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杀虫剂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3MB
约86页
文档ID:107414138
第3章 杀虫剂_第1页
1/86

第三章 杀虫剂,第一节 杀虫剂穿透 杀虫剂毒理,第三节 有机磷杀虫剂,第四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第六节 其它类型杀虫剂,第七节 熏蒸杀虫剂,第八节 杀螨剂,第二节 有机氯杀虫剂,第一节 杀虫剂穿透与杀虫剂毒理,从口腔进入,,从体壁进入,从气门进入,,杀虫剂,,,,,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杀虫剂,害虫的取食,消化系统,作用部位,口腔,,,,,,,杀虫剂从口腔进入虫体应具备的条件有: 不能对害虫产生忌避和拒食作用,药剂在食物中的含量过高时,害虫即产生拒食作用,使药剂的防治效果降低; 害虫取食后不能引起呕吐和腹泻; 易被害虫吸收,使有足够的药剂穿透肠壁到达血液,最后到达作用部位杀虫剂,昆虫的体壁,循环系统,作用部位,,,,,上表皮,脂溶性药剂易穿透上表皮,这类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但能否穿透原表皮则决定于药剂是否有一定的水溶性 昆虫表皮未经骨化的膜状组织如节间膜、触角、足的基部等药剂容易侵入;昆虫感化器集中的部位如跗节、口器等易被药剂侵入表皮,真皮,底膜,外表皮,内表皮,含蜡质及类脂亲脂性,不能被水湿润,含几丁质--蛋白质复合体为亲水性,,,,,杀虫剂,害虫的呼吸,呼吸系统,作用部位,气门,,,,,,,气门是体壁内陷时气管的开口,是昆虫进入呼吸的进出口。

熏蒸剂就是随着空气而进入气门,由呼吸系统最后达到作用靶标 矿物油剂也可从气门进入,气门由于被堵塞阻碍气体交换害虫窒息而死六、核酸合成抑制剂,杀虫剂作用原理,一、神经毒剂,二、呼吸毒剂,三、原生质毒剂,四、物理性毒剂,五、几丁质形成抑制剂,一、神经毒剂作用原理,正常的信息传递: (1)轴突传导:一个神经元的传导,以动作电位进行传导,(静止时膜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 K+通透性变化造成内正外负,几个毫秒内恢复),(2)突触传导: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肌肉之间的传导(靠化学介质进行传导),二、神经毒剂分类,1. 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3. 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烟碱、巴丹,2. 轴突部位传导抑制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4. 神经-肌肉连接点传递抑制剂:甲脒类化合物,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的小泡释放后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和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引起新的动作电位,然后就应及时地被AchE催化分解灭活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和乙酰胆碱一样都是AchE的底物,但是不正常的底物反应分三步:,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就在于其抑制了AchE的活性,使得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地分解而积累,不断和受体结合,造成后膜上Na+通道长时间开放,突触后膜长期兴奋,从而影响了神经兴奋的正常传导。

1)酶和抑制剂形成复合体这一步是亲和,(2)生成磷酰化酶这一步是磷酰化或抑制,(3)磷酰化酶水解这一步是复活,,作用于呼吸系统,抑制呼吸酶的活性,阻碍呼吸代谢正常进行 1.对糖酵解产生影响的呼吸毒剂:主要为砷化物,抑制甘油磷酸去氢酶 2.对三羧酸循环产生影响的呼吸毒剂:如氟化物,氟乙酸钠和氟乙酰胺,在动物体内代谢成氟乙酸 3.对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产生影响的呼吸毒剂:如鱼藤酮,二、呼吸毒剂,,三、原生质毒剂:作用于生物细胞的原生质,如重金属 四、物理性毒剂:通过药剂的磨擦或溶解作用,损伤昆虫表皮使昆虫失水或阻塞气门,如矿物油 五、几丁质形成抑制剂:灭幼脲、农梦特、氟虫脲 六、核酸合成抑制剂:噻替派,第二节 有机氯类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原子的有机合成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价廉、急性毒性小等特点,但半衰期长达数年,易富集、高残留,产生慢性毒性 主要品种如DDT、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等已被禁用我国仍在使用的有林丹和硫丹林丹 含γ-体99%以上的六六六就叫林丹 LD50=88-270 mg/kg,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土栖害虫、植食性害虫、卫生害虫用一些动物寄生虫都有效 我国目前仅在特别许可下用于草原蝗虫及地下害虫防治,硫丹 LD50=80-110 mg/kg,对鱼高毒 能在有机体内迅速降解,ADI值为0.008 mg/kg 非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具广谱,可有效防治禾谷类作物、棉花、果树、蔬菜等的大多数害虫和某些螨类,第三节 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全世界有300-400种有机磷原药,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的约100种,加工品种达10000余种。

