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0714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与销售区别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商与销售的关系- -Tag: 招商与销售 一、招商与销售的关系1、商业地产与住宅项目运作模式1)、住宅项目的运作:策划销售物业管理2)、商业项目的运作:策划招商销售经营管理二、商业地产项目招商促进销售成功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招商决定着项目是否能够运营的前提,同样也能对销售起着促进的作用。我们运作项目的时候经常提倡一点就是:招商先行,后续销售。因为科学招商可以促进销售的顺利进行。1)、成功的招商给投资带来投资的信心投资者要初步判断项目的日后经营能否成功,那就取决于项目在招商的时候能否招到一些影响较大的商家。如果有大商家进驻,我们就可以借助有影响力的品牌商家来提升项目置身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从而提高

2、投资者的投资信心。2)、通过招商提升物业本身的地产价值对于发展商来说,要成功开发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销售金额的回收上,而更应该考虑在招商中合理性的业态安排,已及日后的经营管理,从而通过成功的招商和经营来提升物业本身的地产价值和发展商品牌价值。物业的售价也可以借助成功招商进行提高。销售率当然也就节节上升了。3)、招商对销售不是制约而是引导许多人认为,只要把商铺全都销售出去那就完成任务了。担心招商的原则制约着销售的进行。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有这样的制约,但是这种合理的制约是本着以后成功的经营为前提。对一部分投资者起着制约的同时也引导着这些投资者,同样也对另一部分

3、投资者起着增强投资的信心。与其是说招商制约着销售,不如说招商引导着投资者进行合理而又有保障的投资;所以说招商对项目的销售和成功经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商业地产不同于住宅现在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大多数是从住宅地产商转过来的,都是套用比较熟悉的住宅开发模式,对商业规律不是很了解,许多地产商没有看到商业地产的开发与住宅开发的差别,因此常常对商业特性的把握存在偏差。其实商业地产是复合性相当强的一个行业,不但要把他买出去,而且更要考虑怎样把他经营好,所以要把项目经营好,招商就显的格外重要了。所以我们提倡:招商先行,后续销售。当然,项目前期可行性是支撑的关键. 三、项目的销售应该注意的两大方面1、合理的

4、分区销售体现出商场的合理化布局,增加客户对日后经营管理的信心合理的分区更有利于整个商场的装修、消防布局,不同的业态所要求的硬件配置均有所不同。(特别是娱乐业和餐饮业)成熟的买家更关注的是项目能否兴旺成功,投资回报有否保障,所以发展商的对项目的整体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的态度,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买铺者不同租铺者,他们的决定往往是要投资几十万元以上,时间的跨度也是起码好几十年,所以后期的经营状况是他们首要探讨的,事实上只要合理科学的商业分区布局才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一个成功销售或经营的商业物业,无论体量大、小都有科学合理的布局分区,比如:天河城、中华广场、铜锣湾百货等等。2、分期分批的出货

5、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客户心态,有计划、合理地控制货量,使整个销售流程连续顺畅。分期分区的推广,有利了集中引导和向特定目标客户群进行推广,每一期、每一阶段的推广手法可有所侧重,有针对性,有效率高。分期分区的销售可控制客户的心理,造成销售火爆,继而陆续推出二期、三期的火热场面,从而引起客户抢购的热潮。分期分区的推广在广告宣传上也有优势,采取不同阶段主打不同主题的营销推售方式,使每一阶段的广告都有其吸引力,吸引不同的目标客户,长期引起市场的关注,增加项目的知名度。招商先行或租售并举,这种情况下商业物业一般会升值;另外一种情况:只售不租或先售后招商,往往导致商业物业贬值,招商难度加大,开发商失去招商主导

6、权,业主和入住商家无法得到期望的投资回报。最近业界争论,原因是对商业地产的运作有不同的理解。因为理解不同,导致商业地产的操作模式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结果中的一种情况:招商先行或租售并举,这种情况下商业物业一般会升值;另外一种情况:只售不租或先售后招商,往往导致商业物业贬值,招商难度加大,开发商失去招商主导权,业主和入住商家无法得到期望的投资回报。所以可以将商业地产的操作模式分为二派:一派是杀鸡取蛋型,另外一派是养鸡生蛋型。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应该以“招商”作为商业地产的核心。“只要商铺能出租,在运营,它就具备升值的可能,从而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境地。“进”就是可以“带租约销售,”

7、“退”就是先持有,后寻机再售,或寻求上市、REITS、或信托。”这是我在各种场合讲的对招商的理解。 下面是招商与销售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招商难度远大于销售,佣金上要有侧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一线的“置业代表”往往青睐销售。为什么呢?因为销售后回款,他便可领取很高的佣金,而且这个过程很简单,大多适用于投资客,这类业主的特点大多是不太懂商业运营,而追求投资回报。在实际操作中,只要销售员明确告之单价、面积、商铺位置,以及区域大概租金,合同就可以鉴定了!某种程度上,开发商的销售员比投资业主更专业!而招商会难的多,一般来讲,选址的人都很熟悉区域租金和租赁的商业条款,租赁合同中对租金、物业费、空调

8、费、取暖费、停车费、消防手续、装修手续、广告位、免租期、付款方式等都会有明确约定,而且大一些的商铺不是选址员能确定的,一般要报给地区经理、地区总经理、甚至商业总部总经理,其要亲自察看区位、房型,以及合同条件,然后才会确定。甚至这些高级职位的人,可能会亲自参与谈判。这时,开发商的招商专员相对商家选址人员来说,不如人家专业。这个谈判过程很长,难度也很高,有时十几个条件中,只要一个条件谈不拢,或者电力供应、结构形式、或物业服务内容有争议,就谈不成。所以在市场上,招商人员很难招,而销售人员很好找,就是这个道理。解决方法是对招商人员,在工资和佣金上,要有所侧重。二、招商人员在数量上要多于销售人员,要保持

9、相对稳定。对销售人员,很多项目实行“末位淘汰制”,但对于招商人员,由于谈判周期长、难度高、专业性强,所以要求人员相对稳定,讲究“跟踪”,不是“一促而就”的急于求成。项目招商人员,一般按业态分工,人员数量,应该2-3倍于销售人员,考核周期要加长,考核标准也要针对招商技能和专业性及责任心三方面。三、招商要善于借助专业招商机构在招商过程中,开发商手中掌握的商家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专业招商机构,则掌握着大量的商家资源,更重要的,它们对商家的选址要求很熟悉,(招商机构)他们对谈判会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实际经验,对品牌商家,或大面积的商铺招商,往往中介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际工作中,可以在招商部门中,专门设置代理行(中介)管理组,负责与之鉴定合作合同,和与其所带领的商户的谈判对接,这样,往往起到“借船出海”的重要作用。四、带租约销售,是大多数开发商接受的商业地产运营形式在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除了上市公司,或者极少数对资金要求不高的开发商外,大多数对现金流有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处理好售与租的关系。既然是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是招商,公司又要求营销部门回款,那就出现了“带租约销售”这种模式,才能够巧妙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带租约销售”就是招商在前,销售在后,又要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让他们成功对接,在操作中对招商部门和销售部门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对营销总监,要求其比较全面,妥善处理好租房与业主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