末基本已成为不再变形的刚性体,进一步增大锻造力,变形体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破碎铸造枝晶,锻合空洞,压实疏松;只有在极大的锻压力作用下,才能使端部金属产生很少的流动,形成纵向毛刺。毛刺越薄,高度越大,对型槽侧壁的压应力也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