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0851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挡土墙模板检算书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赤峰至喀左客专CFSG-4标 重力式挡土墙模板检算书重力式挡土墙模板检算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赤峰至喀左客运专线CFSG-4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七年三月 目 录1、参数信息31.1 基本参数31.2 主楞信息31.3 次楞信息31.4 面板参数31.5 木方和钢楞4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4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63.1 抗弯强度验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63.2 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73.3 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84、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94.1 内楞计算94.1.1 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内楞跨中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94.1.2 内楞的抗剪强度验

2、算104.1.3 内楞的挠度验算114.2 外楞计算124.2.1 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124.2.2 外楞的抗剪强度验算:134.2.3 外楞的挠度验算145、穿墙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15 重力式挡土墙模板检算书根据标段内各段落挡土墙设计参数,选择DK82+269.13DK82+279.13、DK82+574.88DK82+680.88 挡土墙为例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计算。1、参数信息 1.1 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300; 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600; 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600;对拉螺栓直径(mm):M18;1.2 主楞

3、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2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楞肢数:2 间距:60cm1.3 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东北落叶松木楞;次楞肢数:1; 宽度(mm):100.00; 高度(mm):100.00,间距30cm。1.4 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Q235钢模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2.0610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2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15;面板长度取板长1200mm,板宽度b=1500mm,面板为6mm厚冷轧钢板。1.5 木方和钢楞 方木弹性模量E(N/mm2):11103

4、;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4.5。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105;钢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2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墙模板设计简图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此处取24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5,即T=15,t=6.67;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

5、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5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汽车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假设V=2m/h;混凝土坍落度110150mm,取施工温度T=15;掺具缓凝剂1=1.2;坍落度系数2=1.15; (1)最大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作用在模板下部) F=0.22246.671.21.1521/2 =68.72kN/m2F=245=120kN/m2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计算得 68.72

6、 kN/m2、120 kN/m2,取较小值68.72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h=F/=68.72/24=2.86 m,即最大侧压力在距混凝土上表面2.86m以下处。(2)与倾倒混凝时产生的荷载(作用在有效压头)振捣混凝土模板采用4kN/m2,倾倒混凝土模板采用2kN/m2。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3.1 抗弯强度验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q

7、l2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3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68.721.20.91.5=111.33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91.5=11.34kN/m2; q =q1+q2 =111.33+11.34=122.67kN/m2; 综上,大模板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为68.72kN/m2,设计值为122.67kN/m2。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122.67300300= 11.04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面板承受的应力(

8、N/mm2 );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W=bh2 /6 b:面板截面宽度1500mm,h:面板截面厚度6mm; W= 150066/6=9103mm3; = M/W = 11.04105 / 9103 = 122.7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22.7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15N/mm2,满足要求。 f-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15 N/mm2,E-弹性模量,钢材取2.06105 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3.2 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9、): l =3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68.721.20.91.5=111.33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91.5=11.34kN/m2; q =q1+q2 =111.33+11.34=122.67kN/m2; 面板的最大剪力:V=0.6122.67300=22080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3v/2bh v 其中,-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V=22080N; b-面板的截面宽度(mm):b=1500mm ; h-面板厚度(mm):h=6mm ; fv-

1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125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322080/(215006)=3.68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125N/mm2,满足要求。 3.3 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V=0.667ql4/100EIV=l/250其中,q1-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68.721.5=103.08kN/m2;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2.06105 /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bh3/12=150063/12=2.7104m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 300/25

11、0=1.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667103.083004/(1002.06105 2.7104) = 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2mm,满足要求。4、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4.1 内楞计算 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内龙骨采用木楞,宽度10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002/6 = 166.7cm3; I = 1001003/12 = 833.3cm4; 内楞计算简图 4.1.1 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内楞跨中最大弯矩

12、按下式计算: M=0.1ql2 其中,M-内楞跨中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600.0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68.720.30.90=22.265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30.90=2.268kN/m2,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22.265+2.268)/2=12.266 kN/m2; 内楞的最大弯距:M =0.112.266600600= 4.42105N.mm; 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内楞承受的应力(N/mm2); M-内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W-内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1.667105; f-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4.5N/mm2;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4.4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