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42157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稳三达标_心脑更获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稳三达标 心脑更获益,1.Lefebvre J,et al.Can J Cardiol. 1998 ;14(5):682-8. 2.Sander D, et al.Circulation. 2000 ;102(13):1536-41. 3.Messerli FH,et al.Hypertension. 2006 ;48(3):359-61.,络活喜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有关专家对2005年指南 进行修定,根据中国国情,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经多次讨论,历时2年,于2010年完稿,修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最新中国高血

2、压指南正式颁布,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579-616,正式颁布,我国2010年最新高血压指南指出:“在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压;在已知自身患有高血压者中,约3000万并未接受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并未达到目标控制水平”。,控制血压达标是心脑血管获益的根本途径 新指南更关注血压达标,通过过去30年中对高血压患者和不同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干预治疗,新指南更关注,控制血压达标,指南对血压达标的推荐,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即:平缓达标,即:晨起达标,即

3、:长期达标,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应在数周至数月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d给药而有持续24h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平稳三达标,心脑更获益,长期达标,晨起达标,平缓达标,平缓达标,平稳三达标之平缓达标,长期达标,晨起达标,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起始平缓达标,2007ACC/AHA 冠心病降压治疗建议:降压应和缓,冠心病患者,应和缓降低血压,舒张压降至60mmHg以下时应谨慎2,中外指南均推荐和缓降压方式,1.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

4、7):579-616. 2. Rosendorff C, et al. Circulation. 2007 May 29;115(21):2761-88.,应及时降低血压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65岁老年人血压目标为150/90mmHg,高龄患者的舒张压60mmHg时,应谨慎降压和密切观察病情。对病程长的老年糖尿病、冠心病、终末期肾病、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压目标适当放宽为140/90mmHg。,兴奋,降压过快会可以带来危害,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心率增加,抑制,降压过

5、快,舒张期缩短,冠脉灌注减少,动脉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枢,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心肌缺血,Weber MA, et al. Lancet. 2004; 363: 2049-51,达标患者对比未达标患者 事件降低比例(%),P0.05,P0.05,P0.05,P0.05,VALUE研究显示:开始降压治疗6个月内 血压达标的患者,显著降低CV*事件风险,0%,-10%,-20%,-30%,-40%,-50%,-60%,50%,36%,27%,21%,9%,达标指收缩压140mmHg(治疗6个月内),31个国家、942个试验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第6个月通过收缩压、年龄、性别等对比,入选

6、了5006对患者,观察降压治疗对患者心肌梗塞、卒中、死亡率的影响,*CV:心脑血管,VALUE研究显示: 络活喜较缬沙坦更有效降低收缩压达2.23mmHg,缬沙坦 (N= 7649),络活喜 (N = 7596),135,140,145,150,155,收缩压(mmHg),月,(或终末随访),1,24,48,2,3,4,6,12,18,30,36,42,54,60,66,0,1.0,2.0,3.0,4.0,1,24,48,差值(mmHg),2,3,4,6,12,18,30,36,42,54,60,66,月,5.0,1.0,(或终末随访),Julius S et al. Lancet. June

7、 2004;363:2022-31.,p0.0001,络活喜治疗8天疗效显著,约第3周患者 血压达标,符合最新指南推荐平缓达标要求,所有患者血压(mmHg),155例高血压患者(SBP180,95DBP109),其中79例接受络活喜5mg治疗,随访85天 图为用药后第1,8,22,43,64,85天所有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 该图为络活喜组的达标情况,Sirri Kes,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3;19(3):226-37,第8天,第22天,治疗第8天疗效显著第22天血压已达标,络活喜独特正电荷氨基侧链 是平稳和缓降压的分子基础,1.络活喜中文说明书. 2

8、.Mason RP et al.Mol Pharmacol. 1992;41:315-321,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分子侧链带正电荷,因此可在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缓慢移行,并缓慢地与钙通道受体结合与解离。,降压之外的作用:CCB类药物海可以通过减少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钙调蛋白,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动脉管径扩张 高分辨超声发现:氨氯地平有效降低SBP、脉压差,同时也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能,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延缓粥样斑块形成。,平缓达标,晨起达标,长期达标,平稳三达标之晨起达标,人体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型,杓型血压:血压下降夜间白天10% 非杓型血压:血压下降夜间20

