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制度职责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0440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制度职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制度职责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护理制度职责1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2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3 对病人进行分类的目的:3.1 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和需要的护理确定相应的类别,以科学分配护理资源满足病人的需要。3.2 确定病人的轻、重、缓、急以保证重危病人能够得到重点护理。3.3 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科学配备护理人力。4 确定护理级别原则: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5 分级护理工作要点5.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5.2 正确实施治疗

2、、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5.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5.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6 特级护理:6.1. 病情依据:6.1.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6.1.2 重症监护病人。6.1.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的患者。6.1.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1.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1.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6.1.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6.2.护理要求:6.2.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6.2.2 根据医嘱,正

3、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6.2.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6.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6.2.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2.6 实施床旁交接班。7 一级护理:7.1 .病情依据:7.1.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7.1.2 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7.1.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7.1.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7.2.护理要求:7.2.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7.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7.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

4、药措施。7.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7.2.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 二级护理:8.1 .病情依据:8.1.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8.1.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8.2.护理要求:8.2.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8.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8.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8.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8.2.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9 三级护理:9.1 病情依据:9.1.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9.1.2 生活完全自理且

5、处于康复期的患者9.2.护理要求:9.2.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9.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9.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9.2.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卫生知识的普及,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提高,导致社会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保护意识明显加强,使医疗事故和纠纷增多,要求经济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增多.由于医疗法律不完善,护理安全覆盖存留盲区,对于医疗护理不安全案件处理有各种各样不规范、不合理、不协调现象。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呼吁护理安全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要走进安全服务新时代,开创护理安全新局面护理安全是指

6、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到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2002年2月20日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界定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在实施医疗活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规定规章制度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等情况。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有护理研究者认为护理安全与护理风险有因果关系,护理风险意识低,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确保护理安全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指虽然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疗服务行为本无过失,求医人出现的医疗后果系疾病正常转归,但因

7、求医人或其家属的认识和专业知识局限,或因医务人员的解释、态度等因素导致他们认为医疗后果系非正常的后果,从而要求医疗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误解性医疗纠是目前最常见的纠纷类型之一。医患沟通障碍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忽视医源损伤。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病人本身;护患纠纷明显增多,尤其非医疗护理事故明显多于医疗事故,护理风险和纠纷多呈正比。目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忽视医源损伤。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

8、病人本身;护患纠纷明显增多,尤其非医疗护理事故明显多于医疗事故,护理风险和纠纷多呈正比。受新条例出台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诉讼热情高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化”,并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因此,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是降低护患矛盾和纠纷的重要措施。护理风险低意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漠,缺乏预见事故发生的能力。近年来,因护理人员操作不慎,监护不力,院内感染,病例卡遗失,医疗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所导致的临床护理安全纠纷呈上升趋势,显示护理安全因素在不断放大,其包括病人、护理人力资源、医疗护理技术、医源性、药物性、医院卫生学、医院环境和设备,组织管理等因素。因此,护理安全管理也扩大到了对患者、医务人员、药物

9、、设备、组织机构机制与程序、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缺陷原因的管理。护理活动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必将导致更多的纠纷。最终矛盾集中反映到护理安全问题上,依法行护,依法治护,依法维护,护理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护理安全文化形成八个观点: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超前,安全是效益,安全是质量,安全也是生产力,风险最小化和安全管理科学化。三种意识:即自我保护,保险防范和防范未然的意识,被称为护理安全文化的精髓。我们医院护理部近年来还大力倡导医院护理安全文化,鼓励护理人员谈经验教训,让全员护理人员分享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时开始,就构成了医患合约的关系,医院无时不在承担着对患者的各项责任,其中医疗护理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10、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维权意识的增强,更促进了医院把医疗护理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时或错抄或漏抄;目前

11、医嘱核对大部分科室只能每天核对一次,做不到班班核对,甚至核对时也未对出错误,以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等 2)交接班制度不严,护士往往对病人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天交过第二天就不交班了,结果夜间发生病情变化时夜班再交班, 3)医院有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分级要求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但是个别护士值班时不能按时巡视危重病人或巡视病房时也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着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有时甚至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对危重、意识丧失的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2.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

12、1)我们的护士多为年资低,临床经验不足者,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造成一些基础操作如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溶液的配制了解不够;常用的药物规格不够熟悉(举例如化疗药物);备皮范围、方法掌握不够甚至刮破皮肤等。2)有的护士理论知识缺乏,或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以至于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措手不及,不能及时处理。 3)不能熟练掌握一些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果是在抢救病人时更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 .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书要求真实、字迹清楚等,它也是法律的有力依据,要用它保护自己。但是我们仍然还有不

13、重视现象4. 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理解病人心理变化发生5. 1)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比较薄弱;观察病人不仔细,不能及时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或在无意间违反了保护性医疗制度,使病人对治疗丧失信心。2) 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等。(2) 管理者因素1.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意识不强;2.对各种职责、制度、常规的落实情况监控力度不够;3.对低年资及业务水平低下的护士的业务培训是有的,但是督促检查不够;4.在差错事故高发时段未能做好人力资源的调整;5.病区一些标识牌缺乏或不够用,如防跌

14、倒、坠床标记、腕带不够用;有的床无护栏等都是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因素。(三)患者因素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但患者的一些违医行为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安全执业,如:不假外出、不按时服药、拒测体温、血压、拒绝翻身等。护士应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良情绪,护士要养成注意倾听患者倾诉的习惯,聆听时注视对方并恰如其分地穿插提问,忌随时打断患者的倾诉,或对患者的疑问置之不理。在交流过程中重视非语言交流,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可以给患者一种尊重、亲切、可以信赖的感觉;其次是注意面部表情,护士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温和微笑的面容,以鼓励患者战胜疾

15、病的信心。体会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护患的沟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特别是在现在特殊时期,对护理每个环节随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一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1. 关系到医疗纠纷侵权诉讼的成败2、接反映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3、医疗费用药品报销的凭证二、护理文件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活动等的客观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应严肃对待,妥善保管。基本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1. 护理文件书:写文字要简明扼要,使用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可使用,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时间记录到分钟。2. 因抢救急危重症,未能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和补记时间。3、护理文件应当版面整洁,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4、 各项栏目应逐项填写完整,并由相应护士注明日期并签全名。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