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40582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家长学校心得体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听了邵玲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帮助许多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作为家长我没都还成绩在孩子在小学时的表现如何如何好成绩如何好的心态里见了孩子的中学老师还是说孩子在小学里的表现 从小学升入中学随着科目增多知识膨胀孩子不能适应还依赖在小学授课的氛围里等着老师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孩子不能适应学习的新环境成绩下滑而父母还沉浸在小学的优异成绩里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而是无端的责骂讽刺挖苦致使孩子无处倾诉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加上新的学习环境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促使孩子远远地躲开父母宁愿上网去聊去寻找新的倾诉对象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时就出现家长们常说的“叛逆行为”请问我们这些成人作为孩子最亲

2、的人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看到孩子们照镜子多梳几下头发就说孩子臭美有那个时间去背几个单词看到孩子们追星你就说他们能帮你考上重点中学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说人家张三李四咋就能做好同样的人你是“猪脑子”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不是在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是在讽刺挖苦不是在想我的孩子长大了知道美了知道明星们炫丽的表现 在孩子们成绩大不如从前时她本身已经很难受突然觉得没人管了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时刻跟着你像是一直牵着的手突然被甩开不知把手仿佛在里这时做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多关怀让孩子不要恐惧正确面对自己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做为家长要多理解孩子不要让孩子紧张无助没有倾诉对象叫他如何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帮助他

3、走出低谷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打开孩子闭锁的心门接受我们和孩子做朋友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做好以上这些我们在帮孩子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多思考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要帮他去思考要让他大胆的去面对失败细心总结失败却不能允许他放弃告诉他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败端正他的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多一些赞美和鼓励多一些感情和精神上的关怀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暗示 和孩子做朋友吧做真正的朋友帮助孩子点燃心中那盏希望的灯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2): 北京孙瑞雪培训课程自由中的规则学习了2天感受很多收获很大这段时间和孩子间时断时续的情感连接又联系上了突然明白了最近这段时间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发现了自己实施了多次的“冷暴力”

4、于此同时更深刻的领悟了孙瑞雪提出的七大规则妈妈们最关心的是实战、方法我认同孙瑞雪的观点:方法是最底层的东西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记住一些处理方法还是有必要的方法可以多种不同孩子不同方法和孩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情感连接出现问题的时候方法会自然而生但是从我泡李网的感受来说许多妈妈是很智慧的而这些智慧的方法源于妈妈内心那份强大的爱还有平和孙瑞雪老师先是讲解了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她强调自由、规则还有爱它们对孩子来说重要地位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自由、爱、规则她提出了两套规则: “爱和自由”家庭规则: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伤害环境 “爱和自由”幼儿园儿童行为规则: 1.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2

5、.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3.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里 4.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稍等待 5.可以打扰别人 6.错事要道歉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 7.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讲课过程中针对这七大规则先是由几个孙园机构的老师上来情景演示幼儿园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有人扮演孩子有人扮演老师我们从类似小品的情景演示中学习老师如何处理问题孙瑞雪老师在一旁进行详细的讲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处理过程中老师们和孙瑞雪老师将问题一层一层剖析开即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同时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作为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更是将问题一步步明了原来孩子行为背后是这样的含义只要这么做这么说既不

6、让还是受到伤害还让孩子感觉到他得到了认可和接纳在处理问题时孙老师还特意强调其中的一些细节例如拉着小朋友的手蹲下揽着孩子的肩眼睛和孩子平视语气的温柔和坚定(绝没有责备)有点固定套路的提问和开导(孙老师说这些话是他们多年总结出来的)这些行为有的是让孩子放松有的是为了给孩子勇气每个细节都有它隐藏的含义我不得不叹服老师们的仔细和用心废话少说先是解读七大规则吧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说明:粗野、粗俗的行为分成2类一类是行为上的比如打、咬、踢、掐等等;一类是语言上的语言暗示、控制、威胁、恐吓、侮辱等让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 这里我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敏感期和语言暴力的区分语言暴力有个明显特征是带有目的性

7、就是施暴者会获利 应对这类问题的步骤:1)询问被威胁人的感受和情绪:例如“你现在感觉”“他这么对你你舒服”之类;2)告诉威胁人(语言或者行为的实施者)那是在威胁会让对方害怕、担心(恐惧等等)请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3)告诉他们妈妈(老师)爱你们同时欣赏道歉者的勇气 孙瑞雪幼儿园针对这类情况以“主题课”形式让大家学习就是给孩子们演情景剧以小品方式展示给孩子们然后询问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孩子们讨论之后再次给孩子们演示正确的做法 现场演示实例1:a想要吃b的糖b不同意a威胁b:“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不愿意但是很无奈的把糖

8、给了a老师看到这一切会过去蹲下来和b面对面一只手轻轻拉着b询问她:“你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b说a要糖吃老师又问他们:“糖是谁的”b答是他的a答是b的老师问b:“你愿意和他分享你的糖”b摇头:“如果我不给他他就让幼儿园小朋友不和我玩儿”老师转过头轻拉着a问:“是这样的”a点头老师又问b:“他这样说让你感到害怕了是”b点头老师对a说:“你这样威胁他他会害怕会给他造成伤害请你看着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a如果不同意闹情绪那么老师就陪同一直到a的情绪稳定道歉之后老师会对a说:“你能道歉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老师爱你” 现场演示2(如何应对小朋友的威胁):a要b的糖b不同意a威胁b:“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