我国常用品种有30多种,占我国杀虫剂品种38%,产量占75% 1820年第一个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 1937年提出了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结构通式 1938年发现特普,是第一个商品化有机磷杀虫剂勃拉盾的有效成分 1941年合成八甲磷(德国) 1944年合成对硫磷 1948年合成内吸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成倍增加-内吸、高效、低毒,,一、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名称,磷酸酯,硫逐磷酸酯,硫赶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磷酰胺,膦酸酯,二、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1. 对害虫及部分品种对害螨,毒力较强 2.大部分品种杀虫谱较广,但也有选择性很强的品种 3. 残效期长短不一,毒性不一 4.若干品种具有内吸作用,有的有很好的渗透作用 5.通过结构及剂型变化使高毒品种低毒化 6.作用机制为抑制AcHE,有良好的解毒剂 7. 在生物体和环境中易降解 8. 大多对作物安全,正常使用不会产生药害 9. 多数品种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三、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开发动向,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 与对称性杀虫剂之间较少发生交互抗性引入不对称因素后,其毒性与药效有明显改变特别是丙硫基不对称型硫赶磷酸酯杀虫剂的开发,这类化合物不但对敏感害虫有良好防效,对抗性品系也有很好防效,还明显降低了对高等动物的毒性。

如丙硫磷、丙溴磷 引入杂环: 杂环往往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近年来杂环引入开发了不少新品种,显示了优异的杀虫活性,如毒死蜱、嘧啶氧磷、哒嗪硫磷、三唑磷等,,敌敌畏:,其它中文名称:二氯松 1. 理化性质及毒性 纯品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水溶液易分解、 具很强挥发性 中毒LD50=56-108mg/kg,对蜜蜂高毒 2.作用特点及剂型 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的杀虫剂、持效期短 具有触杀、胃毒、熏蒸、渗透作用 剂型:敌敌畏原油、50%乳油、50%油剂、22%、30%烟剂 3.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适于果蔬、棉花、茶叶、烟草生等作物多种害虫及仓库和卫生害虫的防治 4.注意事项:对高粱、月季易产生药害;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在水中易分解应随配随用,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敌百虫 trichlorfon,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1.理化性质及毒性 (1) 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易光解 (2)低毒,LD50=1970-2170 mg/kg,辛硫磷 (倍腈松、肟硫磷),O,O-二乙基-O-[(α-氰基亚苄氨基)氧]硫代磷酸酯,2.作用特点及剂型 (1) 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2)叶面喷雾持效期短,施入土中持效期可达1-3月适于防治地下害虫、卫生害虫和仓库害虫 (3) 剂型:40%、50%乳油,1.5%、2.5%、3%颗粒剂、40%增效乳油,0.13%高效灭虫蛀灵气雾剂 3.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叶面喷雾:50%乳油1000-2000倍,菜青虫、蓟马、叶蝉 (2) 拌种:2.5%颗粒剂以0.05-0.1%浓度拌种,每公顷1.5-1.8公斤,地下害虫 4. 注意事项 (1) 叶面喷雾最好在傍晚进行,以免阳光直射 (2) 高粱、黄瓜、菜豆敏感 (3)对蜜蜂及天敌触杀作用强,但喷药2天后即无毒害,丙溴磷(profenophos),【其它中文名称】:多虫磷、多虫清、菜乐康 【性质及作用特点】: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358mg./kg,大白鼠急性经皮LD50为3300mg./kg。

