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39716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性脑炎_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病毒性脑炎_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病毒性脑炎_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病毒性脑炎_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病毒性脑炎_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性脑炎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脑炎_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查房 病毒性脑炎,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汪根云 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 华丽蓉,病史回顾 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出院指导,病史回顾,既往史:患儿王璇,女,岁,系“发热4天,咳嗽2天”入院,入院前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在.,无咳嗽、呕吐、腹泻。近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出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为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显。10.4晚入急救中心,10.5上午转PICU。 基本情况:T 38 P 120次/分 R 38次/分 W 12kg 神清,反应欠佳,精神较差,呼吸稍促,营养中等,前囟未闭0.5cm0.5cm,平软。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9.02109L,中性

2、粒细胞69.9%,HGB121gL,PLT348109L,CRP5.811mgL。 胸片示支气管肺炎改变。,入院诊断,病情演变,10.4 22:00 立即予吸氧(1L分)、雾化吸入拍背吸痰、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 10.5 05:30 仍有发热、咳嗽,精神差,面色较苍白,有轻度三凹征,时伴呻吟,大便较稀,量不多,小便量可,予布洛芬混悬液4ml口服,呋塞米静推减轻肺水肿。请PICU会诊。 10.5 08:30 转PICU,转科时患儿神志不清,反应差,三凹征(+),面色苍白,继予抗感染、雾化平喘化痰、吸氧、留置胃管等处理,需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10.5 10:00 行腰椎穿刺术,取脑脊

3、液做常规、生化、培养检查,去枕平卧46h。,病情演变,10.5 23:00 患儿呼吸困难,叹息样呼吸,呼吸减慢约510次分,伴SpO2下降到60%,HR200次分以上,双眼上翻,立即吸痰,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咪达唑仑持续泵入中。 10.6 09:00 脑脊液常规、生化示有核细胞数20106L,白细胞数80106L,蛋白0.45gL,氯化物113mmolL,葡萄糖5.6mmolL。 血气分析示:PH7.29,PCO2:66mmHg, PO2:100mmHg,HCO3:31.7mmolL,BE:4,Hct38%,调整呼吸机参数,循环差,体温39以上,予冰帽降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循环,甘

4、露醇降颅内压。,病情演变,10.6 10:00 患儿出现面色口唇发绀,机械通气下SpO280%,HR60次分,吸痰,调整FiO2至80%,胸外心脏按压,2次肾上腺素应用,病危通知。经抢救后面色渐转红润,HR渐上升至200次分。 10.6 22:00 日间体温波动在38 42之间,经物理降温后体温渐降至正常。禁食中。 10.8 10:00 患儿深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对疼痛无反应,提示预后极差,继续给予丙球、血浆及抗感染、降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 10.11 10:00 体温正常,呼吸机辅助通气,仍无自主呼吸,深昏迷状态,病情持续恶化。 10.11 16:30 家长签字要求出院,撤

5、除呼吸机,办理出院。,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 均为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由多种病毒引起。根据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本病的病程多具有自限性。 病因 多种病毒均可引起脑炎、脑膜炎,主要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其次为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等。,相关知识,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直接入侵的病毒对脑组织的破坏。脑组织、脑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局部出血性软化坏死灶。除此之外,免疫反应可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以及血管及血管周围的损伤。,病理生理,临床表现,1.病毒性脑膜炎 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继

6、而发热、恶心、呕吐,婴儿常有烦躁不安,易被激惹;年长儿主诉头疼、颈背疼痛,脑膜刺激征阳性。较少发生严重意识障碍、惊厥以及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2.病毒性脑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1)前驱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病程:,临床表现,为一般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惊厥 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 运动功能障碍 精神障碍,一般23周,多数病例可完全恢复,少数患儿可遗留某些后遗症如癫痫、听力障碍、肢体瘫痪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肺炎,1.定义: 2.病因: 3.临床表现:,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东、植物油及过敏

7、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1)内在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 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环境因素: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阳光不足、冷暖失调等 (3)病原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 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细菌:肺炎链球菌多见,其他有 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1)轻症: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典型病例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2)重症: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前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及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后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烦躁不安,面

8、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等。 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可有脑膜刺激征,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急性呼吸衰竭,1.定义: 2.病因: 3.临床表现:,简称呼衰,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PaO250mmHg。,中枢性呼吸衰竭:由呼吸中枢病变引起,如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脑损伤、肿瘤、中毒、颅内

