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39663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年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 朋友们: 语言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沟通的主要媒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多么严重的限制如果说文字是语言的衍生物那么相对于文字而言语言则是一种缺乏固定性的沟通媒介 由于受自然环境、地域、种族等客观因素的交替影响生活在不同国度的现代人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同一国度的现代人也由于上述原因逐渐形成了细化的语言派别其主要特点即依附于同一种文字(指汉字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在习惯上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同一种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的汉语称为“方言” 虽然语言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但随着地域交流的频繁和深入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方言

2、在一点程度上呈现出萎缩的现象普通话的作用是便于人们的口头交流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的现象已经基本成了历史在普通话推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今天只要一个人的口语能力没有太大问题他(她)在沟通方面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普通话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通行证”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普通话为人们消除了种种沟通障碍的同时也无形中侵占了方言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方言的萎缩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人们逐渐由乡村涌向了城市而相对来说城市的普通话氛围要比乡村浓烈得多另外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70后从小学开始就满嘴的普通话紧随其后的80后、

3、90后就更不在话下了虽然由于上一辈的缘故方言不会在上述三代人手上消失但在这样一个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的语境下特别是人口大流动的今天他们的下一代会有多大的几率继承家乡的方言呢当然由于人口大幅度流动方言有可能被用交叉感染的方式被外地人继承但这种互补就像美国人背论语背得比中国人熟练一样是一种莫大的反讽 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方言理应像我们生命中的遗传密码一样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世世代代传下去假如这种延续变得刻意了甚至是仪式化、职业化了那就证明我们的语境出问题了它原本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就证明它应该永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份不言自明的遗产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或许能给后代留下各种各样的遗产但他们最需要其实只是一种纯正的方言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无声召唤他们凭借着那一声召唤就可以循着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包括一些很琐碎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方言继续萎缩下去势必会带动地方文艺的萎缩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文艺将越发后继无人虽然地方文艺的萎缩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但如果没有了方言这个根基正宗的地方戏曲必然会荡然无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会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假如没有几个90后会说安徽话了我们难道就用普通话唱黄梅戏 面对这个看似滑稽的问题我们应该沉默并且行动起来 :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