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9197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概要(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储运业务科,前言,石油,对于石油人来讲,太感亲切了。石油人自从一进石油门,就穿的是石油服,干的是石油活,吃的是石油饭,想的是石油,念的是石油,说的是石油,就连唱的也是石油。野外餐风饮露,夏斗酷暑,冬战严寒,以苦为荣,顽强拼搏,为的是石油;院墙里高度职守,精细操作,为的是石油;室内呕心沥血,苦苦攻关,为的也是石油。闻油则喜,闻油而起,是石油人的共同性格和品质。,石油,对于石油人来讲,太感自豪了。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是石油人;建立起中国的石油工业体系,是石油人;拼命为国家建设输送“油血气脉”,是石油人;挽救“文化大革命”期间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是石油人;担当起维护

2、国家石油安全的重任,也是石油人。而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离不开石油;工业、农业、国防等,离不开石油;就连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也离不开石油。石油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石油人由衷地感到骄傲。,前言,石油,对于石油人来讲,太感激励了。建国初期,国家几乎没有油,又遭到石油进口封锁,石油人着急,憋着一股气搞油;后来,国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步伐,石油人继续顽强拼搏,努力发挥“造血”功能;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飞速发展,又出现了石油能源供应不足问题,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石油人积极担当起保障国家能源的重任,一方面眼睛向内,继续挖掘国内油气资源,另一方面背井离乡,走向海外,寻求国际能源补充。因此,国家需要油,

3、就是石油人的责任,就是石油人的动力。石油人永远是保障国家石油能源供给的主力军。,前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陕西延长中国内地最早的油矿 延长石油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中国 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和和开拓者。 1905年经清政府批准创建“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1935年起,延长石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在民族独立、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延长石油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油田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开发于1939年,

4、已走过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先后投入开发的有老君庙、鸭儿峡、石油沟、白杨河、单北、青西六个油田。解放前10年,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的95%,玉门生产的油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田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后,从六十年代起,玉门油田担负起“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曾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从玉门油田走出并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

5、部、两院院士的就有22人,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就是从石油河畔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著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玉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老君庙石油工人心中不灭的殿堂,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老君庙原本是祁连山下石油河边台地上的一座小庙。据说,在石油人来到这一带之前很久,这里曾经一度是淘沙采金的地方。有一个人鸿运高照,竟然在石油河里找到一块相当大的“狗头金”,发了点财,于是出资建了这么一座小庙,取名“老君庙”,向太上老君表示感谢。,老君庙石油工人心中不灭的殿堂,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老君庙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资

6、源委员会专家的孙健初先生,坐着敞篷汽车,带着一批技术员,历时半月,从兰州来到玉门,在老君庙边,石油河畔扎下帐篷,开始了艰难的“找油”。至1939年“老一井”出油,油田进入正式开发。从1939年至1959年的20年里,老君庙油田的石油,有力地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油料供应,支援了新中国的建设。,老君庙石油工人心中不灭的殿堂,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 190年4月13日至24日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陈郁部长作中国石油工业方针与任务的报告。会议决定成立石油管理总局,下设西北石油管理局;建议教育部在高等院校设立石油科系;号召从事石油工业的技术人员归队。,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师 195

7、2年2月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命令写道:“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师 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副主任李富春致函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贾拓夫,强调要大力开发西北地区的天然石油,要将石油工业建设放到今后国家工业建设的重要地位。,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突破发现克拉玛依油田 1955年10月29号,位于新疆准噶尔

8、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1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勘探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从而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石油勘探长期沉闷的局面,是新中国石油勘探史上的第一个大突破。它用事实证明了陆相贫油论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含油气远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克拉玛依的由来 克拉玛依是全国唯一的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得名于市区北侧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群天然石油沥青丘,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的音译,其含义是 “ 黑油 ”。这里至今 仍有黑色的原油自然外 溢,成为石油城市独具 特色的标志和“圣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

