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740344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1.课程标准: (1)对小说的复习要求是“了解小说阅读的考点及常见题型”并“熟练掌握小说的答题技巧”。 2.教材分析: 小说阅读是河南中招的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3.中招考点: 河南中考对小说的考察主要从理清小说的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能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作用进行分析等三个方面入手,学生在备考中应在这方面多努力。,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复习时,对小说的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方法还比较陌生。,第一课时,复习目标: 1、通过速读课文,能归纳出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及文学常识。 2、通过品读课文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速读课文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 2、复习方法:速读,识记,归纳,合作交流。 3、复习时间:20分钟 4、复习要求:归纳出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及文学常识。,9课:(1)字音,轩( ) 嬉闹( ) 凹地( ) 雍( ) 掺杂( )胆怯( ) 撅( )给予( ) 觅食( ) 撩逗( ), 释义:,厚实: 嬉闹: 撩逗: 驱除: 茫然: 乖巧: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丰富、富裕。,嬉笑打闹。,挑逗、招惹。,赶走,除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失意的样子, (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机灵,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3、。,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10课 (1) 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拮据ji j 栈zhn桥 别墅sh 牡蛎l 褴褛ln l 撬qio开 煞sh白 嘟囔d na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糟(t) 蹋 无(li) 赖 阔(chu) 绰 (ch) 诧异 倒(mi)霉,(2)释义,拮据: 阔绰: 1. 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2.排场大,生活奢侈. 3.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 面 色极白,没有血色。 4.衣服破烂。 煞白: 褴褛:,心声(1)字词,呵斥 棱角 斩钉截铁 契诃夫 恍惚 窸窸窣窣 过瘾 簪子 毛毛剌剌 学徒 窘迫 撇嘴 妒忌 咳嗽 从

4、容不迫 憋闷 抽噎 沙哑 出风头 道歉 撒娇,(2)应理解的词,棱角分明:比喻锋芒显露出来的清楚鲜明。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态度坚决果断。 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妒忌:忌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健谈:善于说话,经久不倦。 单枪匹马:一个人单身上阵。比喻没有旁人帮助,单独行动。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 用来做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复习指导(二),了解作家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选自呐喊,选自朝花夕拾,雪,藤野先生,选自野草,选自朝花夕拾,风筝

5、,选自野草,曹文轩,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后世产生极大

6、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黄蓓佳,黄蓓佳,1955年出生江苏如

7、皋人。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1972年高中毕业,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分配至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1984年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副主席。,小说阅读要点:结合本单元所学课文,参考提示要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复习指导(三),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

8、映的社会情况。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划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思路: 人物+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某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人物上

9、)自身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与另一人间的烘托作用:映衬或反衬; (情节上)推动某一情节的发展; (主题上)凸显某种主题,第二课时,复习目标 1、通过再读故乡 ,能把握本课的写作手法,品析语言。 2、通过品读我的叔叔于勒 ,能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复习指导(一) 重点课文知识梳理、总结,重点课文:故乡,故乡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对比,请举例说明文章有哪些对比?,20年前后故乡的对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0年前后人物的对比(闰土和杨二嫂)。,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

10、,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复习检测:故乡回答下列问题,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

11、怕”?(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

12、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复习指导(二) 环境的作用,方法指导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要点归纳: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渲染气氛; 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预示人物命运;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烘托、暗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暗示主题,1、自然环境: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

13、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 b、渲染环境气氛 例:“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我的叔叔于勒) c、烘托人物心情 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 d、烘托人物形象 例:“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乡) e、预示人物的命运 例:红楼梦 f、表现人物性格 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14、”(智取生辰纲) g、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2、社会环境: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云南的歌会) b、渲染环境气氛 例:“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没有任何声音。 ”(蜡烛) c、衬托人物心情 例:“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d、推动情节发展 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15、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课) e、深化主题 “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蜡烛),复习指导(三),小说的主人公怎么样判别,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于勒。虽然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这个人物也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但判定作品中某一人物是否主人公,关键应看这一人物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限时训练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选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