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8629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和语文学习 (67张)(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训练文言文断句翻译一,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无与夜。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翻译及哲理,齐国女子徐吾,和邻居家的媳妇合用蜡烛在夜里纺织,徐吾因为穷不能拿出蜡烛来,邻居媳妇让她不要再和她合用了。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早来,最后离开,来了就把这里打扫干净等待一起织补,只因穷困.现在在这间屋子里,多一个人蜡

2、烛不会为这个人更亮,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为他而更暗,为什么要浪费照在东面墙壁上的多余的光线呢?请分给我一些吧!”邻居媳妇就又和她一起织补起来。,哲理启示: (l)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 (2)善于交流沟通能改变别人。 (3)力所能及尽可助人。,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课前训练文言文断句翻译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3、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陛下会相信吗?”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 庞葱就说:

4、“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葱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见他了。,翻译及哲理,哲理启示:1、三人成虎比喻: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2、判断一件事情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

5、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课前训练文言文断句翻译三,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

6、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

7、的人一样的吗?”,翻译及哲理,哲理启示: 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就没有结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 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

8、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 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梳理探究一 逻辑与语文学习,今天的学习质量改变明天的生活质量。,探究目标,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逻辑与语文学习,提高思维

9、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解题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如: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什么是逻辑,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 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 第三,在狭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逻 辑,一、概 念,二、命 题,三、推 理,四、逻辑规律,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应该了解几方面的逻辑知识,一、概念:,1、定义: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2、组成:内涵、外延,内涵是概

10、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一般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揭示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本质含义、本质属性,是“法律”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列举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一些对象,即分子范围,是“法律”的外延。,3、关系:,1全同关系,5反对关系,2包含关系,4矛盾关系,3交叉关系,如:“阿Q”与“老舍”;“冠军”与“季军”,如:“战争”与“和平”;“真理”与“谬论”,如:“教师”与“作家”;“青年”与

11、“医生”,如:“偷”与“窃”;“母亲”与“妈妈”,如:“学校”与“中学”;“学生”与“中学生”,全异关系,a b,全同关系,a,包含关系,b,b,a,a,b,a,b,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做练习,土豆与马铃薯 虎与中国虎 侦探小说与外国小说 喜欢与讨厌 飞机与蚕 真与假,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反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这就是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 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用金属制成,钢性的,

12、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 那么,“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它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我们可以对某个概念加以一定的限制,从而使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反之亦然。 a.学生中学生高中生重点高中学生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内涵增多、外延减少) b.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内 涵减少、外延扩大) c.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 (内涵增多、外延缩小),说说“意思”的意思 甲:“我来意思意思。” 乙:意思意思?你什么意思? 甲:我说:“没意思。” 乙:“没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 甲:小意思!小意思! 乙:说清楚喽,什么意思? 甲:“我这个意思,您可能不会理解我这个意思。” 乙:“你这

13、人真有意思。” 甲:“原来吧,我是不好意思到您这儿来意思意思, 可是要不来意思意思又怕你说我不够意思! 结果到这儿一看:您这意思还真不像是 那个意思。 我也知道,这意思意思也确实没啥意思,反正 我这意思-,你该明白了吧?”,答 案,意思意思- -1、略表谢意 什么意思-2、意图 什么意思- -3、解释 小意思-4、表示感谢 真有意思-5、有趣 不好意思-6、难为情 不够意思-7、不讲义气 没啥意思-8、必要的,概念的划分,思维中常须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如对“和谐”的分类)。分类时,必须按同一标准划分,否则易犯概念交叉错误。 下面句子错在哪里? 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公里左

14、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06湖北),概念和词语的关系,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 父亲、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老爷子、老头子 亡、故、薨、断气、长眠、物化、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上天堂、下地狱、去见马克思 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汉语中的多义词。 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逻辑概念的语病题训练:,1、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和日常用品。

15、 2、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工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47人,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13人。 3、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 4、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写作中的运用 选词贴切和概念的明确性: 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词语运用得贴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概念的表达是否明确的问题。例: 1、班长工作很模范。 2、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模范”是名词,此处误用动词。“模范”可以做定语,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级”等,但它不是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因此“模范”应改为“积极”“认真”。,“一度”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一度”与“一次”用法

16、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一度”用在动词之前。 应改为“一度做过”。,二、词语搭配恰当性 要避免用词的错误,不仅要了解每个词的意义所表示的概念,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词语搭配不得当,往往会造成判断表达的不准确,使人不明其意。,例: 1.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 2.他的病状一直没完全康复。 3.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良好”能跟主语“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应改为“深刻”。,“病状”和“康复”配不拢,没有康复的是“身体”不是“病状”。,“学生”不会成为“现象”,应改为“人”。,高考作文题中的概念举例: 北京的符号(北京) 愿景(天津) 车站一瞥(重庆) 肩膀(辽宁) 读(安徽) 意气(湖南) 问(四川) 如“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