9、% (卒中风险增加) 另外一些血压夜间不降反升-反杓型血压 约2/3 患者呈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影响因素:1.内在:交感N、RASS等。2、外在:钠盐负荷、体力活动、睡眠质量、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最佳控制血压方案应该是保证降压疗效覆盖整个24小时; 尤其是对清晨时段血压的控制; 因清晨时段血压迅速升高会伴随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选择有效 控制晨起血压及24小时血压的降压方案,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d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起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1,2010,1.中国

10、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Radauceanu A, et al. .Fundam Clin Pharmacol. 2004 Aug;18(4):483-91.,数据来自两项研究的结果, 第一项研究分析了2999例心梗患者出现胸痛的时间,观察到胸痛发生在早6:00-12:00达到高峰 第二项研究分析了1167例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时间,观察到缺血性卒中多发生在早8:00-12:00,晨峰血压,1.Muller et al. N Engl J Med 1985;313:13151322 2.Marler et al. Stroke

11、1989;20:473476.,一天中的时间点,清晨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心肌梗死发生数量(每小时),卒中发生数量(每2小时),左图:该研究基于德国一项前瞻性卒中注册研究,记录了44251例患者2000年至2005年间发生卒中的时间点 该图显示的是研究基线时,不同时间点卒中发生的变化 右图:研究对51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并应用磁共振技术检测其卒中发生情况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高血压组(血压晨峰55mmHg)和非晨峰高血压组(血压晨峰55mmHg),并对其进行平均41 个月随访,清晨血压升高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证实,清晨是卒中高发时段1,一天

12、中的时间点,1.Christian Foerch,et al.Circulation. 2008;118:284-290. 2.Kario K,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7(10):1401-6.,卒中风险增加2.7倍(P=0.04),清晨时段,2002年,Lewington S.等运用荟萃分析对6个前瞻性研究发现,减低晨峰程度合理地成为降压治疗的新目标,降低晨峰血压可带来的心脑血管获益,SBP -10 mm Hg 或DBP -5 mm Hg,方伟 ,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1110-1112 Lan

13、cet, 2002, 360 (9349) : 1903 - 1913.,心脑血管事件下降,Ferrucci A, et al. Drug Invest. 1997;13(Suppl 1):67-72,氨氯地平有效控制晨起血压,治疗12周,络活喜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更多降低清晨时段血压,开放、交叉对照研究,共40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接受起始剂量络活喜5-10mg/天或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天,治疗期12周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估了两药降压效果,Ostergren J, et al. Am J Hypertens. 1998 Jun;11(6 Pt 1):690-6,氨氯地平有效控制夜间血

14、压,单盲、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入选216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络活喜5-10mg/天或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天,共治疗8周,VALUE研究显示: 络活喜显著降低晨起血压及最后4小时血压,Ole Lederballe Pedersen,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707712,缬沙坦更好,络活喜更好,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 是络活喜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基础,1.络活喜中文说明书 2 硝苯地平控释片中文说明书 3. 非洛地平缓释片英文说明书,长期达标,平缓达标,平稳三达标之长期达标,晨起达标,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15、,在治疗达到目标血压后,需要长期服药,并定期随访血压,监测其他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变化 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用药,规则服药,所用降压药物的种类不宜频繁更换 高血压病病人通常需要终生的降压治疗2,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推荐:多数患者需要 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长期平稳有效的控制血压,抗高血压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1,1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

16、科学编委会 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ESH前任主席Mancia G明确指出: 长期控制血压达标,更好改善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通过对随机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表明:治疗过程中,血压持续140/90mmHg的患者心血管预后更佳,Mancia G. Am J Cardiol. 2007 Aug 6;100(3A):3J-9J.,研究显示: 长期控制血压达标带来显著心脑获益,治疗组入选268例SBP1 6 0-219mmHg内的年龄60岁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入积极降压组135例,安慰剂组133例,随访15年 对照组入选1 8 7 例血压160/90mmHg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随访12年 入选患者中排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