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39386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海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海学校地震应急、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演练安排    1、内 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

2、疏散演练    (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全体学生。     3、时间:2008年11月25日  上午 9:30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

3、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4、     组  长:刘佳敏     副组长:张玉红、滕征坤、李德乾     成  员:全体教师     信号员:贾铁柱(2) 教室室内指导组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职责:      

5、、“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后操场。   、班主任和搭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学楼楼层指导组一楼:刘佳敏、宋文春 、朱秀瑜二楼:张玉红、程盛鑫、滕征金、贾铁柱三楼:滕征坤、张 辉、闫 峰、徐祥永四楼:李德乾、赵 瑜、于长华职 责:  

6、;    、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各楼层指导组负责指挥本楼层,并与所处楼层的师生一起撤离。      (4) 信息采集:滕先全       (5)救护 : 张桂玲、梁素敏 (地点:后操场中央)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望海学

7、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下同)。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

8、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一

9、楼学生直接通过南门经东侧(远离建筑物)跑向操场,到操场指定位置集中,并蹲下。    二楼学生经楼梯下楼通过北门后,到操场指定点集中,并蹲下。    三楼学生直接通过南门经东侧(远离建筑物)跑向操场,到操场指定位置集中,并蹲下。 四楼学生经楼梯下楼通过北门后,到操场指定点集中,并蹲下。3、 5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解散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10、; (四)自救互救演练    1、内 容:(1)止血  (2)固定  (3)搬运  (4)心肺复苏    2、请校外医生 :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 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未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

11、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 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

12、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各班后门打开并留有应急通道)    3、全校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    4、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全校演练时,底楼人员就近在教室前后出口处离开教学楼,二楼、三楼、四楼的班级就近各分左右楼梯顺扶杆下楼(以楼道中线为准),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学生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   

13、;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特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望 海 学 校 2008、11、21望海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望 海 学 校2008、11、22望 海 学 校 消 防 演 练 方 案望 海 学 校2008、11、22望海学校消防演练方

14、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本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二、演练目的:“火灾猛如虎”,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 防安全应急预案。通过消防安全演练,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三、灾害预设:当学校教学楼某处突然失火时

15、。在火光、浓烟之中,学生会产生惊恐失措现象,或慌不择路而跳楼,或缩成一团任火烧。可能发生学生被烧死、踩死、摔死、呛死、挤死的恶性伤害事件。四、组织机构:总 指 挥: 刘佳敏指 挥: 张玉红、滕征坤、李德乾后勤保障: 贾铁柱成 员: 全体教师摄 像: 滕先全五、形式:实地操练六、时间:2008年9月15日七、地点:本校校园内八、逃生演练具体过程:1、由贾铁柱老师在教学楼三楼楼梯口点火生烟,同时各班级学生在教室内“上课”。发现火灾情况后,校领导及时赶到,同时通过广播指挥师生向楼外疏散:“大家不要慌,马上有秩序地撤离”;其他人用灭火器在外围灭火,疏散组和抢救组展开行动”。2、楼上被困师生在窗口向外呼

16、救(招手示意)3、领导广播喊话:“楼上被困的师生们,你们要镇定,千万不要盲目乱跑,不要跳楼,要积极想办法逃生,一时无法逃生的,要关严南门窗,防止引火入室,等待救援,消防战士和老师马上就到。”4、抢救组(滕征金、刘延利)上去进行营救二个“行动不便”的学生。5、疏散组(宋文春、程盛鑫、张辉、闫峰、赵瑜、于长华)在楼道内外疏散各班师生。疏散路线:学生在疏散指挥人员指挥下迅速掏出手绢(毛巾等),用水浸湿后掩住口鼻,俯首低行,有秩序地跑出教学楼,来到安全区。进行疏散逃生时要做到听从指挥,有序疏散,确保安全。各班到达安全区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及时汇报。教育学生发生火灾时,能够做到:遇事不慌,头脑冷清;判明情况,思考对策;积极自救,互帮互助;听从指挥,有序疏散。九、灭火演练具体过程:1、生火:由贾铁柱老师在后操场中央点火2、刘佳敏校长对学生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灭火3、部分学生进行练习十、现场总指挥宣布:望海学校消防逃生演练结束。十一、灭火结束,消防器材回收。(贾铁柱)望 海 学 校2008、1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