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0742166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月光曲》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月光曲,第2课时,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从这一文段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这节课分小组细读课文,讨论思考后交流:,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从这一段我知道了记叙文的三要素:时间是两百多年前;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德国;人物是贝多芬。,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散步的?,“幽静、断断续续”联系课文说说是什么意思?,“幽静”是优雅寂静的意思。,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他会想些什么

2、?,展开想象,此时此刻,贝多芬会想:_,请你用“幽静、断断续续”说话。,联系语境辨析词语,幽静清幽 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不同的是,“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的意思;“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含有秀丽的意思。,辨别词语,选词练习:,(1)春天的樱花公园,( )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 )。,清幽,幽静,恬静安静 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不同的是,“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的干扰。,辨析词语,(1)夜深了,周围( )极了,一切都再沉睡中。

3、 (2)姑娘那(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辨析词语填空,安静,恬静,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曲子,但弹得不熟练;还说明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又不熟练,才走进茅屋给兄妹俩弹奏。,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贝多芬听了谈话,会想写什么?,分角色朗读说出感悟,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

4、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姑娘“随便说说”,指的是什么?,姑娘“随便说说” 指的是: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随便说说:随口说出,并非真心所想。,请用“随便说说”说话。,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这里看出姑娘不是随便说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既然姑娘是真心想听贝多芬的演奏,为什么又对哥哥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是随便说说: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妹妹想

5、听贝多芬的演奏,但是哥哥因为自己挣钱太少,无法满足妹妹的心愿,他的心里,此时一定很( )。,难过、愧疚、不安、痛楚,因为妹妹听出了哥哥话语里的意思,所以姑娘赶紧安慰哥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从这一组对话之中,我们听懂了什么?,从这一组对话之中,我们听懂了:哥哥因为无法满足妹妹的心愿时候的不安和痛楚。妹妹的善解人意,为了安慰哥哥,强压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贝多芬也听懂了,他怎么想,又怎么做的?,贝多芬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当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怎么说?,听了贝多芬的演奏,盲姑娘这么说:,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

6、多深”是什么意思?,多纯熟,是指弹奏熟练;多深,是指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贝多芬看到什么?,贝多芬看见: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句话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看出来!,我们从这段话体会到什么?,我们体会到了:1、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2、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7、。3、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贝多芬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皮鞋匠看到妹妹听曲后的感受:,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色,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从皮鞋匠妹妹眼睛里“看到看到没有看到”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妹妹听曲入迷,感受到这首曲子“由缓慢到波涛汹涌的波澜起伏”的过程。,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从课文中这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2.“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地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等他们

8、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请用“”画出文中实在事物。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同座讨论后,老师指导完善。,阅读第九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所学内容:月光曲呈现出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曲调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旋律,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刚才所学内容是什么?,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是如何通过环境描绘月光曲弹奏的美妙?,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蛮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

9、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请同学们简要写下三幅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文描绘了的三幅画:先同桌说一说,然后教师指导,最后学生上台讲述。,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缓缓升起,微波

10、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具体指导第一幅画,请你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贝多芬此时琴声的曲调是舒缓、柔和的。,第二幅: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越升越高,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节奏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一波三折的动感与起伏。,具体指导第二幅画,请你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贝多芬此时琴声的曲调是明快有力、逐渐增强的。,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具体指导第三幅画,请你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贝多芬此时琴声的曲调是高傲激荡的情景。,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课文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同桌互相复述课文,教师指导。 2.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时,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么想?请你写一段话。 要求: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b学习在写事中加入联想的方法,注意用上“好像”“仿佛”,引出联想的内容要合理。,课外作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