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2134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盾中学期中测试高一地理试卷实验班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12题。1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2、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右图为“不同纬度三地自然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低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体现了自然带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现象4某森林带分布的海拔高度由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其直接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海拔多级岩嶂岩槛瀑布河流下图示意的是雁荡山某地貌景观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组成该景观的岩层是由不同时期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具有明显的流纹和气孔构造。读图回答56题。5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6构成该地景观的岩

3、石属于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53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右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改善B十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D人口逐步出现负增长8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用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人数下降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D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图14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4、”,读图完成910题。9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的最可能原因是A社会知名度更高B环境的质量更好C距行政中心更近D交通通达度更高102010年,e处最可能是A文化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工业区右图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112题。11此时,虚线甲乙所示的天气系统为A冷锋,向西南移动B冷锋,向东北移动C暖锋,向西南移动D暖锋,向东北移动12图中、两地A风力大于,降水概率大于B风力大于,降水概率小于C风力小于,降水概率大于D风力小于,降水概率小于13有关聚落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带状B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

5、,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C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传统民居多为“人”字顶建筑D青藏高原湿度大,传统民居为架空的竹楼下图中,左图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示意图”,右图为“图A中甲地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甲地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1415题。14 甲地大致位于 A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C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 D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15甲地河流7月前后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受 A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东北信风带控制右图为我国某地农业调整示意图。读图并完成1618题。16依据图A判断下列属于该地所在区域主要农

6、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 机械化水平高B 商品率高C科技水平高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17已知图B中处需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饲料作物,则下列安排最合理的是A大棚蔬菜有机茶 饲料作物 花卉B有机茶 花卉 大棚蔬菜 饲料作物C饲料作物大棚蔬菜有机茶 花卉D花卉 饲料作物有机茶 大棚蔬菜18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A技术水平的提高B交通的发展C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19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A城市上空多雾 B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C雨后天空格外蓝 D夏至日漠河成为“不夜城”20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雨热同期 B全年干旱少雨C降水季节变化小 D冬季南北热量条

7、件相差不大21下列区域农业生产中对交通运输能力要求最低的是A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生产 B美国中央大平原的玉米生产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场生产 D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读“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2223题。22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降水丰富B地势较高C灾害天气少D肥沃的紫色土23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 B国家政策C市场需求 D科技发展24

8、继美国洛杉矶和奥兰多、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香港之后,上海将建成全球第六个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交通 B劳动力 C技术 D市场25下列属于有益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是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右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628题。26图中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 BC D27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C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28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 某

9、企业将大量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据此回答2930题。29该企业大量使用机器人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B能源供应日趋紧张C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 D政策优势不断丧失30能大量应用机器人的企业多是A精密仪器制造业B钢铁工业C软件工业D电子装配工业28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A种类越多、范围越大B种类越少、范围越大C种类越少、范围越小D种类越多、范围越小32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A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资源数量呈负相关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自然环境条件无关33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环境容量大 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

10、丰富C能源需求量大 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右图为两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35题。34甲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比例最高的是A运费 B原料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35按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区位类型是A原料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C市场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右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637题。36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37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C丙 D丁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

11、测。右图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图,读图回答3840题。38教学大楼的朝向为A朝东南 B朝南C朝西南 D朝北39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40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A3小时 B15小时C9小时 D18小时第II卷二、综合题(共2题,共20分)山脉河流城市煤炭铁矿1030A洋流图例8041(10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季节为 季(夏/冬),判断的理由是 。(2)该类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发展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 (相适应/不相适应)。(3)城市A可充分利用其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发展 工业,该类工业需布局在A城市 方向。(4)图示河流河口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主要自然原因是 、 。42(10分)下图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A与B两处相比,白天 处气温高,夜晚 处气温高。B与C两处相比, 处气温较高, 处气压较高。(2)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的现象分别是: , , 。(3)若锋面会给我国带来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则此时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