是广谱有机磷杀虫和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性及速效性较好可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等作物害虫O-乙基-O-(4-溴-2-氯苯基)-S-丙基硫代磷酸酯,,【剂型】:40%、50%乳油,25%超低容量喷雾剂,3%、5%颗粒剂 【使用方法】:防治蚜虫,每亩用40%乳油3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防治红蜘蛛,每亩用50%三唑磷乳油40~60毫升,对水75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1) 对苜蓿和高粱有药害,不宜使用 (2)本品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马拉硫磷 (防虫磷、粮虫净、粮泰安、马拉松),1. 理化性质及毒性 (1)工业品具有强烈大蒜味,经脱臭,有效成分高-仓虫磷 (2)对光稳定、对热稳定性差PH>7或PH<5分解 (3)低毒,LD50=1751.5-1634.8 mg/kg,,O,O-二甲基-S-[1,2-双(乙氧基甲酰)乙基]二硫代磷酸酯,,2. 作用特点及剂型 (1)高效杀虫杀螨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及微弱的熏蒸作用 (2)对高等动物具有高度选择性 (3)剂型:45%、70%乳油,50%可湿性粉剂,25%油剂,1.2%、1.8%粉剂 3.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对大部分叶面害虫防治效果好,并用于贮粮害虫及家畜体表寄生虫、卫生害虫 4.注意事项:浓度高对瓜、梨会产生药害;对鱼、蜜蜂高毒,1.理化性质及毒性 (1)酸性与低温贮存稳定 (2)低毒,LD50=823 mg/kg,对鱼低毒,乙酰甲胺磷 (高灭磷、盖土磷、欧灭松、杀虫灵),O-甲基-S-甲基-N-乙酰基-硫代磷酰胺,,2.作用特点及剂型 (1)内吸广谱杀虫剂,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可杀卵 (2)缓效型杀虫剂,持效期长 (3)剂型:30%、40%、50%乳油,70%可溶性粉剂,25%可湿性 粉剂,4%颗粒剂 3.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适于果蔬、水稻、烟草等30多种作物,防治100多种害虫 4.注意事项 (1)菜豆、等敏感 (2)蔬菜安全间隔期>7天,1.理化性质及毒性 (1)在土壤中易挥发、混配性好,可与不同类别杀虫剂复配(2) LD50=163 mg/kg,,毒死蜱 (乐斯本、白蚁清、氯吡啉、泰乐凯),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2.作用特点及剂型 (1)广谱杀虫杀螨剂,具胃毒、触杀、熏蒸作用 (2)与土壤吸附力强,对地下害虫效果显著,持效长 (3)剂型:40%乳油,24%超低量喷雾剂,20%可湿性粉剂,1%、10%颗粒剂 3.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许多叶类作物害虫、卫生害虫 4.注意事项 (1)安全间隔期:水稻7天,叶菜类7天,大豆14天 (2)对烟草敏感,瓜类幼苗可能药害,三唑磷(triazophos),【其它中文名称】:特力克、三唑硫磷 【性质及作用特点】:在23℃时,水中溶解度为39毫克/升,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57~68mg./kg,大白鼠急性经皮LD50为1100mg./kg对蜜蜂、鱼有毒是广谱有机磷杀虫和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性强,无内吸性,对虫卵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可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上的蚜虫、鳞翅目害虫种植前拌土处理可防治地老虎、灰地种蝇等O,O-二乙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使用方法】:防治蚜虫、鳞翅目幼虫,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100~125毫升(有效成分为20~25克),加水50千克喷雾防治地老虎,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300~600毫升,混入土中 【剂型】:20%、40%乳油,2%、5%颗粒剂,25%、40%超低容量喷雾剂 【注意事项】: (1) 对蜜蜂、蚕、鱼有毒,不能直接接触 (2) 本品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一、特点 1.多数品种速效,残效期短,选择性强对叶蝉、飞虱、蓟马、 玉米螟防效好,对天敌安全,个别品种克百威等急性毒性极高 2.多数品种对高等植物低毒,在生物和环境中易降解, 3. 不同结构类型的品种、生物活性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