9、废待兴,亟需“工业血液”。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就给四川石油工业下达了“四川盆地是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要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发展任务。1958年春天,陆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3月10日至16日,龙女寺构造女2井、南充构造充3井、蓬莱镇构造蓬1井钻至井深1167.2米、1522.9米、1602.74米相继发生井喷,测试单井日产原油70余吨至200吨。3个构造喷油构成一个数千平方千米的含油三角地带。,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时播发了3个构造接连高产喷油的喜讯,并报道了4月底广安构造相继喷油,在蓬莱、南充、岳池、武胜等地约2万平方千

10、米范围内普遍含油的消息。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四川石油职工一片欢腾。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从上海寄信鼓励:“你们在川中地区探出石油,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喜讯希望继续努力不懈,苦战三年,拿下川中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1958年4月,石油工业部在南充召开“全国石油工业南充现场促进会”,决定从全国各油田调配94台钻机给四川石油勘探局,开展“川中石油大会战”,计划首先拿下川中龙女、南充、蓬莱3个油田。一时间,从玉门矿务局、延长油矿、青海勘探局、兰州炼油厂等兄弟石油单位,炮兵二校、总后重庆办事处、514部队、成都军区等部队官兵,以及东北建筑安装公司、西南第五工程公司等地方支援

11、单位的精兵强将云集川中,至9月,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矿务局由1302人骤增至15589人,钻机由11台增至68 台。几乎同时在南充、龙女寺、营山、蓬莱镇、合川、八角场等10多个构造展开钻探。,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其间,各种施工纪录被不断刷新。但开钻的20口关键井,仅有6口发生过井喷且喷油量差强人意,与预期每口井日产原油15吨目标相去甚远。第一场战役功败垂成,于当年11月结束。,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1958年10月,石油工业部党组在新疆克拉玛依现场会上作出决定:“今年最后两个月,必须拿下川中油田,拿出产量, 四川局必须全力以赴;新疆局、玉门局、青海局等都应组

12、织战斗营在11月15日前赶到川中参加会战”更大规模的第二次战役紧接第一次战役打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1958年11月,成立石油工业部川中会战总指挥部,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任总指挥。第二次战役开钻87口井,完钻76口,产油状况较好的只有9口。1959年3月前后,参加会战的队伍陆续撤离,第二次战役结束。,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1959年4月,四川石油管理局党委根据四川省、石油工业部指示精神。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再次决定以增产原油为中心,以大跃进的组织形式开展第三次川中夺油战役。1959年10月至I960年7月,在隆盛、桂花、大石一带相继钻探21口井,获油

13、井14口,证实了川中大安寨油藏是不受局部构造控制的裂缝性油田结论。此为会战第三战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川中石油会战的浮沉 接着,1960年8月1日至1961年9 月,四川石油管理局又组织了会战第四战役。目的是迅速拿下隆盛、桂花、大石一带的含油面积,测算可采储量,为油田开发打基础。此次战役开钻井32口,完钻井28口,获油井24口,控制了以大石13 井至柳1井等范围内约360平方千米及蓬40井区约20平方千米的相对稳产面积,油田早期规模基本形成。,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邓小平指示战略东移石油勘探的重大决策 对于新中国的石油工业来说,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变

14、时期。石油工业在经历了50年代的起步发展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石油产品只能自给40%。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石油部是国家各工业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邓小平指示战略东移石油勘探的重大决策 1958年2月27日和28日,石油部部长李聚奎、勘探司司长唐克以及翟光明、王纲道同志,就天然气的勘探问题向邓小平进行了汇报,听取汇报的还有余秋里同志等。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对松辽、华北、东北、四川、鄂尔多斯地区多做些工作。邓小平的这次谈话,大大加速了我国石油勘探东移的进程,对中国石油工业实现大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意义非同寻常。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对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一个关

15、键性的决策。,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1月,石油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准备加快松辽地区勘探和油田开发,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石油部提交的报告,石油会战由此开始。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组织了人员自带设备,国务院一些部门人员、退伍的解放军战士和转业军官,以及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组成的石油大军进入东北松嫩平原,展开了石油大会战。,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石油会战,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石油会战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石油会战 196

1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以平均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快速上产,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为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5000万吨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