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742434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13致蒋经国先生信》PPT课件 (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

2、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蒋经国(1910 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背景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中共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82年蒋经国在台发表悼念蒋介石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咫尺,zh,瞬逾,shn y,把晤,w,珍摄,sh,诠察,qun,悖谬,bi mi,东隅,y,经纬,wi,苟同,gu,泯灭,mn,难辞其咎,ji,毋庸赘言,w zhu,未雨绸缪,chu

3、mu,读准字音,字词解释,匆匆一晤:见面 历历在目:形容某种事情清清楚 楚的展现在眼前 此诚憾事:实在 的确 悬念:挂念 各得其所:各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局促东隅:局促,狭隘;东隅,东南角落。意指居住在狭隘的台湾。 迁延不决:拖延时日,拿不定主意,推委:把责任推给别人,也做推诿。 当断不断:到了应该做出决断 的时候而不能决断。 徒生困扰:空,白白地。 焉能自保:怎么 了吾弟孝心:了结,结束 不胜:非常,十分 面聆:当面听取 祺:吉祥,合作探究,讨论回答:,1廖承志先生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目的是什么?写了哪些内容? 2当时台湾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 ?作者的态度如何?

4、 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 4第三段中,祖国和平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有何意义? 5从全文看,如果祖国不统一,会产生怎样的危害?,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写作目的:,写作内容: 开头结尾情词恳切叙述友谊与交往,表达思念与渴望重逢愿望,中间诚恳劝说蒋经国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并中肯反驳错误言论,解题:“致”是什么意思?,致:礼貌的给予。,1、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 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讨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罪人”、“投降”、“屈事”、“吃亏”、 “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台湾 “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不利于统

5、一的言论,作者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 “实相悖谬” “实难苟同” “未免自欺欺人” 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3、反驳语言有何特点?,总结: 内容:此信写的是廖承志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经国先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信的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语言:全文气质凝重,文彩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公开信发表以后:,海峡对岸的国民党当局终于放弃了“三不”政策,开放了对祖国大陆的探亲旅游,迈出了打破两岸阻隔的第一步。因为对于一贯支持“

6、中国必须统一”的蒋经国和赴台的老一代国民党统治集团来说,台湾今后往何处去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严肃课题,蒋经国为此做出了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重大决策。这样一来,以廖承志公开信为切入点,在中共和平统一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两岸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持续了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讨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说理,慎思,再思,三思,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不统一的危害,(反面假设),(正面劝说),劝说角度:,结合蒋、廖两家的关系,请同学们体会这封书信中蕴涵的情感 1“经国吾弟”,“历历在目”,“此诚憾事”,“深为悬念”,“至盼” 2“局促东隅,终非久计”,“不仅徒生困

7、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系于一念之间”,“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盼弟善为抉择” 3“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 4“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5“人到高年,愈加怀旧”“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讨论:,“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在文中作用是什么?,三句话不仅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民族利益到个人抱负,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同时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主题: 这封书信言辞恳切地叙述了作者与蒋经国的友谊与交往,表达了我党在统一大业上的立场,从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三个角度劝说蒋经国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

8、出贡献。,1体会下面的字词,正确掌握其用法。 咎 咫尺 珍慑 悖谬 苟同 同捐前嫌 巧言令色 未雨绸缪 2三民主义是_ 、_ 、_ 。 3“外人巧言令色”中的外人是什么?,民族、民权、民生。,一切有意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人、组织和团体。,书信格式,某某:,你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某某,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