9、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答:“我可以和老师玩”a:我让老师也不和你玩b答:“我可以和自己玩”也可以教孩子这样回答:“你是在威胁我老师是不会受你控制的” 另外3岁以下孩子打人等行为不用语言多说直接将孩子抱走就可以因为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他们用身心感受环境只要他有粗野行为就将他抱走多次之后他就知道此行为不被接受 孙老师又强调不要问孩子谁先动的手这样问不但没有意义还会给孩子一种感觉谁先动手谁错后动手的人没错分享了他们幼儿园的一件事两个孩子起争执老师问回事两个孩子还没说话一旁的一个大孩子一个劲儿插话:“我知道回事谁谁谁*”老师打断了他:“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请你离开”老师将两个孩子带到一个

10、安静的地方问发生了什么两个孩子都说是对方打了他老师没有询问谁先动的手而是说:“打人是粗野的行为你们需要给对方道歉”并让两个孩子自己协商谁先道歉(自主权一定交给孩子而不是老师) 2.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这里强调的一点就是:除自己的东西外任何东西都是别人的未经允许都不能拿捡到的东西也不是你的只要不是你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这里特意强调捡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是让孩子养成不贪便宜的习惯有个家长问捡垃圾可以(全场爆笑但是却又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孙老师的回答是:“严格意义上讲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不支持”我想起孩子曾经捡过一个手链在找不着主人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她留下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再次

11、捡到东西如果价值偏高如何给孩子讲什么可以留下什么不可以如果给孩子解释东西的“价值”“贵重”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些迷惑了:那就是如果捡垃圾也是不可以的那么如何给孩子解释日常生活中那些从垃圾中回收东西的行为例如捡水瓶、废旧东西利用等;但是如果可以那么又给孩子如何解释有些东西捡了可以据为己有有些就不可以这样到底可以捡与否的标准岂不是家长来定孩子自己是混乱的也许干脆一刀切什么也不让捡最为简单有效但是孩子对一些管管棒棒之类的东西还真是情有独钟还是先写笔记吧我问孙老师如果在找不着物品主人的情况下孩子先玩等主人回来之后还给主人可以孙老师很坚决的回答不可以 这个规则下就是孩子间对物品的争夺物品又分为私人物品和

12、公共的东西;另外一个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孩子把东西送人之后又反悔这个反悔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干涉认为东西太贵重要求要回一种是孩子自己的反悔幼儿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小朋友未征得别人同意拿走了对方的东西; 2)小朋友拿走了环境中不明主人的东西; 3)小朋友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了玩具转送了他人; 4)当小朋友把物品送人之后后悔了 场景1:一块手表放在椅子上周围没有人a走过看到了很喜欢就拿了起来另一边b正在找手表看到a手里的东西发现是自己的要求a归还a不同意两人发生争执老师过来处理老师蹲下平视两个孩子:“谁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b说他的手表不见了发现在a手里想要回来但是a不给老师问a:“这块手表

13、是你的”a答:“我在椅子上捡的”老师仍然问:“这块手表是你的”a仍然回答“我捡的”老师问:“是你从带来幼儿园的”a摇头老师又说:“只要不是你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请把这块手表还给b”a交出手表老师又对他说:“你很喜欢这块手表是”a点点头老师继续说:“如果你喜欢这块手表可以征求b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和你分享”后续的拒绝与否是另外一条规则的事情了稍后再提 场景2:只有2个秋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又过来好几个孩子要求玩有个老师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老师决定轮流玩每人5分钟老师在一旁计时孙老师示意另外一个老师过去找计时的老师谈话这边孩子开始焦虑:“老师到5分钟了”“老师到时间了”孙老师解释老师的介入是错误的只要

14、没有粗野行为老师就不应该干涉老师的干涉将评判权拿到了自己手里使得孩子们在这个关系中丧失了自主权很容易焦虑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们自行解决 重新演示:a坐在秋千上玩过来好几个孩子要求玩他们和a商量:“让我玩一会儿吧你都玩了很久了”a:“我还没玩够呢请等待”“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什么时候能玩够啊”“不知道”反正a是油盐不进最终那几个孩子就玩别的去了 还演示了如果两个孩子争执一件无主的物品办那么老师需要确定东西是谁的如果不是两个小朋友的老师就要求小朋友交出物品他们谁都不可以玩如果一件公共的物品大家同时拿到谁也不让例如选择看书的时候两个人都拿一本书都说自己拿到的那么老师也是先收回书让他们自己协商商量好了之后再

15、去找老师拿书孙老师强调先将物品收回很重要一般是这么对孩子说:“这件东西是你的”“不是”“请伸出手请把东西先交给老师”一定是先收回物品再继续 另外我提问在公共场所如果遇到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办孙老师给的建议是蹲下和对方小朋友平视询问对方是不是也喜欢*是不是也想玩告诉他已经有小朋友先到了请先等待孙老师说只要你用温柔平和的语气表情和对方说话一般孩子都会遵循规则的如果对方孩子不讲理甚至动手那么第一原则一定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当时她说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如果在你的眼皮下让你的孩子受到了暴力那么就等于是你在实施暴力)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那就是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抢办领着自家孩子和对方沟通再和对方说了3遍“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还给我”之后如果对方还不归还那么就从孩子手里拿回来(我觉得这个我做不到我会找对方家长沟通)孙老师强调一点就是语气一定不要带有责备也不要严厉就像和自己孩子说话一样温柔孙老师分享了一个家长的趣事她家孩子玩具被抢了对方孩子跑了她给孩子说了一声:“你等着妈妈去追” 物品送出又反悔的情况解决问题思路: 询问反悔孩子:为什么你反悔了 送给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