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39987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重点就如何加快发展金塔现代农业产业提出如下思考 一、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现状 现代农业是与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紧密相关的产业是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的惯性使然和农业自身的弱质状况我县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结构性、素质性、体制

2、性矛盾十分突出 1、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调整比例不尽合理县乡各级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信息引导、政策扶持等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为17894牧草比例偏小;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服务业各业比重为35.60.110.70.153.5林业和渔业比重太低;一、二、三产比重为471835表现为一、二、三产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太小 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但产业风险逐年加剧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县形成了棉花和肉羊两大优势和支柱产业“两白”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奠定了“全省第一产棉大县”和“全省农区最大养羊县”的地位但全县农村经济受棉花产

3、业的影响过大“棉花经济”特征明显辅助和后续产业不强棉花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产业过于单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 3、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但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十五”期间我县推广普及了各类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430多个推广了地膜覆盖、设施种养、病虫害综防等10项常规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胚胎移植等10项高新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覆盖率达9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为推动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品牌农业发展滞后、高新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4、但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初步建成了30万亩优质棉花、2万亩制种、百万只肉羊等种养业生产基地培育扶持了西域阳光、康源油脂、金信蔬菜、神舟纺纱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不出县即可实现加工增值延长了产业链条但是农业产业化整体还处于初级水平呈现出“两多两低三少”即低档产品多、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少、出口产品少、花色品种少缺乏高档、名牌产品和支撑拉动金塔经济发展的规模龙头企业 5、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但局部生态趋于恶化依托鸳鸯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黑河节水改造、日协节水治沙、“三北”防护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林地建设全县灌溉水利用率达到了51%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50.68万

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08%绿洲内森林覆盖率达32.8%封育天然植被230万亩但近年大面积开荒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扩张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及西部风沙干旱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草场和林地枯萎、退化砍伐林木、过渡放牧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6、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但功能发挥仍显不足建立和完善了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核定了人员编制和工资初步实现了农牧业生产的全程化服务但乡镇涉农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不到位、工作量大、工资水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7、农民素质有所提高但小农经济意识依然浓厚依托“绿色证书工程”

6、、“阳光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等项目和“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累计完成培训“绿色证书”学员8341人、“阳光工程”学员2500人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在长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影响下农民生产经营“小而全”的做法根深蒂固农民一家一户耕地面积小田块零星分散种养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技术欠缺、生产落后、收入偏低、缺乏诚信意识仍是最需要扶持帮助的一大群体 8、农村改革逐步深化但基层矛盾不容忽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迈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

7、步伐但是农民综合素质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土地流转难度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困难、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增强为农服务水平为抓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努力把金塔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酒嘉地区的后花园和卫星发射基地的后勤生活保障基地 (二)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建立较为完

8、善的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与推进城乡统筹相结合、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推进法制农业建设相结合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突出农业内部三业并举加快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的产业布局、鲜明的产业特色、高效的产业结构、发达的产品加工、活跃的农业服务使农业由传统的产品或原料产业转变为与现代工业相协调的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综合产业具体地讲: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两白”产业;突破性地抓好日光温室、精细加工菜和高效葡萄种植;下大力气抓好高效制种、优质红枣种植;稳定提高水产养殖扩大特禽养殖提高名特优比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突出特色兴办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是:棉花产业

9、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肉羊产业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以上特色高效产业发展12万亩;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弓棚蔬菜、精细加工蔬菜5万亩;发展库尔勒香梨、套种红枣、高效葡萄4万亩;发展对外高效制种3万亩;发展特禽、水产养殖10万只 力争“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在“十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7%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 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加以推进重点加快“三个调整”:一是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种养效益积极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加快新品种引进挖掘本地优

10、势加快建设棉花良种、优质畜禽、高效制种、加工蔬菜等一批规模大、区域特色明显的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优质品种和养殖业的比重二是加快农业空间布局调整不断提高规划水平种植业上在全面发展优质棉种植的基础上依托城郊和毗邻十号、十四号基地的地域优势以金塔镇和航天镇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和观光休闲农业;以羊井子湾乡和新开发的农林场站为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葡萄和酿酒葡萄;依托敦煌种业公司重点以中东镇为主辐射带动西坝、古城、三合发展蔬菜、瓜类、花卉等高效对外制种;以航天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套种红枣;依托西域阳光集团、金信食品有限公司等蔬菜加工企业重点以金塔镇、三合乡、东坝镇为主发展各类加工蔬菜种植畜牧业上顺应城镇化、生态化发展要

11、求建立高标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淘汰非设施化规模养殖场;重点在西坝乡、鼎新镇、东坝镇等乡镇发展优质肉羊基地;城郊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保证城市居民对牛奶的需求;利用鼎新片和鸳鸯池、解放村水库的水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和建设休闲渔业基地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重点打造优质棉花、加工蔬菜、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葡萄、对外制种、特色红枣等六个产业基地逐步使每个乡镇都能形成至少一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批高效产业区、产业带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竞争

12、力强的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产业 农业技术水平高低是支撑特色优势产业比较优势的核心因素一是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切实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围绕优质棉、肉羊、果蔬等引进推广一批适应产业化发展和加工需要的优良新品种在棉花上重点引进jd3、jd4、新石k4、丰棉8号新品种为提质增效现有常规品种逐步向杂交品种过渡大力引进西北内陆杂交棉新品种加大推广力度;在肉羊上重点引进道塞特、杜泊、夏洛莱、萨福克、波尔山羊等优质肉羊新品种;在林果上重点引进酥梨系列、库尔勒香梨、堤子系列葡萄、油桃、仁用杏等优良品种;在水产业上引进罗鲱

13、鱼、鲑鳟鱼、河蟹等优良品种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良种化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平衡施肥、畜禽水产高效养殖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要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低能耗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清洁能源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促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推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三大体系建设重点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县级并争创国、省级农业技术标准加快金塔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 3、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产业化经营

14、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举措重点要在培植市场主体、打造优势品牌上下功夫: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力争5年内新上龙头加工企业10个其中有2至3家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实现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聚集形成高效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二是鼓励和扶持农民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

15、水平通过发展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分散的农业生产整合起来将产加销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和保护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注册绿色农产品品牌;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培植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水、土、气的监测控制工业污染物遏制农业自身污染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大做强现有优势品牌如大柴梦瓜菜、金雪棉种、鸳鸯河蟹、飞富面粉等加大品牌的开发和推介力度形成一批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名

16、牌产品 4、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的创新平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一是加速建设农村中介服务机构依托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的人才、技术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或产业技术联盟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二是积极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鼓励、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专合组织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工作考核制度实行工作绩效、职称评定和职级待遇“三挂钩”鼓励县、乡优秀科技人员到农村创建科技实体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