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739596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适用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执笔人:马剑颖 审定人:罗 仁 肖长虹 学院负责人: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020058 学 分:11.5学分 学 时:256学时(课堂教学156学时、临床见习100学时) 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学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中医学其它临床课程 适用专业: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

2、的主干课程之一。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列有三个内容,第一为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第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知识;第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各论列50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 教学方法

3、以课堂讲授为主,按照本大纲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合理分配学时,可适当配合多媒体课件及声像材料,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discipline to systematically deal with internal diseases by using principl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illness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unde

4、r the guidance of TCM theory. 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a bridge course between basic theory of TCM and clinical departments, plays a role of connecting the precedence to the following. Only by further studying and clinically practicing internal medicine, can basic theory be deeply understood and gr

5、asped. Only on the basis of internal medicine, can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be better known. This i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There are two parts: general discussion and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6、 of TCM , the basis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and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writing of medical record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are discussed in the first part. In the second part, 50 diseases are introduced on the definition, causes and pathogenesis, diagnosis, differentiation of sy

7、ndromes and treatment, prevention, etc.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2.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及治疗学的特点。 3.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与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及中医内科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任务、特点。 2.简介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3.讲解与分析病因学的特点。 4.讲解与分析病机学的特点。 (1)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2)气血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3)风火湿痰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4)六经

8、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卫气营血病机、病证概念的及特点。 (6)三焦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分析与讲解分类学与治疗学的特点。 6.分析与讲解中医内科临证方法特点。 7.重点讲解中医内科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难点: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 下篇 各论 感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是外感疾病,病邪轻浅,预后一般良好。 2、掌握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证治方药。 3、熟悉治疗虚体感冒的变法。 【教学内容】 1、介绍感冒的特征,以鼻塞、流涕、喷

9、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症,并说明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2、叙述病因以风邪为主,风寒、风热多见,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理重点为卫表不和。 3、明确本病辨证属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 4、分别讲解常见三症的症状特点,(1)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法,银翘散。(3)暑感冒证用清暑祛湿解表法,新加香薷饮加减。并说明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区别气虚、阴虚等不同表现,治以益气解表或滋阴解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难点:兼挟症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 咳嗽 【目的要求】 1、了解

10、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 2、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脏腑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3、掌握常见七类咳嗽的辨证施治。 【教学内容】 1、介绍咳嗽的概念,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2、指出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燥热的不同,内伤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它脏器有关,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 3、讲解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11、 4、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宣肺法,三拗汤、止嗽散加减。(2)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肃肺法,桑菊饮加减。(3)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法,桑杏汤加减;若属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用健脾燥湿化痰法,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用清热豁痰肃肺法,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证,用清肺泻肝、化痰止咳法,用黄芩泻白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证,用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法,沙参麦冬汤加减。 【重点难点】 1、重点:咳嗽的病因病机,外感、内伤咳嗽的区别,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 哮病 【目的要求】 1、

12、了解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逆。 2、明确哮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 3、掌握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熟悉发作时区别寒痰、热痰,平时着眼肺、脾、肾的具体辨证。 【教学内容】 1、介绍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并简要交待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 2、指出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 3、说明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为诱因所触发,以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升,壅塞气道,肺管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 4、讲解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发作时辨别寒证、热证、及寒包热证、风痰证;平时辨别肺、脾

13、、肾三脏的亏虚。 5、指出哮病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说明发时应祛邪利气。(1)寒哮证:用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法,射干麻黄汤加减。(2)热哮证: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法,定喘汤加减。(3)浊哮证: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风哮证:舒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加减。缓解期:(1)肺虚,补肺固卫,用玉屏风散。(2)脾虚,健脾化痰,用六君子汤加减。(3)肾虚,宜补肾摄纳,用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久病大发作时上盛下虚者,参阅“喘证”篇 【重点难点】 重点:哮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喘证 【目的要求】 1、了解喘证的

14、病理机制,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 2、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证治。 3、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喘脱的治疗。 【教学内容】 1、介绍喘证的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说明喘证病因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内伤可由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及劳欲、久病所致。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邪壅肺气,宣降不利;虚喘属精气亏虚,肺肾出纳失常,反复发作可致喘脱。 3、讲解辨证要点当分虚实。治疗原则,实证祛邪利气,虚证培补摄纳。实喘:(1)风寒闭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加减。(2)表寒里热(寒包热证),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加味。(3)痰热蕴肺证,清泄痰热,桑白皮汤加减。(4)痰浊阻肺

15、证,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5)肝气乘肺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5)水凌心肺证,温阳利水,泻雍平喘,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虚喘:(1)肺虚证,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2)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4、介绍喘证大发作导致喘脱的应急处理。 【重点难点】 重点:喘证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虚、实喘的证治方药。 难点: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 肺痈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特征,熟悉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 2、掌握治疗本病的主法、主方及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治法。 3、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 【教学内容】 1、指出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病证。 2、介绍病因以外感风热为主,或因痰热素盛所致。病理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 3、讲解辨证主要分初期、成痈、溃脓、恢复期四个阶段,治法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1)初期:用疏风散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