9、压增高等。 周围性呼吸衰竭:由呼吸器官或呼吸肌的病变所致,如急性喉炎、异物梗阻、肺炎、哮喘、脊髓灰质炎伴呼吸肌麻痹、重症肌无力等。,呼吸系统症状:中枢型呼衰:主要表现为呼吸节律和频率的改变。呼吸快慢深浅不匀,可出现各种异常呼吸,如潮式呼吸等。 周围性呼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 低氧血症的表现: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以唇、口周、甲床等处为明显。 神经系统:早期可有睡眠不安、烦躁、易激惹、继而出现神志模糊、嗜睡、意识障碍,严重时出现颅内压增高、惊厥及脑疝的表现。 循环系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3.临床表现:,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障碍:出现少尿或无尿,尿

10、中可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严重时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 消化系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等胃肠道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时出现转氨酶增高等。 高碳酸血症表现:PaCO2轻度增高时,患儿出现多汗、摇头、不安,并可出现四肢温暖、皮肤潮红、瞳孔缩小、脉速、血压升高、口唇暗红;进一步增高时,则表现为昏睡、肢体颤动,心率增快;继续增高则出现惊厥、昏迷、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护理诊断,P1、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病毒血症有关。 P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P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P4、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实

11、质炎症有关。 P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消耗增加有关。 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昏迷、瘫痪长期卧床关。 P7、舒适的改变 与PICU各种仪器的报警音、电话铃声等有关。 P8、恐惧(家长) 与知识缺乏、病情危重有关。 P9、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P1、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病毒血症有关。,I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I2、监测患儿的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在 38.5以上,给予冰帽降温,体温在39以 上,给予冰毯或药物降温,降低大脑耗氧量; I3、评估患儿有无脱水症状,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 量。 O:10.6 22:00体温渐降至正常后无发热。,P2、清理

12、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 粘稠,无力咳痰、呼吸功能受损有关。,I1、室内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保持在50% 60%; I2、取平卧位,颈部放置小软枕,以畅通气道;协 助排痰,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经常轻拍胸背; I3、湿化和雾化吸入,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每次15 min,每天数次;湿化液加入解痉、化痰和抗炎 药物,有利于通气和排痰;呼吸机温湿化器内 无菌水保持合适水位,每日更换;,P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 粘稠,无力咳痰、呼吸功能受损有关。,I4、及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0.51ml NS湿化后充分给氧。注意无菌操作,顺序地吸 出气管内、口鼻咽部的痰液。动作轻柔,负压 不宜

13、过大,吸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损伤气道 粘膜和继发感染。 O:住院期间呼吸道通畅,无痰液堵塞。,P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I1、保持呼吸道通畅; I2、吸氧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及流量; I3、密切观察氧饱、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 I4、呼吸机辅助呼吸。 O:肺换气功能良好。,P4、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I1、去除影响患儿情绪的不良因素,创造良好的 环境; I2、针对患儿存在的幻觉、定向力错误的现象采取 适当措施,提供保护性照顾; I3、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防止患儿坠床发生; I4、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O:患儿安静,无坠床发生。,P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

14、要量 与禁食、消耗增加有关。,I1、遵医嘱予禁食,给予静脉营养; I2、遵医嘱给予血浆、静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入支 持治疗; I3、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吵,减少机体热量消耗。 O: 患儿体重未见明显减轻。,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昏迷、瘫痪长期卧床关。,I1.保持床单位整洁,无渣屑,随脏随换. I2.更换尿布动作轻柔,勿拉、拽,防止会阴部皮 肤受损. I3.加强骨骼隆突处皮肤的护理,观察局部皮肤的颜 色、温度,有无发红等. O: 皮肤黏膜完整,无受损,P7、舒适的改变 与PICU各种仪器的报警音、电话铃声等有关。,I1:调节各机器使其噪声降低到最小; I2:对于各种机器(输液泵 、监护仪

15、、呼吸机)报 警及时关闭处理; I3:将电话的来电铃音变为音乐; I4:每日温水擦浴,更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臀 部,动作轻柔,保持臀部清洁,防止红臀; I5:头下垫水枕,约束带下放衬垫,松紧适宜。 O : 患儿入院后安静入睡,P8、恐惧(家长) 与知识缺乏、病情危重有关。,I1:向家长耐心详细的说明病情及治疗方案; I2: 介绍宝宝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介绍医疗技 术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I3: 告诉家长PICU的探视时间,也可以电话询问。 O: 家长恐惧减轻,能配合治疗,P9、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I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 如发现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应迟钝,多提示有脑疝及呼吸衰竭发 生; I2、观察意识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 碍,应警惕是否存在脑水肿。 O: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2.告知家长患儿现病情,建议继续治疗; 2.患儿观察: T、R、穿刺点出血情况; 3.患儿护理途中勿喂奶,告知出现呕吐如何处理 等。,谢 谢 聆 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